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为什么需要多读课外书?因为书里藏着一个人成长的所有密码

 吕静贤 2023-07-31 发布于广东

文丨吕静贤

每一本优秀的书,都在帮助我们获得心灵的成长

01

这两天,读完了《月亮和六便士》。内心思绪澎湃。

一直以来想读,也一直以来没读。

想读,是因为这本书太出名了,网上总是不时被人提及,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没读,是因为总感觉静不下心来,似乎手头上很多要做的事情,不知什么时候才有空、有心去读。

只到有一天,在各种因素的集合下,我打开了这本书。

这本书尽管是第一次读,可在平时总是被网友提及中,我多少、大概地在读之前知道了一些相关内容:

它讲的是一个男人为了艺术抛弃工作、家庭、婚姻去追逐梦想的故事;

故事男主角后面和一个女人一起生活,把余生全部奉献给了自己的艺术梦想;

……

没读之前,我的内心充满疑惑:我想象不出一个能为了梦想抛弃一切的男人,最后却还要和另一个女人生活在一起,去追求自己的所谓梦想。

而且我也不明白,这样做的男人竟然赢得了世俗大众的认同、赞赏甚至钦服。

抱着这些疑问,我读完了全书。

读完,我也解开了所有的疑问。

02

故事的男主角是一个人到中年突然为梦想放弃工作、家庭、婚姻等一切,在亲朋好友,包括世人眼里“不可理喻”的一个怪人。

从放弃身上的一切去追梦开始,他的眼睛就一直在盯着这个梦想。可以说,逃离世俗的一切之后,他的身心全都是围绕这个梦想:画画。哪怕后面生活中又出现两个女人。

抛弃家人后,一个慧眼识才的同行画家,全心全意、尽心尽力地在生活各方面帮助他。而在男主角患上重病时,帮助丈夫照顾男主角的画家的妻子却爱上了男主角。并义无反顾地在男主角痊愈后,离开了自己的丈夫和家,跟随男主角浪迹。

然而,对于这个为了爱情不惜抛弃丈夫和家庭的女人来说,更残酷的还在后头:三个月后,她喝剧毒农药决绝地离开了人世。

因为她绝望地发现:她爱的这个人,永远都不会爱上她。

男主角把所有的身心都放在了艺术追求上。如果说对他来说,有什么需求,那仅仅只是人本能的生理需求。但一解决生理需求之后,他的世界就不再有她。哪怕她是那么贤惠,是多少男人梦寐以求的另一半:会做可口的饭菜;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关心、照顾好另一半……

后面又一个出现在男主角生命中的女人,也是陪伴男主角最后生命历程的女人,是男主角为了艺术流浪到一个美丽的小岛上,遇到的当地一个不到20岁的土著女孩。

这个土著女孩看上了男主角,在媒人的介绍下,也为了生活稳定能够更好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男主角选择了和这个女孩一起生活。

在接下来的日子,也就是男主角剩余的生命中,女孩一心一意地照顾着男主角的生活和身体,并为男主角生下了两个孩子(后面有一个孩子夭折)。

男主角也依然沉浸在把自己的艺术世界和艺术追求中,直到生命燃尽最后。

可以说,对待爱情,男主角无心也无暇。在他的世界中,爱情甚至和面包一样,都可有可无,如果不是生理上的反应(饥饿),他甚至连面包都可以忽视、不要。

所以,在他老婆、在为他抛弃婚姻并为情自杀的情人眼里,包括大部分旁观者眼里,这是一个无情无义的男人。

03

然而,当把这个人物放在历史河流中来看时,这却是一个为了艺术而献身的伟大艺术家:

他把生命中的所有一切,都放在了对艺术的追求上;

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身患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麻风病(绝症),也依然无暇顾忌和担忧自己的身体;

并在离世前一年,眼睛瞎了,也依然满怀热忱地用心去注视、感受自己的艺术创造;

他为这个世界留下了大量而珍贵的艺术遗产,并在艺术领域开创出不可替代的价值。

这是一个为艺术而献身的殉道者。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他又是一个值得世人尊重和敬仰的艺术家。

04

读完这本书,给我什么启示呢?

那就是,世上没有相同的标准,去面对并评价和衡量相同的事物。

比如说爱情:你相信“以真心换真心”,但也许在对方眼里“爱情可有可无”。

是你错了?还是对方错了?

