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家该如何培养二代的财富观,怎么给钱?

 HAINABAICHIAN 2023-08-01 发布于陕西
家族财富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培养下一代成为家族财富管理者需要时间和计划。那么,孩子的财富观该如何建立,企一代如何给孩子钱?

本书作者张中锋系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教练领域的开创者,独创家族企业传承理论“传承七灯”,自2016年开始,深入家族企业内部解决实际问题,为多个行业的头部家族企业提供服务。作者从事企业家领导力教练工作近二十年,著有《企业家教练的自我修养》等书,以“诚意与共生”的教练哲学闻名业界。

01

 财富传承,是一种责任

财富是一种巨大的能量,蕴藏着太多的智慧。家族企业的延续,表面上看像是某个群体的成就和荣耀的延续,但其实是一种创造公共价值的机制的延续。这正是财富的责任。

去往罗马助选新教皇的路上,坐在马车车厢里的美第奇家族的开创者乔凡尼和大儿子柯西莫有一段对话。谈及佛罗伦萨那座宏伟辉煌的大教堂未完成的巨大穹顶,柯西莫说,如果自己刻苦钻研绘画技巧的话,也许完成它的那个“聪明的后代”就是他本人吧。

他的父亲说,那个人可能是你,但不是靠你的绘画技巧,仅靠艺术家或建筑师是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的,这需要一个拥有巨大财富和权力的人调动一切资源来完成。

我曾在一个家族传承的工作坊上放了这段视频给在座的创富一代看。此前,工作坊的现场展现出三类代表性的关于财富传承的情况。

一类是,国外大学毕业的二代对第一代企业家创下的财富以及进入家族企业协助父辈继续创富的实践没有兴趣,而是热衷于公益,譬如发起一个组织去非洲做义工;

另一类是,二代正在国外名校读博士,表示对哪怕仅仅接手父辈的财富都倍感压力,唯恐自己没有能力处理好这笔财富;

还有一类是,二代尚在中学或大学求学阶段,创富一代选择了不如实告知子女自己的真实财富,害怕他们因为知道家里的财富而没有学习的动力。

事实上,这正说明了两代人在财富认知上的巨大差异,更重要的是,两代人都缺少通过有效沟通来达成彼此间的深度了解,并彼此赋能的正确认识。

二代往往更容易感知第一代企业家艰辛创富的过程中对自己陪伴的缺失,却少有机会理解创富一代的经营智慧,也倾向于忽略他们创富过程对家族、员工和社会的贡献。

当然,二代往往也很少会深思如何善用财富的力量来更好地实现或者放大自己的个人梦想。

这些并不全是二代的错,更多的责任在于上一代缺少沟通的意愿或者有效的方式,包括上面提到的第三类情况,不敢告诉孩子家里的财富,其实是对孩子的不信任,甚至也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财富是一种巨大的能量,蕴藏着太多的智慧,本不应该成为两代人沟通的障碍。应该善用这一动力,使之成为深度了解对方、构建紧密关系的桥梁。

这种代际间深沉的联结感,能给双方带来幸福感,也是人生前行路上的巨大力量。

美第奇家族的开创者乔凡尼,正是借由与儿子柯西莫沟通个人梦想,生动诠释了财富的力量,并传递了强烈的家族责任意识。

后来的历史也证明,柯西莫正是借助了家族庞大的财富及影响力,不但完成了建设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的艰巨任务,成全了自己甚至几代佛罗伦萨人的梦想,更以此为传统,几乎以一个家族财富的力量,开创了“文艺复兴”那样伟大的时代。

02

在传承过程中应善用“与财富的关系”

我讲一个与此主题相关的电影,希望对理解这个问题有所帮助。

哈维一路小跑,追上走道里阔步向前的父亲说,“爸爸,我有一个好主意,VVIP移动加油站”。父亲边习惯性地皱眉边说:“我不会再为你那些昂贵而愚蠢的商业计划买单了,看看,你连加油站的字母都拼错了!”

哈维并没有让自己的沮丧持续太久,一个转身他就把父亲要他做的公路招标书交给了下属去应付,自己却和朋友搭上私人飞机继续自己“伟大”的商业筹划去了。

直到他的信用卡和手机被冻结、跑车被拖走,哈维才知道因为父亲的商业合伙人卷款出逃,自己必须和父亲、弟弟、妹妹一起逃到偏远的老家以躲避投资人的追诉。

图片

财富顿失逼迫哈维三兄妹不得不分别成了公交驾驶员、银行小职员还有酒吧服务员来维持生活。他们失去了原来的朋友圈,跌入底层生活。

当他们终于习惯了用自己的双手去重构生活、发现新的友谊和爱情,甚至看见了父亲久违的慈爱和幽默时,他们被突然告知,这一场破产的变故其实是父亲为了教训他们三个过往奢靡不羁的生活而精心设计的戏剧。

在惊喜以及错愕之后,哈维三兄妹怀着被欺骗的愤怒,选择继续生活在老宅里而不回家,直到他们各自在自食其力的生活中体会到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当父亲在哈维的妹妹生日那天带着鲜花来探望他们时,他们一起拥抱了父亲。

