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奇文|禅门至宝《十牛图》偈颂注解珍藏版

 超行天下 2023-08-01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图片
《十牛图》是宋代廓庵禅师在清居禅师《八牛图》基础上改造而成,形象地以图示的方式,把禅者由修行、开悟、调伏业识,到证悟见性、入世化众的体悟过程展现出来。
廓庵禅师还为这十幅图分别写了诗偈颂加以评唱,成为禅门中的至宝。
图片
《十牛图颂》用象征的手法调心开悟,没有抽象的理论,纯是一幅幅鲜明可感的艺术形象,通过意象的组合、变换,将、开悟的程写得生动凝练,寓意奇在禅宗史上,形成了牧牛文学,为禅宗哲学,增添了瑰美的景观。
《十牛图》使用譬喻手法,牧童象征意识或自我,代表着人们真实的自己,生命的本体,而“牛”象征无意识或自性。

寻牛

图片1) 寻牛
图片

序:从来不失,何用追寻

由背觉以成疏,在向尘而遂失。

家山渐远,歧路俄差。

得失炽然,是非蜂起。

第一为寻牛,即开始寻求寻找那生命的本源、真实的自己。
途中的人寻寻觅觅,左顾右盼。他的寻找用的都是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身体、思维。很显然这样是难以找到的。
因为那心牛,就体现为眼耳鼻舌身意的运作。心性就隐藏于其中。根本没有必要从外从他而求。  
公牛从未丢失。有什么需要寻找的?
仅由于与本性的分离,我才找不到他。在感官的混乱中,我失去了他的踪迹。贪婪与恐惧,好与坏,纠缠着我。然而于山穷水尽处,蓦现柳暗花明。在枫叶流丹晚蝉长吟中,隐隐有牛的踪迹。

颂曰:

茫茫拨草去追寻,
水阔山遥路更深;
力尽身疲无处觅,
但闻枫树晚蝉吟。
“寻牛”,就是譬喻迷失自性后,寻找自己的自性。

它藏在哪里?藏在草丛里,比喻此心被邪见障蔽了;藏在高山上,比喻此心就被我慢障住了;藏在泥沼里,就是情欲把牛陷住了。力尽神疲也找不着时,只听到树上的蝉在唱歌。
一、寻牛:从来不失 何用追寻
图片
著语:
心牛,即生命的本体就隐藏在自己之中。所以“从来不失,何用追寻”?自己就是那本体,却又想找到本体,犹如眼睛永远无法看见眼睛本身,只能看见眼睛之外的现象。所以是越找越远,离本来的自我也愈来愈远
在这一阶段,一些人立志求道,找到真实的自己。但是“得失炽然,是非蜂起! ”, 意思就是心中的得失之心、对错之心反而越来越重了,更容易引起是非对错之争。本该向内求,但却陷入了心外求法。 
图片

见迹

图片2) 见迹
图片

序:依经解义,阅教知踪。

明众器为一金,体万物为自己。

正邪不辨,真伪奚别?

未入此门,权为见迹。

修行者依据经典、禅书,探求修行意义,聆听明师教导,明天地同根,万物一体,甄别正邪真伪,领悟到禅的要义和方法,寻到了牛的足迹。
见迹。隐隐约约发现了心牛的足迹。在水边、林下、萋萋芳草中到处都有牛的足迹。那辽天的鼻孔,冲天的气势,纵是深山老林,也隐藏不住。 
这隐喻一个初步理解经书禅典,听闻智慧,理解佛教法理的阶段。 
这一阶段,人们隐隐约约明白了一些东西,有时听闻他人智慧感到有同感,有时阅读经典上某一句言辞语句,感到豁然开朗。这既是看见了“心牛”行走的足迹。大概感受到了,有这么个东西的存在。
不过,在这一阶段还无法弄清牛到底是什么,真如、自性到底是什么。所以,仍处在禅门之外,虽然还没看到牛,但能看到牛走过的足迹了。循着足迹往前走,好消息就在前面。

