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煜:人间不值得

 小园幽径 2023-07-31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冬,金陵,潇潇苦雨,凛凛寒风。

此时的江南比往年时候要更冷一些。金陵城外钩矛林立,旌旗蔽空,昨日的厮杀声已被迎宾进行曲所替代……

“吱呀,吱呀,……”,伴随着几声刺耳声,两扇厚重的城门被缓缓打开,一队人马白衣素缟,颓顿而出。走在最前面中年男子,半裸上体,背缚荆条,手捧方盒,眼神空洞,他们在送葬?

是的,他们在“送葬”,在为南唐送葬,且看“悼词”: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在悠扬的迎宾曲中,那中年男子双膝下跪,双手捧举着南唐国印,国祚不到四十年的南唐,就此湮没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中。

“金陵王气黯然收”、“一片降幡出石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就是一个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

公元937年,七月七日,浪漫而多情的七夕。金陵,吴国重臣徐知诰的孙子,南唐历史上的第三位国主,李煜出生了。

对李煜的出生,史载“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天庭饱满,关键的是一只眼里有两个瞳仁。

这可不得了,相面大师早就说过,这是天生的帝王之相。历史上舜、“造字圣人”仓颉和西楚霸王项羽都具有这种相貌特征。

也在这一年,徐知诰抵达人生巅峰,完成了从孤儿乞丐到一代帝王的神奇逆袭,建齐代吴,不久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徐知诰也恢复李姓,改名李昪[biàn]

公元943年,皇帝李昪驾崩,长子李璟即位,年号保大。李璟即位前也是一个酷爱诗词经赋的皇子,这为李煜的亡国埋下了伏笔。

李璟即位之初,踌躇满志,好大喜功,也想在南唐的历史上留下让后人仰视的“丰功伟绩”,忘记了烈祖保境安民国策,穷兵黩武,先后攻灭闽、楚两国,但也让南唐元气大伤,南唐政权开始走向衰落。

李煜作为李璟的第六子,深受父亲的影响,耳濡目染,孩童时便能背诗吟词,加上身怀异象,深受父皇李璟喜爱。

皇宫里经常举行文艺Party,李煜就跟在李璟的身边,高兴时,李璟还会让李煜现场填词作诗、和大臣们各种pk,李煜的表现没让父亲大人失望,作出的诗词总能赢得满堂喝采。

喜爱归喜爱,当然是从纯文艺的角度讲的,与皇位无关。因为按照顺位继承关系,李煜排在第六位,怎么看都与皇位无缘了。

而长子李弘冀,为人严苛且有大将之风,胆略、决断、勇毅都跟中庸的父亲大相径庭,且屡立战功,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

皇帝李璟为笼络皇太弟李景遂,遂将政务交由李景遂全权处理。皇太弟和普通的弟弟当然不一样了,皇太弟也可以继承皇位。

这让李弘冀很不爽,由此,李弘冀遂与皇叔李景遂爆发了皇储之争。

而李弘冀被立为太子后,决定双手抓,一手打击皇叔李景遂,一手警告六弟李煜。

为何要警告李煜呢?

很多时候历史的进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很不幸,李煜前面25位皇兄像约好似的,纷纷挂去,全都成了短命鬼。

命里有时终须有。李煜很不情愿地成了顺位第二的皇位继承人,而且和皇帝老爸在诗词歌赋上很有“共同语言”,格外受老爸“恩宠”。

加上身怀异象,有“帝王之眼”,这让太子李弘冀有点烦,所以对李煜处处针对。

隔着两站地,李煜都能感受到来自大哥的腾腾杀气,赶紧示弱表态各种撇:我的亲哥哥呀,你可别听什么智障大师胡说八道的,我哪有什么“帝王之眼”,那不过就是个白内障嘛。

哥,看我的新作《渔父两首》,我的理想生活是这样的:

其一: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其二:一棹春风一叶舟, 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 万顷波中得自由。

哥,另外告诉你一个“秘密”,我恋爱了,我的女朋友叫娥皇,是司徒周宗的大女儿,长得盘靓条顺,还精音律,善歌舞,我们俩现在“拍拖”,很忙的。

人家都夸我们俩很登对,还说什么天作之合,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哥,祝福我们吧。

哥,我以后就想和娥皇过过小日子,填填词,画个画,喝个小酒,跳个舞,老爸那工作我一没兴趣,二没能力,哥,你就安心准备接老爸的班吧,我挺你!相信我哦,亲!

