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民国掌故”亲近历史:从章太炎绝食谈起

 星河岁月 2023-08-01 发布于江苏

+

+

章太炎绝食

1914年夏末,章太炎在北京的寓所迁至钱粮胡同,其时眷属未至,甚感寂寞。没多久,门人黄侃应北京大学教席之聘来京。黄侃是章太炎最得意的弟子,对于其前来蹭住的请求,章太炎欣然答应。

某日深夜,黄侃正在睡梦中,忽有多名警察排闼而入,来势汹汹,说是奉警察厅命令,要求他即刻搬离。黄侃惊愕不已,甚至来不及向其师辞别,就被不由分说地押出了寓所。数日后,章太炎才得知此事,并且发现自己连接待访客的自由也被剥夺了,愤怒至极,决意绝食明志。这是怎么回事呢?

图片
章太炎

原来,这事还要从袁世凯说起。1913年3月,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4月,袁世凯又非法签订善后大借款,准备消灭南方革命力量。之后,孙中山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二次革命爆发。章太炎于1913年秋抵京反袁,后被袁世凯羁押了起来,直到1916年袁世凯死后才恢复自由。羁押期间,袁世凯每月拨付500元的“高级囚粮”,供应章太炎的日常开销。在章氏寓所从事杂役工作的各色人等,基本上都是根据袁世凯授意前来监视的警察所改充。其中负责厨房事务的,也是一名警察,烧的饭难以下咽。好在章太炎对饮食好坏并不在意,所以尚能相安。

黄侃搬来以后,事情起了变化。他生活讲究,屡次向其师表示,此庖人技艺太劣,应辞退,学生可以推荐一位优秀的四川厨子前来。后来,这名警察果然被章太炎遣退,丢掉了肥差。不几日,便发生了黄侃被逐之事。据时人分析,这事应与此人愤愤然捏造事端报复有关,可谓小鳅掀大浪。绝食,是章太炎对袁世凯软禁自己的反抗,黄侃被逐算是导火索。

以上,便是民国掌故家徐一士在其《一士类稿》里所记的一则逸闻。而这次绝食,并不是章太炎在软禁期间的唯一反抗。《一士类稿》记录了许多章太炎被羁期间的掌故,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细细翻阅。

图片
《一士类稿》

+

+

“民国掌故”系列


所谓掌故,指关于以前的制度风俗、历史人物的史实和故事经过,往往以笔记为载体。与严肃的正统史书不同,笔记篇幅一般不长,兴之所至,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给人一种亲近历史之感。

掌故学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近代尤其是民国时期,以笔记为主的掌故学可谓是一门显学。近代的许多报刊,如《申报》《时报》《国闻周报》《大公报》《逸经》等,纷纷开辟专栏,约请熟知掌故的文人撰写连载,举凡宫闱秘史、名人轶事、古今奇闻、社会制度、名实考辨,皆可成篇。不少受欢迎的专栏被书商嗅到商机后,还结集出版,如徐凌霄、徐一士的《凌霄汉阁谈荟》等。

此前,中华书局策划“近代史料笔记丛刊”和“民国史料笔记丛刊”两种丛书,出版了一些掌故笔记,包括黄濬的《花随人圣庵摭忆》、徐氏兄弟的《凌霄一士随笔》《凌霄汉阁谈荟》,受到读者的欢迎。近日,我们通过梳理市场需求,重点选择故事性和文学性兼具的作品,优选底本,精心编校,推出“民国掌故”首辑系列6种。下面为读者逐一介绍。

1

徐一士掌故作品3种

图片
徐一士(1890—1971),谱名仁钰,字相甫,从事新闻事业后改名一士,原籍江苏宜兴。他出身晚清名门世家,于前朝掌故及当时社会情态甚为熟悉,在撰写新闻通讯之余,在《京报》《晨报》《国闻周报》等开设专栏,发表了大量的掌故文字。《一士类稿》《一士谭荟》《近代笔记过眼录》即是其中的三种。