颂曰:

水边林下迹偏多,
芳草离披见也么?
纵是深山更深处,
辽天鼻孔怎藏他?
可是在水边、在林下,见到的足迹不止一个,有很多。寓意说起步还未稳,有时候清楚,有时候又犯糊涂了。但即使这山再深,牛毕竟是很大的东西,遼天鼻孔,想藏也藏不住。就是说只要我们有决心,有信心,这个清净的心本来具足,时时显露,只要你专注不放松,自然有找到心牛的时刻。

这个阶段是很关键的。有些人学习修行了几年,可以引经据典,但并不是自己体悟到的真正的觉性。久而久之,自己以为懂了,但顶多是一种见迹,不是真正的悟。这个过程其实是知道了要经过什么样的过程才能把心头的污泥浊水排除干净,找到了依止修行的方法。
图片

见牛

图片3) 见牛
图片

序:从声得入,见处逢源。

六根门著著无差,动用中头头显露。

水中盐味,色里胶青。

眨上眉毛,非是它物。

见牛较之见迹是一大进步,终于看到了真正的牛。 即是明心见性,开悟了。但见牛并非得牛,见道尚非得道,它只是初步开悟。“见牛”比喻功夫到了纯熟的地步,终于看见牛了。宗里叫做“破本参”,或者叫开悟、见道。
图中之人心喜奔走,奔向那头心牛。隐喻为人们突然看见了、体悟了自性之所在。
风和日丽,杨柳青青;河岸边的柳枝上,黄鹂在千呼万唤,啼啭不停,真是一派赏心悦目的风光啊!只见那岸边有一头高大的牛,牛角高耸,那种活泼之态,就是丹青妙手也难以画出。  
感觉,就像初入禅定境界,心安然统一,顿感到豁然开朗,无比法喜与禅悦。
就好像,人们突然切身体悟到了,我不是自己的思想、不是自己的身体,不是自己的一切眼见耳听,有一种比这些更加深入和真实的存在被切身领悟。无依无靠,却异常宁静与喜悦。
在这一阶段,人们将会理解“众生皆可成佛”的含义。因为那佛性、那生命的本源,那心体已经被切实体会到。

见牛,就是比喻依靠闻法修学的功夫,见到自己本具之心牛。但是不是到此就圆满了呢?还没有。那仅仅是找到了这条牛,进一步调伏的功夫还在后面。

颂曰:

黄鹂枝上一声声,
日暖风和岸柳青;
只此更无回避处,
森森头角画难成。
黄莺清啼,日暖风和,柳枝摇绿,赏心悦目。“本来面目(自性)”通过声色等呈显出来,生活中处处是道、时时能见自性,一景一声处处都有自性的踪迹,但它又是如此的妙用无痕,如水中盐味,色里胶青,必须具备慧耳慧目,才能使它无处回避。它头角森森,却又离形绝相,绝非丹青所能描画。
三、见牛:从声得入 见处逢源
图片著语:
从声音进入耳朵的觉受,也可以体会到“心牛”就在自己之中。所以从身体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功能之中,都能发现他,应用之中处处显露。就连水中的盐的味道,自己的眉毛,都是谁在发现和体会?还是那生命的本源,那自性、那“心牛”,都不是心外的他物。

