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璧县“北宋到民国时期大事记”(摘抄)

 固镇邢斌 2023-07-31 发布于安徽
图片
           网图:民国时期的灵璧县政府

北宋:

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元祐:年号,元年:第一年——本文作者注,下同),原虹县的零璧镇析出置县,县名沿用镇名,称“零璧县”,隶属淮南东路宿州。

同年七月(民国之前的“月”,大概指的是农历,下同——本文作者注),零璧县复改为零璧镇,隶属虹县。

七年二月,复置零璧县。

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县名改“零璧”为“灵璧”。

​南宋:

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五月,宋将张浚派遣李显忠率军渡过淮河收复灵璧,守城金将富蔡、都木达、周仁等被迫投降。

图片

                   古战场   (网图,侵删)

​元:

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县尹(县长——本文作者注)李良佐修建县署。

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县尹李良佐修建儒学房舍,此后,历代曾多次重修。

​明: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知县(县长——本文作者注)穆政重建县署。

洪武五年,设立固镇驿站(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或军事情报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场所——本文作者注)。

二十一年,知县周荣扩建县署。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三月,地震,县城有震感。

图片

              地震后惨状(网图,侵删)

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九月,大雪,持续下至次年二月,全县饥荒,民间普遍扒屋毁器作燃料。

二年,黄河决堤,黄水沿濉河流入境内,县北庄稼全被淹没,人畜伤亡很大。

八年(公元1495年),知县陈玉始筑县城土城墙,重修县署。

图片

               古代土城墙(网图,侵删)

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春、夏,大旱,蝗灾严重,庄稼全被吃光,全县饥荒。

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知县王仪创办灵璧社学4所。

八至十二年,连续5年旱灾,五谷不收,黎民逃荒。

十六年(公元1537年)四月初五,地震,震中在大庙乡一带,有房屋倒塌。

万历七年至九年(公元15791581年),连续3年夏秋大旱,乡民以树皮、草根充饥,多人病死、饿死。

图片

                   乞丐(网图,侵删)

二十一年秋,黄河泛滥,本县平地水深数尺,庄稼全被淹没,城墙和民房倒塌大半。

图片

         洪水泛滥后的惨景(网图,侵删)

二十五年至三十年间,知县钟大章创建正学书院。
图片

                        网图,侵删


四十七年至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间,知县別如纶重修县城城墙。

天启元年夏,大雨成灾,黄河泛滥,大水顺濉河故道东流,境内河堤溃决,庄稼淹没。

二年六月,黄河决堤,水患波及本县,民房被毁,人畜伤亡很大。

​清:

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六月,地震,城墙倒塌两处,民房毁坏很多。

十二年春,知县马啸修筑县城城墙。

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十月二日,知县贡震重修县城城墙,次年四月竣工。

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四月三日,捻军在渔沟、张大路、冯庙和霸离铺等地与清军激战,取得胜利。

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清军在县南抢粮。捻军攻克县城,占领县城一昼夜后退至本县西境,后与清军作战时兵败,撤出本县境。

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新任知县张树建在城乡绅士支持下,重修正学书院。

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九月,县衙门街西旧房设劝学所。

同年,正学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首任堂长张采臣。同时借用学宫创办初等小学堂。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珍吾小学创办。

同年,天主教传入本县,教堂“约瑟圣堂”兴建。

图片

                          网图,侵删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以下不再称公元——本文作者注)4月,灵璧女子初级小学筹建。

191211月,灵璧县高等小学堂改称灵璧县高等小学,王奎璧任校长。

1913年,灵璧邮政局和固镇邮政局设立。

4年(1915年),灵璧县警察所设立。

同年,灵璧钟馗画参加巴拿马艺术赛会,荣获金质奖章。

图片

   尹玉麟画的钟馗画 (翻拍自《灵璧县志》)

14年(1925年),本县磬石艺人设计并制作一只特大的镂花石磬,其上镌刻《总理遗嘱》全文,作为安徽省的礼品,敬献给南京钟山陵。

图片

网图:1940年,灵璧护城河边洗衣女,据传是时年驻灵日军所拍,据传该图片来自日本。

14年(1925年)春,王奎璧在南营(后来的灵璧实验小学西部——本文作者注)创办灵璧县师范讲习所,并任所长。同年,在石牌巷(后来的县医院门诊部地址——本文作者注)增设女子师范讲习所,王淑贞任所长。

