分享

“拒绝游客避雨”景区当反思

 nizijun 2023-07-31 发布于广东

付彪

  7月29日,贵州贵阳甲秀楼景区附近下起了大雨,网传游客欲进场躲雨,随行还有老人孩子,全身淋湿。工作人员却以马上下班清场为由,拒绝游客进景区门内躲雨。(7月30日《羊城晚报》)

  对于景区工作人员“拒绝游客避雨”一事,网友们态度不一。有人称景区格局太小,服务欠人性化。也有人认为正点下班没有错:“对基层打工人而言,到点下班没问题。如果这样,上级会让无偿加班的,凭什么你出去玩,就要牺牲另一个人的下班时间呢?”还有网友给出建议:不让人家下班可以谈谈价格吗?让人家加“几分钟”的班补偿一下就好了。

  面对突然的大雨,面对需要避雨的游客,景区工作人员非但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反而以马上下班清场为由“闭门谢客”,这种行为有损当地的旅游形象,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正如视频中有游客称“看到没有,这就是贵州”。旅游法规定,旅游者在人身、财产安全遇有危险时,有权请求旅游经营者、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进行救助。这其中自然包括避雨,当游客提出请求时,景区应有责任和义务提供救助。

  7月28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召开季度学术成果发布会,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这个暑期是过去五年来“最热”的暑期,预计今年6、7、8三个月国内旅游人数将达18.54亿人次,占全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的28.1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万亿元,约占全年国内旅游收入的27.46%。但是,在旅游业强势回归的同时,一些让游客添堵的行为也跟着“回归”。诸如以“房间比较紧张”为由坐地起价、对入室游客“趁雨打劫”以及“拒绝游客避雨”等短视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对旅游业造成的伤害不容小觑。

  其实,无论是近日游客反映爬泰山时商家对进店避雨游客收费,还是此番发生的贵阳甲秀楼景区工作人员拒绝游客进景区门内避雨,在一定程度上都折射出当前一些景区对游客相关紧急避雨等安全设施配套的不足。旅游业回归不易,景区和从业人员都应加倍珍惜,坚持游客至上,服务至上,让游客放心前来,满意而归,这样旅游业才能迎来可持续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