得牛

图片4) 得牛
图片

序:久埋郊外,今日逢渠。

由境胜以难追,恋芳丛而不已。

顽心尚勇,野性犹存。

欲得纯和,必加鞭挞。

虽然得到了牛,但这是一只长期奔驰在妄想原野的心牛,野性犹顽,恶习难以顿除。它时而奔突在高山旷野,时而贪恋于芳草园林,因此仍需紧把鼻绳,用严厉的手段,来驯化它的习性。
第四图中之人已经见过牛的全貌,已经体悟过了那种作为生命本源的存在,是如此的美妙和美好,所以他紧紧抓住这种感觉,想要紧紧抓住真实的存在,唯恐失去。
明心见性、开悟之人,并不会时时刻刻处于生命本有的宁静与喜悦之中。只是自己体验过真相和真实。
虽然现在终于找到了,但是牛的野性犹存,犹如自己的业力和习气还在,于生活之中可能时时刻刻都会再次迷失。所以时常还会处于一种真心与妄想纠缠的时刻。稍有松懈,心牛就会再次遗失,所以有必要紧紧把住缰绳,牵着她的鼻子。
此图也隐含着“悟后起修”的意思,光开悟了是远远不够的,不去除习气,不进一步修习,已得那那一点点体悟,很容易就遗失了。
这也是古人所说“理须顿悟、事须渐修”的意思。在开悟上,就只是捅破一层窗户纸。所以迷与悟之间,并不存在一个中间的过程。但开悟之后,自身的习气还需要一点点去除。
修道者虽然见道,但无始以来的习性犹深,受到外界影响时,极易退堕到未开悟以前的情境,必须严苛自律,羁锁住惯于分别、取舍的意识。对此,禅宗谓之“见惑(理知的惑)可顿断如破石,思惑(情意的惑)需渐断如藕丝”。见性(悟)固然不易,悟后的修行更重要。

颂曰:

竭尽精神获得渠,
心强力壮卒难除;
有时才到高原上,
又入烟云深处居。
得牛不是万事大吉,功夫还在后头,这牛如果不加以调伏,还是会反复的。

见道容易修道难,很容易出现了反复。顿见真理是开悟,渐除习气就是保任的功夫。

这条心牛非常顽固,各种贪嗔痴的习性很钟,还要经常地打磨修炼,才能保持已经获得的成果。心牛有时会跑到我慢的高原上,跑到情欲的烟云深处。

但因为我们的功夫有基础了,觉照会时时提起,即使暂时走失,也不会直接退回无明的阶段。例如有些很用功的学人,说的时候见地很好,但碰到具体问题,无明火还是很大。这就是他有时觉照不到的地方。因此得牛之后,还须继续牧牛。
四、得牛:久埋郊外 今日逢渠
图片著语:   
好不容易竭尽心智找到了牛,可她心强力壮,习性难改。有时才到清净的高原上,又急地逃进烟云深处。胜境牵引着她,她奔驰得那么快,难以追上,青青芳草地令她留恋不已,不思回返。要荡其顽心,净其野性,求得纯和之境,必须多加鞭挞,牢牢抓住她,驯化她的习性。  

牧牛

图片5) 牧牛
图片

序:前思才起,后念相随。

由觉故以成真,在迷故而为妄。

不由境有,惟自心生。

鼻索牢牵,不容拟议。

悟后调心的第五个阶段是“牧牛”。
这牧牛,牛还是跑来跑去,烦恼习气还会在现前。偶尔还是会发脾气,偶尔还是会贪这个贪那个。只要在一贪一瞋,马上就觉察到,把贪念一照,就照破了。

人的思想之流如长江大河,念念不停流。虽然见牛,并不意味着一了百了,随时都有无明发生,“毫厘系念,三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五灯》卷七《宣鉴》)。因此开悟之后要继续保任,要不断地断除烦恼,摄伏妄念。

前一阶段是夺人,这一阶段是夺境。人们在日常的差别境中,一念刚起,二念随生。迷惑的起因在于二念,若在一念兴起时,能如红炉点雪,顿作消熔,就不会生起迷执。对此禅宗称之为“后念不生,前念自灭”。时时用菩提正见观照,直臻于纯和之境,才是觉悟证真,不为境迁。此时种种调伏手段即可弃而不用,人牛相得。

颂曰:

鞭索时时不离身,
恐伊纵步入埃尘;
相将牧得纯和也,
羁锁无拘自逐人。
把鞭索拿得紧紧地不放松,防止心牛又犯他人苗稼,再次走入尘埃。当这牛牧得纯熟了,不用鞭索也会很听话地跟着走 ,到了“无功用行”的阶段。
牧牛,即小心放牧好头手中牵着的牛。
如何小心牵好这头心牛呢?“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意思就是时时照顾好自己的念头。
要让自己的每一个念头都与心体本身的真实与光明保持一致。做到“一念明,念念明”。也即是六祖惠能所说的“前念迷即是凡夫,后念悟即是佛”。
明心见性之人,要让自己念念都是悟的。念念开悟,念念与那本然的存在保持一直。“念念若行,是名真性。”
五、牧牛:前思才起 后念相随
图片著语:
人们的前一个念头刚刚产生,后面的一个念头就紧跟着分别分辨前念。在这样的念头运转中,不会有“悟”,只会有“心牛”之外的思维概念、好坏善恶运转。
要用自己清明的觉知来观照念头,无论念头是什么,把念头观照明白了,即是明白,从本质上就没有疑惑。而不是用后一个念头把前一个念头想明白。   
这种时时刻刻对念头的观照,就像牵着牛鼻子走,牛也就自然顺从了。
(以下《十图》为牧牛骑牛阶段图,常易混淆)
图片
(附文末吧,以免阅读中受干扰)
图片

骑牛回家

图片6) 骑牛归家
图片

序:干戈已罢,得失还无。

唱樵子之村歌,吹儿童之野曲。

横身牛上,目视云霄。

呼唤不回,牢笼不住。

这时的功夫又进一步,你已经驯服了这头心牛,不要再去拽着牛鼻子,可以闭上眼倒骑在牛背上,骑上本具之心牛,回到自己本来之家。

学禅者经过了发心(寻牛)、学习佛禅义理(见迹)、修行而见性(见牛)、见性悟道(得牛)、在正念相续中精益求精(牧牛),可谓艰难曲折备历辛苦。驯牛之时,尚需要不断地鞭挞。修行者进行艰苦的砥砺,终于使心灵脱离情识妄想的羁绊。

颂曰:

骑牛迤逦欲还家,
羌笛声声送晚霞;
一拍一歌无限意,
知音何必鼓唇牙。
心牛驯服,人牛合一,已臻一体之境。此时,妄想已被调伏,本心无染,清明澄澈,充满喜悦。一如天真烂漫的牧童,笛横牛背,沐浴晚霞,骑牛归家。一拍一歌,于不经意间,都有无限天真妙趣,知音者自当会心一笑。

修行到这个阶段,内心的战争已经平息,这时候你看这山河大地,外面的花草树木,一人一事,因为你的心驯服了,看到到处都是美好的。

以众生的眼看待万事万物,万事万物都和自己是对立的。以佛眼看待万事万物,万事万物都与佛同体。

佛法教我们不分别,但不分别不是善、恶、是、非都不要了。只是善、恶、是、非是相对的。当我们始终陷在善恶是非当中,是找不到真正的答案的。
六、骑牛归家:干戈已罢 得失还无
“真实的自己”与“现实的自己”之间的干戈已息,人牛已经合二为一 自我的一切矛盾已经被化解, 现在不再需要刻意使用绳鞭了。
此时境界正如《坛经》所云:“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般若行”,就犹如此刻自己已经安然坐与心牛之上,时时刻刻一片清静自然,于牛之上自在的吹着牧笛,奏一支山歌俚曲,何等逍遥,自有牛儿载着你回家。这是一种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然安详的境地。意喻一切都是“心牛”上的运用。
图片

忘牛存人

图片

喻蹄兔之异名,显筌鱼之差别。

如金出矿,似月离云。

一道寒光,威音劫外。

牛(真实的自己)与人(现实的自己)并不是自我存在的两面,而是一体
此时已经没有了牛,代表人们明白了“法空”,万法皆空,无一法可得。
有一则禅门典故,说是师傅问徒弟,“大般若经三百卷,你看都是谁所说?”
徒弟答:“都是魔所说”。师傅听后高兴的说:“今后无人乃子何”。
这便是无牛,无一法可得的境界。没有任何“法”,可以左右自己了。人们已经彻底摆脱了“法缚”。