图片

徐一士


《一士类稿》篇名顾名思义,是以类相从,将文章按类编排结集。书中记述了晚清时期一些代表性人物,如标格奇异的学者王闿运、李慈铭与章太炎,文武两途的左宗棠与梁启超,在中央或地方掌控实权的大吏或武人陈夔龙、段祺瑞、徐树铮与孙传芳,清季红顶商人胡雪岩,等等。《一士类稿》体例严谨,文字洗练,瞿兑之在序中对其评价甚高,认为徐一士谈掌故有五大优点为旁人所不及:综合研究的能力、博收材料的能力、忠实审慎的态度、极强的记忆力和侦探的眼光。该书1944年11月由上海古今出版社刊行,当月再版。此次出版以1944年11月再版本为底本,重新整理。

图片
《一士类稿》,徐一士 著  李吉奎 整理

《一士谭荟》与《一士类稿》是姊妹篇,从文章编排而言,仍是以类相从。书中记述了清代官场的种种怪象,晚清时期结对的大员荣禄与袁世凯、瞿鸿禨与张伯熙、陆征祥与许景澄,清末宫禁安全与摄政王被刺事等等。该书1945年初版,1948年再版。本次出版,以1948年“一家社”再版本为底本,重新整理校订。

图片
《一士谭荟》,徐一士 著  李吉奎 整理

《近代笔记过眼录》系出版者从相关民国时期报刊文章中挑出、结集出版的,记述了徐一士所见的11种笔记,如《述德笔记》《杏轩偶录》《瓜棚闲谈》等,述其概略,间附考订,或辨正史实,或补正原委。这些笔记所记多是军国大事,属于亲历亲闻,足资治史者参考。此次出版,以徐一士在《中和》月刊最早发表时的版本为底本,重新整理校订,并适当作注。

图片
《近代笔记过眼录》,徐一士 著  李吉奎 整理

2

林纾掌故小说2种

图片
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纾的声名主要缘于林译小说,但林纾平生最推重古文,留下的著作亦不少,有《畏庐文集》《畏庐诗存》《畏庐漫录》《京华碧血录》等。据时人臧荫松言,林纾仅撰写的笔记便不下千则。

图片

林纾


《畏庐琐记》是一部笔记体掌故集,大部分故事均为亲闻目睹,语言简练,叙述生动,很能反映清末民初风气初开、新旧文化并立的时代特征。本次出版,以1922年商务印书馆《畏庐琐记》为底本整理。钱锺书评价《畏庐琐记》“窥见此老本性,诙谐可喜”。比如该书第一篇《酒戒》,谈及某酒徒之言:酒之累人深哉!冷饮则伤肺,咳且弗止;温而饮之则伤肝,状若怔忡然。人曰:“胡不止酒?”酒徒曰:止酒则伤心。若伤吾心,吾有生将何乐?林纾对此非常认同,酒中既多味,何必因小病而祛之?

图片

《畏庐琐记》,林纾著


《技击余闻》则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每篇文字短小精悍,着力描摹一个擅长技击的人物,他们来自三教九流,个性分明。这部作品颇可见识林纾的古文功力,笔墨虽省,但人物形象刻画精准,能自然而然引出传奇的技击故事,行文生动,引人遐想。《技击余闻》开创了近代“技击”系列小说的风潮。1910年以后有多位撰者为其作续或补。钱基博《技击余闻补》发表较早,于1914年开始在《小说月报》连载。本次出版,选择林纾与钱基博的两种技击小说合为一册,堪称“清末民初武林备忘录”,俾便读者。

图片
《技击余闻》,林纾、钱基博 著


图片

1908年商务印书馆《技击余闻》书前插画

3

李岳瑞《春冰室野乘》

图片
李岳瑞(1852—1927),光绪八年(1882)举人,翌年再中进士,长期在京任职。他交游广泛,熟知掌故。《春冰室野乘》是其较为知名的掌故作品,在民国曾风靡一时,多次再版重印。

《春冰室野乘》记录了许多清代至民国的掌故,大致可以分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奇闻异录三大类。上至宫闱秘辛、高官大员与官场百态,下至科场轶闻、来华西人、反清义士、名噪一时的大案等等,均有涉及,有些记载颇可补正史之缺。本次出版,以1911年上海广智书局版为底本重新整理。

图片
《春冰室野乘》,李岳瑞 著  欧阳跃峰 整理

近代的掌故作品因内容有趣有料、叙述视角新颖,往往能增广见闻,带给读者轻松有趣的阅读体验。后续我们将发掘更多的优秀掌故作品,奉献给广大读者。

图片





(统筹:一北;编辑:思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