太子李弘冀:六弟说什么呢,我们是亲兄弟,我不让你接老爸班那是保护你,一是你的确不适合那份工作,二是那工作也算是“高危工种”,危险的事情还是让我来做吧,谁叫我是你大哥呢。

这厢,看来六弟李煜早已被自己吓破了胆,那边的皇叔李景遂也在自己的恫吓打压下,立马辞去了皇太弟的封号,这下太子李弘冀该安心了吧。

呵呵,你也太小看李弘冀了,人家在千年前就懂得了毛爷爷的教导: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只有死人才会对自己没有威胁,结果一包老鼠药直接将他的皇叔送上了西天。

唉,真是可惜了,李煜要是有李弘冀1/10的胆识也就好了,都是一个爹妈生的,差距咋这么大呢?

什么,太子毒杀了太弟?!

听到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皇帝李璟一下子瘫倒在龙椅上,半晌说不出话来。

一边是被毒杀的亲弟弟,一边是杀人的亲儿子,这让李璟很受伤,可又能怎么办呢?儿子不仅是儿子,还是太子呀,以后还得让他接班呢,既不能杀了儿子,又不能放了儿子,总得给天下人一个交待吧。

算了,免去李弘冀太子之位,以观后效。李璟万般无奈之下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谁曾想,被免去太子之位的李弘冀,恼怒交加,半夜又时常梦见皇叔来向自己索命,连惊带吓,最后居然一命呜呼了。

看那边为了皇储之争,人头都打出了狗脑子,李璟一下子失去了两位亲人,而且都是股之臣,国之栋梁。

而李煜这边在干嘛,人家和娥皇在忙恋爱、忙结婚、忙生娃。瞧,娥皇回娘家才几天呀,李煜就受不了,赶紧写信。

《长相思》

云一涡,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啥也不用说了,要问我对你的爱有多深,“夜长人奈何”这一句就足够了。

看到李煜想媳妇填词,皇帝老爸李璟也手痒痒,刚好前阵子被后周一顿胖揍,割地赔款,俯首称臣,南唐一下子变成了后周的附属国,一腔愤懑无处发泄,也填了一首。

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这首词受到国学大师王国维高度评价,他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

看这李家父子的词写得有多好,只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作为普通人这是优点,作为皇帝那就有点不务正业了,很遗憾,他们都是皇帝,或者说即将当皇帝。

都说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那可不一定喽,瞧,人家李煜啥也没准备,偏偏让机会给“砸”了,这就叫造化弄人吧。

公元961年,李璟病逝,将南唐这个风雨飘摇、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硬是“塞”给了李煜,24岁的李煜在金陵登基为帝,从此他的人生啪叽一下裂成了两段。

而早李煜一年登基建立北宋的赵匡胤,这位乳名香孩儿的皇帝,可不像他的乳名那样的“香”,他出身军人家庭,从小就玩枪弄棒,长大后随父征战沙场,金戈铁马,枪林弹雨,屡立奇功,是典型的“铁血战狼”。

难能可贵的是,他从小就生活俭朴,成人后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都能严格遵守“八项规定”,更没有“四风”问题,逼格还相当的高,有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吞并八荒之志。

反观故事主人公李煜,如果拿当皇帝这事和赵匡胤相比,那就是个笑话了。

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从小就泡在蜜罐里,接触最多的也就女红一类的“玩具”,从最初的“顶层设计”也就是一个富贵王爷。

再大点,受到老爸这个“老文艺”的传染,诗词文章、书画、音律样样精通,是个典型的“文二代”、斜杠青年。

就这样一位“欧巴”文青,硬是当上了“南唐”号船长,驾驶着这艘外渗内漏的破船,在历史的狂风骇浪中随波逐流……

连个村长都没干过的李煜,一下子连升18级,坐上了皇帝宝座。都说男人步子迈得过大,容易扯伤内个什么,这不,以后的日子里,李煜总是充满着蛋蛋淡淡的忧伤。

《浣溪沙》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漫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天教心愿与身违,字字扎心,鱼游沙漠,残忍而痛苦。

我的心愿不过就是做个悠闲皇子、富贵闲人,与娥皇一起,弹弹琴,写写诗,喝个小酒吹牛逼;退休后,逗逗孙子,跳个舞,搓搓麻将斗地主。奏折请示,朝政大臣,攻伐征战都跟我没关系。