颂曰:

骑牛已得到家山,
牛也空兮人也闲;
红日三竿犹作梦,
鞭绳空顿草堂间。
骑牛已到家山,牛也不用管了,可以好好的睡一觉。这个时候一切的方法不需要了,鞭子不要,绳子不要,都放在堆杂物的库房里边了。
骑牛回家,牛已回到本处。牧童既已得牛,寻牛之心已忘,便可高枕而卧。此时无烦恼可断,无妄心可调,“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坛经·般若品》)。没有内境外境的分别,也没有烦恼和菩提的执着。但牛虽忘,人存,“我”还没有空掉。
有人问师傅:“悟了以后做什么?” 悟了以后穿衣吃饭,渴了喝水,累了睡觉,这世间最平凡的事情,都是最自在的事情,最不可思议的事情,都是神通妙用。
这个阶段就是“亡牛存人”,把所看的、所管的这个心放下,没有需要管的对象了,让自己的智慧独照。
七、忘牛存人:法无二法 牛且为宗
图片著语:  
骑牛回家后,”作为一种曾经的法,已不再需要“若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此时人心已如天空之中的日月,或者说那之前的牛,已经变成了天空中的日月,灵光独耀,尽显本来面目。

人牛俱忘

图片8) 人牛俱忘
图片

序:凡情脱落,圣意皆空。

有佛处不用遨游,无佛处急须走过。

两头不着,佛眼难窥。

百鸟衔花,一场懡㦬。

凡情脱落,是修道初阶;圣意皆空,是了悟而没有了悟之心的无所得智。有佛处不遨游,不住悟境;无佛处急走过,不落见取。超越凡圣,截断两头,远远胜过牛头耽溺圣境而导致的百鸟衔花。牛头由于四祖的教化而使佛见、法见悉皆消泯,百鸟遂无从窥其境界。

此时内无我,外无法,能所俱泯,主客皆空。自性之光,犹如红炉烈焰,举凡善恶、美丑、是非、生死、得失等相对观念,如同片雪投炉,销熔于绝对,此时才是祖师禅的境界。

这是从小乘的无余涅槃进入到大乘的无住涅槃中间,有这么一个休息站。到这个阶段,就像有雪花飞到红炉上,当下就融化了。

就是说这个时候的智慧就像红炉的火焰一样,遇到什么烧什么,那就是大智慧,一切都消融干净。到这个时候才算是大事已毕。

颂曰:

鞭索人牛尽属空,
碧天辽阔信难通;
红炉焰上争容雪?
到此方能合祖宗。
此时人们已经证悟“人空”“法空”。
第七图只是证得法空,图中还有人在跪拜,即代表还有所作为。第八已经彻底回归了无为,也即是“能所两亡”:能够作为的心,能够感悟的主观倾向,与所感悟的客观现象,同归于空无。
迷妄之心已经脱落,了悟之心亦无踪迹,这才是真正的空境。参透了生死和自心的一切,连涅槃和西方极乐世界都不求了。此时的境界,反而处处是涅槃。
但对于大乘来讲,忘牛存人还不究竟,第八阶段还要“人牛俱忘”,法也空来人也空。比喻凡情脱落,圣解不存,生佛俱空。不仅迷惑的心脱落了,甚至连觉悟的心也没有了。
这个时候的一张画是一个大圆,里面什么东西也没有,空无一物,人也空,牛也空,我执、法执都破尽。
八、人牛俱忘:凡情脱落 圣意皆空
赵州和尚有一句妙语道:有佛处不用住,无佛处急走过。道的便是空境。一切无住,连无住亦无住。
更有一禅意典故,说是一法师见弟子终日佛里佛气,实在受不了。便在裤裆里写满菩萨佛名号,有人见了即刻开悟。还有人学他,结果下半身烂完了。
还说古时候,另一位法师,天寒无柴烧。便把佛堂上的木质菩萨佛劈了,烧火取暖。另一人见到,说其实在不敬,要遭报应。结果这第二人顿时感到火烧之苦受。
这位两位法师,便是“人空”“法空”了。见机实施教育,点醒那些“还差一步”的弟子。但初学者切不可学这样欺祖骂佛。其中的境界,也唯有自己能知能证。
图片著语:
见情脱落,圣意皆空。”虚云老和尚也有云,“凡情圣解,一刀两断。”
居一切时,随缘不动,不动随缘。空与不空,皆尽随他去。两头不落,连个中道也不落。
无需任何定义,所以是千眼难以看清。犹如百鸟口中衔花,多么热闹的场面,但其中也隐藏着空无。
执着空,反而又落入了“有空”。所以图八中并不是一片空白,意为体悟空而不落空,才算是“真空”,才是无挂碍的大自由。