这部墨西哥电影《我们是贵族》是我在航班上看到的。“与财富的关系”确实是与内在自我、与父辈、与家族成员甚至与同辈关系的重要动力。

哈维的父亲是个白手起家的家族第一代企业家,他原本希望用这段企业破产的经历教育在他看来一无是处的孩子们。但是,最后他发现孩子们虽然有诸多不足,但也都可以有自己的追求。当他开始聆听、开始懂得尊重孩子时,他虽然没有给予他们往日的巨额财富,却赢得了孩子们的爱和坦诚。

对于创富一代来说,只给予二代财富而不尊重对方作为独立个体的成长需求,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自私,也只有以平等的态度照顾孩子的内心,才能帮助他们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和尊严,代际关系也才能有正向发展的可能。

只有,两代人拥有了正确的财富观念,未来的家业传承才可能基于更良好的情感联结和理性分配原则来完成。唯有如此,财富才会成为代际之间真正的礼物。

03

企业家如何给孩子钱

基于中国发展现状,中国企业家在给予孩子钱财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

一方面来自创富的第一代企业家对孩子陪伴缺少的补偿心理,导致其往往过度给予;另一方面,从天而降的财富也会让孩子产生羞耻感或失重感。

以上是相对典型的两种代际心理模式。除此以外,第一代企业家在长期积累财富的过程中,其实并无精力去仔细打量和思考其中的真实意义。这也是为什么两代人共同学习,会比自上而下的教育来得更为有效的原因。

建立积极的给予和接受机制的前提是相信与尊重,它同时也是代际关系里爱的源泉。唯有基于这两个内涵展开话题探讨,财富才真正有机会给予家族平静和真实的幸福感。这实际上是一个财富观的教育问题。

图片

不管怎么说,创富的第一代企业家都希望财富能成为二代生命里的滋养,成为一种支持他们内在自由与平衡发展的手段,可现实中处理好这个问题的却不是很多。

(1)补偿与失重

不少第一代企业家由于创富历程中的艰难,特别是对下一代童年陪伴的缺失,都有自觉不自觉的补偿心理。过度给予财富就是他们最为常用的手段,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代自己的心理需要,甚至是不自觉的自私。

首先要尊重接受者的个人意志,要把已经成年的二代当成拥有独立认知和判断能力的个体,给他们选择的自由;另外,对给予物的内涵彼此要有共识。

如果接受东西时没有经过个人意志判断并为之付出足够的精力和心血,当事人往往会有失重感。甚至有些当事者会觉得一切似真非真,像靠不住的巫山,为了验证其真实性,就会有莫名的破坏欲。

现实中,作为第一代企业家的父辈在给予孩子财富的同时,会要求孩子像自己一样奋发图强,保持感恩和节俭的习惯,可最后往往是给多少孩子都觉得不够。二代的心理也很矛盾,一方面有来自身为成年人不劳而获的羞耻感,一方面又有使用财富带来的释放感。如果不去破解底层的心理机制,就容易造成无谓的困惑甚至怨恨。

譬如,有时候一些二代会说,“你既然把钱都给我了,怎么花是我的事,为什么还要问这么多?”上一代在深感错愕之后,边抱怨边继续给予,由此进入无休止的恶性循环。

创富的第一代企业家纵容式给予背后的心理动机,有的也源于自身童年时期物质的缺失感,同时也想让孩子在未来经得起物质的诱惑,尤其当下一代是女孩时,富养的观念更为常见。

另一个极端是,故意隐藏家里的财富,并且拒绝跟孩子探讨财富话题,给予方面也极其克制,原因是怕孩子对家产过分依赖,扼杀自身动力,这些想法其实都没有切中问题的本质。

(2)财富之爱

建立一套积极的给予和接受的机制,必须基于双方的相互尊重。如果公开讨论的过程不存在,那么真实的激励效应也不会产生。

财富教育的核心在于共同探讨并生成认知,与其说是创富的一代企业家在教育二代,不如说是共同学习,因为不见得每个创富者都拥有对财富的完整认知。

图片

第一代企业家当年没有钱的时候要赶紧挣钱,挣到以后要拿钱去挣更多的钱,在这样一个节奏和循环机制下不停向前,其实几乎没有机会去想财富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这个认知基础上,接受或不接受给予才会有一个双方意志的互动,问题的焦点也会转移,拿或不拿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例如,二代认为上一代的创富过程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那自己所追求的又是什么?财富在其中可以帮上忙吗?如果可以,那上一代人有关财富的教训是什么?双方借此相互了解并增进两代人的关系。于是,这个议题也就拥有了真正的力量,变成了家族的重要精神资源。

对待任何事物,在清醒和自觉的意愿下进行,就会减少对内心的冲击,并成为一种建设未来生命价值的资源。

同时,双方在探讨中能照见彼此内心的真实,譬如,创富一代突然意识到,原以为给钱是爱孩子,但其实是为了弥补自己内心的愧疚。

一旦拥有这个认知他们就会有所停顿,并开始仔细检讨是否还要在旧模式里继续。二代在这个过程中也与父母建立起了边界感,并推动自我价值的真正确立。

基于以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在彼此学习和加强对财富认知的过程中,真正的爱发生了。这又一次把我们带回了母题,也就是家族企业传承的实质是两代人的关系,关系里最重要的内涵是爱,而爱最重要的内涵是信任与尊重。

如果不去破解这个母题,财富的增长不会带来长久的愉悦,反而会积累更多的压抑和怨恨,最后变成争执和冲突,这当然背离了财富创造者的初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