面对强大北宋的咄咄逼人,对外李煜没有合纵连横的方略,对内没有深化改革的决心和勇气。

即位之初,看着殿下百官匍匐在自己脚下,人人都对自己低眉顺目,谦恭有礼,这是皇权给他带来的一丝快乐,只是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他也不想让祖辈打下的江山败在自己手里,也曾采取一些重震朝野、轻薄赋税等利国利民的举措,只是南唐这个窟窿捅得太大了,女娲来了也皱眉。

他骨子里还是那个风花雪月,锦衣玉食的王子,他的勤政也只能是“三分钟热度”。

实在没能力“改革”下去了,面对北宋强权,李煜决定重走父亲的老路——俯首称臣,夹尾巴做人。

为了表忠心,李煜都把心思都花在进贡上了,几乎到了月月进年年进的地步,遇到北宋像太后皇后过生日等“重大活动”,那更是一个劲的猛送。

一句话,“量南唐之物力,结北宋之欢心”,企图以自己的低姿态来换取南唐的苟延残喘,只是李煜不懂得,乞讨来的“和平”不过就是镜中花,水中月。

同时去国号,自称南唐国主,各大部委全部改为厅级编制,原来当省长的改当县长,当县长改当乡长,以此类推,但官员降职不降薪,不会影响到大家美好生活,照样喝酒填词泡小妞。

会见宋使时,李煜更是脱去龙袍,换为紫袍官服,对宋使是点头哈腰,赔尽小心,金钱美女,好吃好喝,精心伺候,生怕惹宋使不高兴,从而招来无妄之灾。

还把皇宫正中屋脊两头代表帝王尊严的“鸱吻”拆下来,等宋使走了,再吭哧吭哧地给装回去……

对北宋跪舔到这个份上了,再不亡国那就没有天理了。

李煜在北宋面前就像一只软脚虾,那么他在自己的臣民面前又是怎样的呢?

李煜从小受信仰佛教母亲的影响,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时常静坐于佛堂内,听大师讲经,以逃避凡尘俗世的叨扰。

他甚至就在宫内建净德尼院,让后宫80多个佳丽出家剃度做了尼姑,反正在后宫闲着也是闲着,就让她们代替自己出家礼佛吧。

他对佛教的事特别上心,甚至亲自为僧人们做“厕简”,做好后还会先用厕简在自己脸上刮一下,如果有毛刺,他会打磨顺滑后再给僧人们使用。

所谓厕简,就是用竹子或木头削成长条形木片,擦屁股使用,俺们现代人都没用过。

佛教忌杀生,他听说要处死犯人了,赶紧跑到大理寺亲自办案,从宽处理,该死的、不该死的都一股脑放回家了。

还有一次,李煜在办公室和大臣下棋,一官员前来汇报工作,此时李煜沉迷棋中,陷入“长考”,这位官员等得不耐烦了。

猛地一脚将棋盘踢飞,刹那间,那些震起的黑白子纷纷下落,噼里啪啦,当真成了“大珠小珠落玉盘”。

你丫的抽什么疯,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吗,还真拿皇帝不当干部,你以为你是魏征吗?难得看到李煜生气。

你也不是唐太宗!

这位个性大臣毫不示弱。

一句话呛得李煜半天说不出话来,只好默默地收起了棋子,最后还得向这位大臣“检讨”,上班时间下棋违反工作纪律,下不为例。

这就是李煜,你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李煜的大臣是这样说的:“赏人之善,常若不及;掩人之过,惟巩其闻”,意思是说,奖励别人的时候,多多益善,别人犯错误时,又极力护短、打掩护,生怕坏了别人的名声。

但这些并不能弥补其国政上的短板,正如南宋陆游在自修《南唐书》中所说:“虽仁爱足以感其遗民,但终不能保社稷!”

作为南唐国主,李煜用情之专也为天下人津津乐道。尽管后宫弱水三千,但李煜只舀大周后一瓢,这在所有的封建帝王中似乎是个例外。

看一下李煜秀的恩爱:

《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日上三竿,昨晚的宴会还未结束,本该是坐在宝殿上倾听民间疾苦的早朝,可国君还沉醉在温柔乡里意犹未尽。

还有更露骨的:

《一斛珠》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丁香细舌,樱桃小嘴,轻薄罗衣,金杯美酒,绣床斜倚,烂嚼红茸,这是无声的诱惑!