返本还源

图片9) 返本还源
图片

序:本来清净,不受一尘。

观有相之荣枯,处无为之凝寂。

不同幻化,岂假修冶?

水绿山青,坐观成败。

第九阶段以一幅水绿山青、不留一尘一埃的图画,来比拟真心本来清净,无烦恼妄念,当体即是诸法实相。返本还源,彻底地归家稳坐。

用禅宗的三种境界来说,到这个时候就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饥来吃饭困来眠,返本还源,一切现成,无法可说,无事可作。

著语大意还是要说返本还源,虽然获得了一定境界,自身参透了生死和世事,但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做个“自了汉”,仍然还是花费功夫。倒也不如以“无相”之心,顺随水绿山青的本来面目
本心清净澄明,犹如山青水绿。此时我非我,见非见,山只是山,水只是水。寻牛、见迹、见牛、得牛、牧牛、骑牛归家,直至忘牛存人、人牛俱忘,都是返本还源的过程,这个过程“费功”尤多。

颂曰:

返本还源已费功,
争如直下若盲聋。
庵中不见庵前物,
水自茫茫花自红。
但既已返本还源,渡河须忘筏,到岸不须船,对所费的一切功夫,就应当放下,不可再粘着。要直截根源,关闭眼耳等感官之门,因为“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认影迷头,岂非大错”(《传灯》卷十六《月轮》)。

此时回光返照,如聋似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主体置身万象之中,而又超然物外,水月相忘,孤明历历。在本来清净的真如实相中,静观万物的荣枯流转,而不为外境所动,不随波逐流。

但是不是就到此停止了呢?如果到此停止了,也还是一个自了汉,没什么了不起。如果都修到这个地方再不往前走,只能说他虚消了信施的供养,不起作用,只图个人快活了。
九、返本还源:水绿山青 坐观成败
返本还源,即真空妙有的境地。
一般人讲“缘起性空”,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是“真空妙有”。空能生有,却不为生出有,此乃为“妙”。这也即是道德经所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其中还隐含着一种顺随万物的意义,从万物的“有”之中,看见本心。
这也即是步入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
此时人们证悟到“真妄不二”的道理,真心即是妄心,迷惑即是觉悟。这其中没有任何差别。
世间法即是佛法。万法都是一个真心所现。此时的心牛,已经变成了世间万物,已无需要任何神圣、殊胜的另外含义。
说是有一位老法师,见商人来见他,便说恭喜发财。见病人来见他,便祝人身体健康。见求法之人,便为人悉心讲法……
这便是随顺的含义。眼见一切皆是佛,众生皆是菩萨佛,山河大地皆是如来。
图片

入鄽垂手

图片10) 入鄽垂手
图片

序:柴门独掩,千圣不知。

埋自己之风光,负前圣之途辙。

提瓢入市,策杖还家。

酒肆鱼行,化令成佛!