其实两者都没有错,可以说两者的观点都有成立的理由,只是彼此不合适罢了。

同样,人生的选择也是如此。表面上看一个人无情无义、抛家弃子,去追求所谓的梦想。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包括在我们普通大众眼里,这个人看起来很无情,也很不负责任。

但如果把目光转到他自身身上来,却是优点的集合:他听从内心的声音,心无旁骛、坚定自己的追求。他是自己内心声音坚定的追随者和守护者。

也就是,评价一个人行为的好坏、对错,不能简单地非黑即白,而是多角度地去看。

还有,如果仅仅看故事的表面,就会跟我一开始从他人的口中听到的感觉差不多:

这个男主角真的是为追求梦想放弃家庭的吗?

他是不是一个很花心,喜欢玩弄女人感情,并终身离不开女人的人?

因为他的身边始终不缺女人。甚至在死前还有一个女人一直跟在他身边服待他,并为他生孩子。

我想,不但止在故事里,即使在生活中,如果身边有这样经历的人,人们也多数会有这样的猜疑和想法。

但如果你深入一个完整故事的来龙去脉,你会发现:我们通过表面上看到的现象所做的推断,与实际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往往相差很大。

就像在这个故事里,男主角一直在追逐自己的梦想,已婚女人爱上了她,并义无反顾地跟他走,他不拒绝但也不担当。

不拒绝,是因为有人的原始本能;不担当,是因为他已把全部身心放在了艺术追求上,根本分不出一点心去想其它。

所以,从事情的表面上来看,他仿佛是一个不道德的既诱拐恩人之妻,又不负责任的说抛弃就抛弃对方的渣男。但实际上,仅仅只是有夫之妇被他吸引,为了心中的爱情抛弃一切跟随他,但殊不知他是一个内心对爱情无感的人,表面上的亲密仅仅只是原始的生理需求。最终只能用一句“飞娥扑火”来形容女方的这个悲剧。

还有,最后他还是找了一个女人共度余生,并生了孩子。在表面上看,相信很多人都会说:看,男人最终还是离不开女人。

但实际上,是因为这个女人主动选择嫁给他:她喜欢他,她想嫁给他,并不求一般人眼中的回报。

而对于男主角来说,这样的结果是最好的:因为他希望有一个稳定的栖居之地,能让自己安心、心无旁骛、全心全意地追逐自己的艺术梦想;而且他也给不了一般女人在关系中所要求的回报。

现在有这样一个愿意无条件服待他,帮他解决基本的生活难题,让他能全身心投入去创作,并对他无任何要求的人出现,他又怎能不愿意呢?

可以看出,直到最后,包括生命的最后一刻,男主角的全副身心都依然放并沉浸在自己的艺术追求里。

所以,不论对待一件事,还是看待一个人,仅仅看表面,通过表面的现象去下结论、做推理,是很站不住脚的。可我们大多数人,却恰恰习惯于这么做。

05

读书,其实就是一种成长。

就像我现在,仅仅只是读了这一本书,内心就居然有那么多感悟。哪怕仅仅只是爱情这一块。

其实,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不仅仅是爱情,还有人性。因为篇幅所限,这里也不好展开叙述。

就如故事的结尾,男主角已离世很多年,与在世时的默默无闻、穷困潦倒完全相反,此时他已是声名大振、作品的身价已今非昔比。

当初被丈夫为了梦想而抛弃的妻子,也为自己是他的遗孀而自豪,并在外界媒体面前强调自己是他还在世的亲人。

原配这样做看起来没有什么错。但在深暗男主角从离家出走到去世整个过程的作者“我”的眼里,却知道真相并不是如此。真正尽到妻子责任和情分的,是那个即使去世多年的丈夫已声名大振但她依然默默无闻,为丈夫当年在世时能全身心地投入艺术事业而付出一切却又没有任何名分的当地土著女子。

而且在男主角身患可怕的麻风病绝症时,周围人怕被传染纷纷放弃男主角时,她带着孩子依然守在男主角身边(在此期间,两个孩子夭折了一个),直到男主角离开人世。

这不是爱是什么?

而男主角的前妻,可以说,对于男主角去世后的名气和荣誉,用“坐享其成”来形容也不为过。

这其实也是人性: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如果男主角死后没有名气、身价大涨,相信他的原配也不会主动、积极地对外界说自己就是他的家人。

孩子为什么要多读课外书?因为这里藏着一个人成长的所有密码

06

你的孩子喜欢读书吗?你支持他(她)读课外书吗?