就这样,这两口子天天秀恩爱,撒狗粮,腻歪得一塌糊涂。

这两口子还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将版权属唐玄宗所有、已失传200多年的《霓裳羽衣曲》从残谱中给复原了,你说他们的专业素养得有多高,这才是真的专家。

图片

可惜天妒红颜,公元965年,貌美多才的大周后不幸病逝,年方29,生命正在怒放,却过早凋零。

伤心总是难免的,10年前嫁给他的娥皇给了他太多太多的温暖。李煜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时时刻刻离不开别人照顾,特别是女人的照顾,因为他从小就在女人堆中长大的。

情伤还需情来医,就在娥皇去逝前的几周,娥皇的妹妹嘉敏,史称小周后,填补了李煜的感情世界,这姐妹俩真正做到了“无缝对接”,“双娇”配才子也是羡慕人的哈。

看,李煜的“偷情”日记: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今晚我要到南画堂和情郎约会,怕被别人听到,手里提着鞋子,只穿着袜子,蹑手蹑脚,不小心撞进“狼”的怀里,我浑身打颤,我是偷跑出来的,你就好好疼疼我吧……

据《南唐书》记载:“大周后病重,见小周后在宫中,惊曰:'汝何日来?’,小周尚幼,未知嫌疑,答曰:'即数日矣’。后恚怒,至死,面不外向。”

“至死,面不外向”,是呀,一眨眼自己就变成了旧人,娥皇带着无助、痛苦和绝望离开了她曾经爱的人。

公元96811月,在为大周后三年守制后,李煜终于和嘉敏完婚了。此时国家正内忧外患,财政紧张,李煜不顾大臣们劝谏,举行盛大而奢华的婚礼。

一时间金陵城内万人空巷,有吃瓜群众为获得“上帝视角”,纷纷爬墙登瓦,不幸的是,遭遇踩踏坠落,瓜没吃成,自己倒摔成了瓜。

友情提示:吃瓜有风险,看瓜需谨慎!

有了小周后的贴身陪伴,李煜除了吟诗填词,就是诵经坐佛,早已将国事抛到了脑后。

由于李煜痴迷佛教,又让赵匡胤钻了空子,他派出一名伶牙俐齿、外号“小法老”的奸细潜伏到李煜身边,对其进行洗脑。目的一是瓦解其抵抗意志,二是消耗南唐国力。

李煜果然上当,对“小法老”的话言听计从,为推行佛教,花费巨大财力物力在全国各地修建佛寺,纳天下之僧吕,对于作奸犯科的僧吕,也极尽包容,佛寺简直成了罪犯的天堂,一时间,寺庙人满为患。

南唐烈祖李昪在的时候,南唐在十国中也算数一数二的强国,谁曾想,经过李璟、李煜这两代“文艺皇帝”的“熏陶”,整个国家进入到了“全民装逼”时代。

见面打招呼:春眠不觉晓,大家早上好。

请喝酒:葡萄美酒夜光杯,想喝几杯喝几杯。

邀如厕: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起拉屎走不走。

领导慰问:锄禾日当午,大家好辛苦。

……

再加上遍布全国各地的佛庙寺院,“南唐”四百八十寺,这不是风景,这是疯狂,严重消耗了南唐国力。

眼看着国家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朝中重臣潘佑冒死进谏:

今陛下取则奸回,败乱国家,不及桀、纣孙皓远矣!臣终不能与奸臣杂处,事亡国之君。陛下必以臣为罪,则请赐诛戮,以谢中外。

你现在就像夏桀、商纣和孙皓一样的暴君,老子不伺侯了。这样的“逆耳”之言自然让李煜失去了理智,直接将潘佑下狱。

潘佑算是看透了李煜的本性,又想起了几年前的林仁肇,这位被称作林虎子的南唐名将,没能战死沙场,却因李煜中了赵匡胤小儿科般的反奸计,就被赐死,潘佑不禁泫然泪下,悬梁自尽。

自此不仅是少了一位忠臣,少了一面正言行的镜子,更让朝中其他忠臣心寒不已,已不再有人进言,南唐灭亡的丧钟已经敲响。

“铁血战狼”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军制,发展生产,巩固统治,经过两年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诸方面的准备后,挥师南下,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

先后袭占荆湖,攻灭后蜀和南汉,兵锋直指南唐。

面对日益逼近的北宋大军,李煜不是积极备战,而是心存幻想,认为只要自己老实听话,伺候好北宋,北宋会放过南唐的。

还是不断进供,并反复派出使者游说赵匡胤不要攻打南唐,赵匡胤不胜其烦,霸气地回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一句话彻底断了南唐所有念想。