大意为禅者独自修行千日,修行圆满后,就步入广大的尘世中结缘。到一切众生集聚的地方,以顺随众生的方式,把生命的真相告诉众人,把宁静、自由、祥和传播。
图片
古时曾有学人问赵州和尚:“如何是佛法?”赵州和尚说:“赵州桥!”学人进一步问:“如何是赵州桥啊?”赵州和尚说:“度驴度马!”那就是入鄽垂手的精神,菩萨的精神。

太虚大师也有幅对联:“愿将佛手双垂下,摩得人心一样平。”阿弥陀佛一手托莲台,一手垂下。太虚大师祈愿阿弥陀佛能将两只手都放下来,多接引一些众生。

回到俗世,但知道没有真正的”俗世“。因为在时间和空间的所有点上,一切都是统一。这个阶段,充满了内在的喜悦,感恩和无条件的爱。

颂曰:

露胸跣足入鄽来,
抹土涂灰笑满腮;
不用神仙真秘诀,
直教枯木放花开。
最后一个阶段是“入鄽(chán)垂手”,画面中是弥勒佛化身布袋和尚的形象。修行证果后,还是得要倒驾慈航,回到苦难的世界,来作苦难众生的慈航。“鄽”就是卖东西的十字街头,“垂手”就是来教化众生,意思是走到十字街头来教化众生,入利他之境。

“露足跣胸”,象征佛性禅心,一尘不染,净裸裸,赤洒洒。禅者灰头土面地化导众生,将自己所证悟的真理与众人分享,喜悦祥和,毫不倦怠。这就是大乘菩萨的下座行,是灰头土面的利他行。
十、入鄽垂手:酒肆鱼行  化令成佛
入廛垂手即进入市街上的酒屋鱼肆中,谦逊地为众生说法,使他们趋向于善,成就佛道。禅的绝对意义也就在于此,它的宗教意义也完全体现在这里。  
此时再看图中之人,已然变成了一个面貌随性祥和、大腹便便的老者。
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意为真正通达了悟之人,就像不懂智慧、不懂佛法的普通人一样,所以是“不用神仙真秘诀”,但又从举手投足之中,在普普通通的言语中,尽显真意,所以是“直教枯木放花开
图片
而图中另外一人,看起来就像起初寻牛那人。也许另一人再经历此十牛图,就成为了这个老者。
那么老者和另一人究竟是谁呢?是否是同一人、同一个现象,这其中隐含的更深禅意,还需人们细细体悟。
图片

后记

图片
图片

十牛图颂

宋●廓庵禅师

一、寻牛

忙忙拨草去追寻,

水阔山遥路更深,

力尽神疲无处觅,

但闻枫树晚蝉吟。

二、见迹

水边林下迹偏多,

芳草离披见也么?

纵是深山更深处,

辽天鼻孔怎藏他?

三、见牛

黄鹂枝上一声声,

日暖风和岸柳青;

只此更无回避处,

森森头角画难成。

四、得牛

竭尽神通获得渠,

心强力壮卒难除;

有时纔到高原上,

又入烟云深处居。

五、牧牛

鞭索时时不离身,

恐伊纵步入埃尘;

相将牧得纯和也,

羁锁无拘自逐人。

六、骑牛归家

骑牛迤逦欲还家,

羌笛声声送晚霞,

一拍一歌无限意,

知音何必鼓唇牙。

七、忘牛存人

骑牛已得到家山,

牛也空兮人也闲。

红日三竿犹作梦,

鞭绳空顿草堂间。

八、人牛俱忘

鞭索人牛尽属空,

碧天辽阔信难通。

红炉焰上争容雪?

到此方能合祖宗。

九、返本还源

返本还源已费功,

争如直下若盲聋?

庵中不见庵前物,

水自茫茫花自红。

十、入廛垂手

露胸跣足入廛来,

抹上涂灰笑满腮。

不用神仙真秘诀,

直教枯木放花开。

以下十图为牧牛阶段图,也是另版十牛图,作为补充内容附于此。欢迎阅读!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致谢书:

内容来自相关书籍及网络收集整理,感谢所有为中华典籍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分享而贡献力量、付出努力的人们,功德无量!欢迎阅读,谢谢关注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