我想,现在的父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支持孩子读课外书的父母;一类是不支持孩子读课外书的父母。

可以说,大部分父母都是不支持孩子读课外书的。即使支持,也是要求孩子读有用的课外书。

就如我前两年送给朋友的孩子几套优秀的故事书(每套里面都至少有10本,甚至有一套里里还有30本)。结果呢?这两年也经常去朋友家玩,几乎看不到这几套书的影子,一本都没看到。不知是朋友送人了呢,还是无意丢到哪个角落。就只见朋友家摆满了益智类的书,还有学校老师推荐的、要求买的书。

可见,支持孩子读课外书的父母是非常少的。尤其是那些看起来似乎没什么用,也不能马上看到阅读效果的书。

实质上,这反映了父母的思维局限性。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成长。

而一个人的成长,最关键的是什么?

是精神的满足和心灵的成长。

而精神靠什么满足?心灵如何获得成长?

是靠父母的关心、学校的课堂教育?是靠电视、游戏?

其实,父母的关心,对于许多人(孩子)来说,仅仅只是满足物质上的。能起到精神导师作用的,没有几个,甚至可以说没有;

学校的课堂教育?如果说学校的课堂教育能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成长需求,我想也不会有那么多孩子痴迷网络游戏了;

而电视、游戏,不用说,很多家长也心中有数。如果真的有用的话,那么多父母也不用为孩子整天痴迷游戏、网络而伤脑筋。

真正能满足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精神上和心灵上的需求的,其实就是书籍。

而且只要读书,一个人就能不断地成长。不管自己是否意识到。就如我在阅读完《月亮和六便士》之后,内心涌上如此多感悟。而这种感悟对于我来说,就是心灵的一种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学习和成长。

07

你是怎么成长的?

如果回想自己的年少时光,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段迷茫时光。

而且不但止在年少时会有迷茫时光,我想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有迷茫的时候。

那你是怎么解决和应对的?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大部分人都是独自面对、独自摸索和成长。

道理很简单,基本上每个人(孩子)都是这样成长的啊!

年少时的迷茫,可以说这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因为只要长大,我们就必不可少的经历迷茫:

那时我们的世界不再满足于父母、家庭这个小空间,我们每天还要面对与同学、老师的关系;

而且当我们一天天长大,面对的外界关系由单纯变得越来越复杂,甚至有可能遭到欺凌;

而且不单只是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外界,我们想的、思考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可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心智不可避免地有一天,会突然从一直受父母呵护的简单世界里走出来,去面对这复杂和真实的人性、世界。而一下子面对如此多和复杂的事物,说没有迷茫那是不可能的。

而更令我们不安的是,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孤单一人、孤军奋战。

哪怕父母就在身边,哪怕父母一直都很关心自己。

可很多东西、疑惑说得出口吗?而且很多时这种疑惑也仅仅是一种感受,不一定能表达得出来。即使把它表达出来,大多数父母的回答也仅仅只是表面上的一句或几句话,根本解决不了孩子心底的疑惑。

于是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包括现在已长大的我们(当年的孩子),心灵的成长都是自己一个人去独自面对和完成的。

就如我,从小到大,尽管父母都在身边,也不缺父母生活上、身体上的关心和照顾。尤其是从小到大身体总是不舒服,父母为我身体操尽了心。

但我始终有这种感觉:自己是一个人长大的。

还记得小学四、五年级有一段时间总是受某个同学欺负,最后我终于鼓足勇气找老师,老师批评、教育了那个同学。而这一切,我从来没和父母说过。可以说,他们一点都不知道;

第一次来月经,惊慌失惜、充满羞耻感,母亲只教会我怎么用卫生巾。后面再没其它。很多关于生理期的保健知识,都是后面自己断断续续从书中获得;

长大后,关于恋爱,父母基本上没告诉、没提醒我过任何事情,都是自己在摸索。包括恋爱观,都是生活中耳濡目染,从身边人的经历、电视、杂志甚至小说里无意识地获得。从而形成自己所谓的恋爱观,在恋爱中指导、影响着自己;

……

在成长过程中,像我这样靠自己单打独斗去成长的这种孩子多吗?我想应该很多。

网上,一个从事多年教育的老师在他的书中讲了这样一个观点:

每个孩子都会进入青春期,这时也是一个人三观开始形成、塑造的时候。这时的孩子容易迷茫,他需要精神上的引领。
但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孩子)都是自己独自一个人摸黑往前走、跌跌撞撞地走完这段旅程的。
运气好的孩子,会遇到敏感的父母主动给予他解答,或者某个灵魂导师。
再或者孩子本身是个喜欢阅读和思考的人,在阅读和思考中不断寻找答案、获得答案。
而大部分孩子,都没那么好的运气,或者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所以很多孩子,尤其是内向的孩子,在青春期容易困在自己的疑惑里,从而封闭自己。以致在这宝贵的成长、学习时光里,静不下心去好好学习,随波逐流。

这位老师的观点也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

要有开放的心态。唉,想起自己高中生活就是因为把自己困在思维的黑洞里面出不来,走不出那个局!
我就是这样吧,回想起来,青春期迷茫的时候,父母给不了支持,也没有向外寻求到支持,导师、书籍都没有接触到,于是就这样迷茫而又遗憾地错过了最好的时期。
好在现在开始觉悟了,如果找不到导师,那就看书,书里会有答案。上次,儿子遇到和同学相处的问题、自我怀疑的问题,我就告诉他去看某本书,书里会有答案,后来他找到了。这应该是好的开端。
青春期的孩子是迷茫的,这个时候很需要一个人去引领他,走出这种困惑和困扰,要不然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内耗。

……

真正的教育其实是在课外,在每一本课外书里

08

可以说,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有这困惑、迷茫的时候。如果这些困惑、迷茫,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答,就会长久地困挠一个人的身心,导致做什么都无法全心地投入。

对于孩子的成长、学习和发展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及时地解答内心的疑惑,就会总是处于迷茫和苦思冥想之中,那么不论做什么都无法沉下心,更不用说去专注地做好某件事了。这样势必会影响到眼前的学习、成长和发展。

而对大多数普通父母来说,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中疑问是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很多东西,孩子也不可能主动地跟你说。而你也不可能时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

这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引导孩子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在丰富的书籍里,孩子自然会找到他(她)心中疑问的答案。

因为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是技能的学习和成长,更重要也更关键的是心灵、精神的成长。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放长远目光,把教育看作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这长期过程中,为孩子埋下喜欢读书、热爱读书的种子;

让孩子在大量的阅读中了解自己、了解世界、感悟人生。

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看清自己和这个世界,也才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怎么做。

当一个孩子明白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也即人生使命)时,他(她)也做好了驰骋人生的准备。

09

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国外大学、世界名校那么重视通识教育,甚至把它放在技能教育的前面:读书、学习,不是为了先生存而后发展吗?也即先重视学好某一技能、先解决生存之本,而后再讲梦想、其它吗?

(注: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这种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简单来说,就是全面发展)

现在开始有点明白了,一个人只有身心获得全面发展,建立健康、完整的三观,才能在这社会上更好地发展、更适应社会。

说到底,才艺、技术只是表面,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生活质量,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做多好的主要因素还是他(她)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这,才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地基。

早在1941年,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和教育家、学者潘光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也提出了“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的著名论断。

10

而且,为什么民国出那么多大师?各领域出那么多优秀、拔尖的人才?而且很多都是一个人擅长数领域。

如学者潘光旦,是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还是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林语堂,是作家、翻译家、学者;胡适,是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现在想想,我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成才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博览群书。读书量大、广且深。

因为读书多,不仅知识范围广,而且也更能深入、全面地了解某一个领域;

因为深入、全面地理解某一个领域,所以融汇贯通,比一般人更能把握其它领域的精髓和内核。从而在已掌握某领域的基础上,比旁人更快速地掌握其它领域。

这样在广博和深入读书、学习的基础上,通才和专才也都培养出来了。

而现在为什么那么多花费十几年埋头苦读的学生出来社会,却高分低能、不适应社会甚至被社会淘汰?

我没猜错的话,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孩子读书(阅读)太少了。导致心智跟不上身体的发育和成长,也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许多孩子在成长、学习的黄金时期,都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应付考试上。从而导致心智没获得充足的养料和成长。

所以出来社会如果专业不对口的话,就真的一点能力也没有了,不得不以体力劳动为主。

可见,真正的教育,是通用能力的教育,是不管有没有掌握相关技术都能适应社会的教育。

这样的教育,才能确保孩子将来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都有能力去适应、去应对。

而且不但止是工作,包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我们有足够成熟的心智去面对。

而阅读,就是让心智获得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大量、深入的阅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论人性还是事物的内在规律。

当我们不论做什么事,如果都能看到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和内核,又怎能做不好一件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