公元975年,北宋军队在名将曹彬统帅下步步逼进,更有南唐人樊若水投奔宋朝,为宋朝人造浮桥开路,南唐所凭倚的长江天险倾刻瓦解,北宋军队直抵金陵城下,10万大军将金陵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宋军并不急于进攻,而是在城下安营扎寨,掐水断电,宋军要“不战而屈人之兵”。

连日对峙,双方的士兵都很无聊。这时城头上一南唐士兵扯起嗓子喊道:

喂,北方土鳖,我来给你们吟个诗吧。

~~~~~~~~~

这城下宋兵一听,哟嗬,你丫的敢骂我,你才是土鳖呢,你们全家都是土鳖,边说边搭弓引箭,只听见biu~的一声,那个摇头晃脑还在吟诗的南唐兵应声倒地……

其他南唐士兵赶快围拢过来将之抱起,这个奄奄一息的南唐兵,嘴里还在含糊不清地道:锄~~~~日当午,汗~~~滴……,话未滴完,血滴完了,头一歪,挂了。

唉,临死还装逼。

我说大兄弟呀,这是打仗,你以为是你们单位举办的赛诗会吗。可见“文化”也是双刃剑,装逼更要分场合。

城外“赛诗会”,城内在干吗?

该来的总会来的,宫内的李煜此时似乎很“淡定”,他已约好与净德尼院的女尼和宫人们一起自焚,约定“聚宝自焚,终不做他国之鬼!”。

看来,这李煜不也挺男人的嘛。

呵呵,只是嘴硬身子软,面对熊熊火海,他的那些女尼们笑语盈盈暗香去,都当火凤凰了,李煜呢?

艾玛,这火烧人也太疼了吧,怕怕。

李煜背负着这片滔天火海,手捧着象征帝位的玉玺,带着小周后和宰相等文武大臣40余人开门投降。

在被押解前往东京汴梁的船上,李煜回首南望,既熟悉又陌生的国乡山水,在他模糊的视线中渐行渐远-----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曾经的江南江北都是我老李家的,现在全姓赵了,30年一觉金陵梦,金陵粉黛、秦淮笙箫已成了昨日回忆……

抵达汴梁的李煜一行,还得再“投降”一次——进宫觐见宋太祖赵匡胤,当然是以臣子的身份。

伴随着大殿上的奏乐声,看到高高在上的赵匡胤,周边所有的人都跪下去了,李煜咬牙,握拳,浑身颤抖,缓缓地跪了下去,这是一个亡国君主对现役君主的臣服。

龙椅上的赵匡胤鹰隼般的双眼,直直地盯着李煜,也不知过了多久,他突然发出了杠铃般的大笑,像是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兄弟。

单独留下李煜,赐座、看茶,询问一路是否辛苦、波折等等,这不过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羞辱,但李煜不得不配合赵匡胤的“嘘寒问暖”。

最后,由宫人念出拟好的诏书:

……尽舍尤违,今授尔为光禄大夫、检校太傅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尔其钦哉!毋再负德!

李煜惶恐受诏,跪地叩谢。

违命侯,又是一记辛辣讽刺,这有什么办法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宋太祖赵匡胤曾数次“邀请”李煜,到汴梁走一走、看一看,并早已为他备好“礼贤宅”这样的别墅。可李煜也不傻,知道去了就回不来了,屡屡“违命”,故赵匡胤特封李煜“违命侯”以示惩戒。

生命中曾经拥有的所有灿烂,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只是对李煜来说,怎一个寂寞了得。

李煜住进了赵匡胤为他量身定做的“礼贤宅”,就像一只鸟儿被关进了笼子,无助又无奈地打量着外面的世界……

《望江南》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再有: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故国之思,亡国之殇,让本就多愁善感的李煜泉思文涌,根本不需为赋新词强说愁,都是一手素材,这让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境界。

只是单纯的李煜,身处“囚笼”,明明知道有无数的眼睛盯着这里,仍旧吟着愁苦思乡之词,不会做出一副讨巧献媚表忠心的面孔,以换取自己的自由生存空间。

好在太祖赵匡胤不是一个心胸狭小之人,对李煜这些言论只是一笑了之,这是一个大国之主的心胸和格局,这大概也是赵匡胤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只是这短暂的“安宁”随着赵光义的上位而被打破。

公元976年,冬,赵匡胤在“烛光斧影”中蹊跷死去,年仅50岁,是暴病而亡还是死于谋杀,至今是个谜。

或许,对于亡国奴来说,谁当皇帝都跟自己没啥关系。很不幸,赵光义的登基对李煜来说,就是一场噩梦的开始。

尽管赵光义摘掉了李煜“违命侯”的帽子,“提拔”改封为“陇西郡公”,那不过就是一种政治姿态,封什么公对李煜来说都得“躬”在笼子里。

赵光义这个帝王和李煜有点相似,同样喜爱诗文,嗜书成癖,但同时也是一个粗暴专横的超级色狼。不怕流氓会打架,就怕流氓有文化,而赵光义这个流氓既会打架又有文化。

