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学习笔记35

 灵兰小草 2023-08-02 发布于山西

一、上热下寒的证治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359)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三两

解:本自内寒下利,医复吐下之,中气愈败,寒邪阻隔,胃气更逆,脾气更陷,吐下不止。若食方入口即吐者,是中脘虚寒,而上焦有热。宜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干姜、人参,温补中脘之虚寒,黄连、黄芩,清泻上焦之虚热。

二、厥阴热利的证治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371)

白头翁二两, 黄柏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解:何以知为热利?手足不寒而脉数。下重者,湿与热并而下气不通。气不通,则秽物不得宣泄。白头翁、秦皮清凉破血分之热,黄连、黄柏苦燥除下焦之湿,热湿并去,而热利当止。

三、肝寒犯胃,浊阴上逆的证治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78)

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生姜六两

解:呕而无物,胃虚;吐惟涎沫,胃寒,头痛者,阳气不足,阴寒得以乘之。吴茱萸汤温中益气,升阳散寒,呕、痛尽除。干呕、吐涎是二证,不是并见。

四、邪传少阳致呕的证治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379)

柴胡八两, 黄芩三两,人参三两, 炙甘草三两, 生姜三两, 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

解:伤寒则呕逆,中风则干呕。凡伤寒中风,无麻黄、桂枝证。但见喜呕一证。则发热者,便可用柴胡汤,不必寒热往来而始用。发热而呕,则人参当去,而桂枝非所宜。其目赤、耳聋、胸满而烦者,用柴胡去参、夏加栝蒌实之法∶脉弦细而头痛发热者,从柴胡去参加桂之法。

五、答疑解惑

问:请问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半夏泻心汤的区别,如何应用?一个是寒格于中,一个是寒热互结?

答: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急症,干姜急固正气,人参补胃气,治不食;黄连黄芩治格热不受;半夏泻心汤治虚,脾虚,寒热错杂,一般是感冒后期补虚或热性体质内伤脾胃者使用。

问:上吐下泻,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与理中丸有何异同?单单一个上吐下泻症状,从哪里鉴别?

答:大体病机相同,区别在于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上焦有“格热”,上有热,热药入口,人厌热抗拒,以致不能服药;知道是寒病,但是热药就是喝不下去,这么办?这时,简单点的办法是药放凉,凉药不助热,一般能帮助咽下,如果热太盛,放凉不管用,就加黄连黄芩,不用太多;如果还喝不下去,可以加猪胆汁,后面有四逆汤加猪胆汁汤的用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