图片

网图:1940年,灵璧县城城门楼前街道场景,图片来源同上。

65日,安徽省立农业学校张扩和谢平两人,在县城组织“安庆沪案后援会灵璧分会”。8日,县城各界人士二、三千人集会,声援“五卅运动”(指1925530日爆发的遍及全国的反对日、英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本文作者注),并捐银元1000余元汇往“安庆沪案后援会”。

图片

网图:1940年,灵璧县城西关大街场景,图片来源同上。

18年(1929年)2月,灵璧籍早期共产党员戴文生回本县开展革命活动。5月,创建本县第一个中共党小组。

图片
网图:1940年5月,灵璧县城祭祀活动场景,图片来源同上。

图片
网图:1940年5月,灵璧县城祭祀活动场景,图片来源同上。
图片
网图:1940年5月,灵璧县城祭祀活动场景,图片来源同上。
图片
网图:1940年5月,灵璧县城祭祀活动场景中的县府官员,图片来源同上。
图片
网图:1940年5月,灵璧县城祭祀活动场景,图片来源同上。

18年(1929年)9月,本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中共小吴家党支部成立。

图片

网图:1940年,灵璧县城东关外虞姬桥,图片来源同上。

20年(1931年),本县建立通俗教育馆,开展业余识字教育活动。

27年(1938年)519日,日军飞机轰炸(灵璧)县城。

524日,灵璧县(民国)政府弃城撤至冯庙张集。

526日,日军攻占县城,31日撤离。

118日,驻宿县大店日军沿宿灵公路东进,再次攻占县城。月底,灵璧县维持会成立。之后,日军相继占领县内各重要集镇。

19393月,灵璧县维持会改为“灵璧县政府”。

19395月起,李浩然、吴法宪、江祥斋、张爱萍、王东保、韦国清、彭明治等,相继率领八路军山东纵队某部、八路军苏鲁豫支队某部、新四军四师某部、新四军一师三师四师某部等等,采取多种形式,在灵璧城乡开展抗日斗争——本文作者综合归纳)

图片
​       

     中国军人抗日战争场景,网图,侵删

32年(1943年)4月下旬,(中共)灵北县成立。

194595日,(灵璧)县城第一次解放,(中共)灵北县政府迁驻县城,改称灵璧县(人民)政府。

10月,灵璧县(人民)政府在县城召开公审大会,处决3名汉奸。

35年(1946年)春,县(民国)政府在固镇东大营(即后来的固镇一中)开办安徽省立灵璧师范学校,并在固镇(老酱园厂)创办灵璧县立中学,同年秋,该校迁往(灵璧)县城。

图片
       民国时期的农村集市,网图,侵删​
图片
   民国时期,农村逢集场景,网图,侵删
图片

         民国时期的生意人,网图,侵删

图片
       民国时期的乡村货郎,网图,侵删

5月,中共灵璧县委组织土改工作队,到高楼区王楼和张刘两村进行土改试点。

1946720日,国民党军第一七一师占领(灵璧)县城,中共灵璧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机关人员撤往县北,开展游击战争。

图片

 正在准备做饭的国民党士兵,网图,侵删

726日至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和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在朝阳集及渔沟地区,歼灭了国民党军第六十九师的九十二旅全部和六十旅一部,毙、俘5000余人。
图片

         战败的国民党官兵,网图,侵删

11月中旬,国民党军冯治安部等动用10个团兵力,围歼中共的地方武装,迫使其东撤至(泗洪县)洪泽湖。1126日,中共灵璧县委书记、县长、副书记、副县长、县总队队副等人,在洪泽湖畔被包围,后全部牺牲。

1948620日,江淮军区三十四旅和独立旅各一部发起宿东战役,在县北梁集、卓海和大车头一带,击溃国民党冯治安部一八〇旅五三八团、五三九团的进攻,全歼五三九团第一营和第三营第七连,击毙320人,俘获263人。

194811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十三纵队和江淮军区独立旅,在县武装大队配合下,攻战(灵璧)县城,全歼国民党二三八师3个整团和县保安队,(灵璧)县城第二次解放。

19491月,灵璧县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召开,成立县总工会。

同月,灵城市第一小学成立,张承轸任校长。

2月,灵璧县新华书店建立。

同月,县武装大队和武装民兵,在全县范围内剿匪反特,打击残敌破坏活动。

4月,本县改属皖北行署宿县专区管辖。

同月,县人民政府发放25万斤粮食救济贫苦农民和烈军工属。

5月,潼山、刘寨等地发生道会门暴动,县武装大队和宿县军分区部队开赴现场平暴,经过两天的战斗,平息了暴乱。

8月,全县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9月,灵璧中学成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