赵光义早就对小周后的美貌垂涎三尺了,现在自己当上了大宋“一把手”,愈加为所欲为了,开始对小周后还只是骚扰,后来直接强行“留宿”,一留就10天半个月的,完事了就派人送还给李煜,这是赤裸裸的羞辱。

更令人发指的是,变态狂赵光义还把画师招来,当众“强幸”小周后,命画师现场作画,留下了不给描述之图,后人称此画为《熙陵幸小周后图》。

李煜面如此奇耻大辱,只能打碎的牙齿往肚子里咽。既然你想苟活着,那么你必须无条件接受一切。

说实在的,写到这,我希望能早点结束这篇人物志,人如果真的这样苟活,那就真的变成了“狗活”。

但李煜还是保留了最后一点男人的尊严,作为亡国后主他比下面这二货要强多了。

蜀汉后主刘禅被囚禁洛阳时,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故意问他在洛阳过得怎么样,谁知刘禅居然恬不知耻答道:“此间乐,不思蜀”,这就是成语乐不思蜀的出处。

同样,南陈后主陈叔宝被囚长安时,爱写诗拍马屁:“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还酗酒摆烂卖傻、讨要官爵,被隋文帝痛骂“陈叔宝全无心肝”。

当然,你也可以说,刘禅、陈叔宝这样做是一种“智慧”,自污是为了活命。

李煜呢,自污学不会,只会用诗词倔强的、无须掩饰的去排解心中的万千愁绪,去表达自己的不屈,尽管这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孤独无助,残月相伴,又像这梧桐枯叶一样,随着秋风飘荡瑟缩,此愁无解,此愁无期。

小周后又被传唤进宫了,不知何时能归,想到此,李煜心中仿佛掘进一根刺,锥心泣血。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雨横风狂,林花正红,却遭如此摧残,身为当事人的李煜却无能为力,徒叹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公元978年,七月七日,又是一个七夕,也是李煜的生辰,物不是,人亦非,当年在金陵时的月宫天河,玉树琼枝,灿烂烟花,早已不复存在,只有零星的几个南唐旧人,经批准前来给李煜过生日。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梧桐深院。李煜独伫小楼,望极凄愁,想到了金陵的七夕月亮,月华如练,几分柔美几分深情。

今人不见昔时月,他抬手擦拭着眼眶,心中突然涌起毁灭天地般的悲凉和苍茫,一首凄绝千古的《虞美人》泫然而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酒入愁肠,化作汩汩清泪,心中藏着多少的愁和怨,就像那滚滚东逝、滔滔不绝的一江春水,日夜不停地,撕扯着李煜那颗早已裂成八瓣的心。

陈廷焯《云韶集》点评此诗:“一声恸歌,如闻哀猿,呜咽缠绵,满纸血泪。”

而这样的“亡国之音”被人迅速报到赵光义那里。

看到这样的词,赵光义打心眼是羡慕嫉妒恨,作为文艺爱好者,自己的那些附庸风雅的东西,跟李煜的比起来,瞬间就被秒成了渣。

他怎能容忍一个阶下囚如此不识时务,写词敢超过领导,软饭硬吃。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又是几个意思?咋滴,你还想玩把“颜色革命”呗。

来人,给陇西郡公赐御酒!赵光义一声令下,面露杀机。

“歌声未毕,牵机遂至”------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至此,他的错位人生终于得到了修正。人间不值得,在天国,他才是真正的帝王,词的帝王!

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纵观李煜的一生,C位出道,凄凉落幕,前后经历了两段截然不同的人生,亡国给他带来的生命体验,是抓骨挠心、绝无仅有的。

亡国他乡的生活,让他在诗词境界上得以淬炼和升华。

王国维曾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他的词上承“花间”下接两宋,开创了宋词先河,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至于亡国,那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悲剧,不是李煜一个人的错。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失去了三千里江山,却成就了永恒词帝,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的胜利。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在诗词史上绽放的璀璨烟火,光照千秋,经久不息!千古词帝,垂范千古也!

<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