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5本书,清华、北大、哈佛学生必读的通识教材

 新用户6232PPUC 2023-08-02 发布于重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惟乔的第140篇原创文章

今天这5本书,含金量太高了!全是在各自领域中,牛成名校教材的通识读物!随便读一本都狠狠涨知识!

01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这本书重达4斤,整本书752页,属于心理学入门著作,号称“比小说还好看的心理学入门经典”。这本书是清华,哈佛,耶鲁等300多所高校必读的书籍,中文版已经出到第8版。

在以前推荐书的时候,我也提到过,凡是一版再版的书,那都是大家所认可的好书。

我们在网上看到的各种关于心理学、个人成长、自律、认知等方面的文章,在这篇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还有我们常看到的那些关于心理学的电影,比如《飞越疯人院》、《心灵捕手》、《浪潮》,很多我们看不懂的情节,当你在读过这本书之后,都能明白。

书中包含了14个心理学入门需要学习的主题,比如心智、人格、动机与情绪、记忆、学习等等。

自媒体写文章的时候,经常喜欢用推理或者个例、故事来证明,这种证明方式其实并不符合逻辑,只是作用于情绪,所以往往很多观点都是错误的。而这本书中的观点都是通过科学实验来证明的。

比如在证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时,心理学家找了一群大学生来参加实验,他们被随机分配到两组,一组是囚犯,一组是狱警,然后开始体验真实的监狱生活。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结果扮演狱警的学生呈现出暴虐攻击性。而扮演囚犯的学生则培养出屈从,被动性,即使面对不公平的事情也听之认知。

最后这个实验本来要做两周的,发生的这种情况只能在第6天就宣布结束了。

正是通过这些严谨的实验,才得出了一些心理学的观点。

要读就要读这种源头的好书。

如果你不想读这本书的话,可以试一下作者的另外一本书《心理学与生活》。两本书所写的内容大体上是相同的。

02

《全球通史》

读这本书,你最能感受到历史的宏伟。

全球通史看这本书的名字,就知道他囊括了全世界各个文明,写成了一部世界史巨著。有儒家文化的发展、有原始社会、有欧洲大陆的古代文明、有穆斯林文化、有大航海时代等等。

如果你没有时间一本一本的去读世界各个国家的历史,那么看这一本就能了解一个大概。

北大的历史专业把它作为首要的参考教材,而清华的历史系也把这本书推荐给学生,当做课外阅读。

这本书在历史专业的地位无法撼动。

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是公元1500年以的事情,而下册主要是公元1500年之后,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开始加剧,逐渐才有了世界的概念。

作者是美国的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出版社发行于1970年,到现在中文版已经出到了第7版。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曾经的西欧经历过无数次的战火的蹂躏和毁灭,然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却开启了工业革命,引领世界经济的潮流,直到现在我们的制度文化科学都是以西方的体系为主。

而在中东和东亚地区,我们引以为傲的历史和不间断的文化传承,反而形成了枷锁,过惯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使我们无法、不敢、也不想冲破牢笼。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历史的发展既是如此,又何况乎人的命运呢?

03

《西南联大通识课》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所学校绝对称得上是最牛逼的,那就是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是在抗战时期,由当时的北大,清华,南开,在云南昆明共同组成的大学。现在这三所学校的大名大家都应该知道,也就是中国的高校的Top3。

众所周知,民国是一个文艺百花齐放的年代,出了很多文学大师。

西南联大通识课一共有七册,作者是鼎鼎大名的陈寅恪,冯友兰,朱自清等。

这套书收集了西南联大担任过教授的13位大师的优质文章。

其中包含了《西南联大哲学课》,这是讲的中国的哲学从子学,时代汉代哲学,讲到了魏晋南北朝的玄学,隋唐的佛学,再到宋明理学清代哲学等等,把中国古代的哲学史都给捋了一遍。

其中主要的流派就讲到了儒、道、墨、法等。

儒家讲仁爱,礼仪,孝道,君臣等伦理,道家则更关注人与自然。墨家则强调大爱,人人平等。法家的主张集权。

这套书还包含了《西南联大国史课》《西南联大文学课》《西南联大古文课》《西南联大文化课》《西南联大国学课》。

04

《大问题》

《大问题》这本书在全球已经畅销了500万册,它属于哲学入门书籍,是哈佛、耶鲁、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哲学教材。

如果你想对哲学有所了解,我建议先从西方的哲学开始。

原因很简单,现代哲学学科体系就是按西方哲学的模式发展起来的,代表着先进

为什么呢?

中国的哲学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敢质疑古代先贤的著作,抱着经史子集传了几千年。以至于后世哲学观点上没有太大的进步,大多都是形而上学。至今人们谈起,则中国哲学的时候还是说的2000多年前的《老子》《庄子》。

而西方哲学已经发展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曾经的西方哲学也是形而上学,但是发展到15世纪左右,西方哲学出现了两个派系。一个是唯理论(形成上学),一个是经验论。

而后到了18~19世纪,出现了康德黑和黑格尔,他们把经验论和唯理论进行了统一,也就是讲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此后的西方哲学都是按照这一派开始往下发展。

每当我们提起西方哲学的时候,都是叔本华,马克思,尼采,这些人物都是近代的。

15世纪以后,中国的哲学基本上没有什么突破。

“无论如何,我们都是借着思想而生活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从事哲学与否,而在于接受一种廉价的替代品、没有挑战性的替代品,还是试图进行真正的思考。”——《大问题》罗伯特 所罗门。

05

《中国绘画史》

一看这本书的名字,就知道他是讲中国绘画史的,它的初版是在1924年。

作者是潘天寿。潘天寿是与齐白石齐名的中国画四大家之一,绝对是泰斗级人物。

这本书介绍了上至远古,下至清末民初的中国绘画历史。介绍了24个朝代,1600多位画家的著作,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啊,画画法流派都进行了系统性介绍。

五千年的绘画史,按照时间讲述了名派名师名画…仿若一场视觉文化的饕餮盛宴,让人沉醉痴迷,流连忘返

这本书可以称得上是吹牛的神器

我们看古代的一些名画,什么洛神赋图,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汉宫春晓图等等。你是不是看了一眼懵,完全不知道他厉害在什么地方。

那么当你看完这本书以后,你也能对这些画中所描述的场景、风格、社会背景、政治环境等说的头头是道。

一下就让人觉得你这个人有文化。

以上5本书都是值得收藏并反复观看的作品,建议大家看一下实体版。

欢迎点赞,在看,转发给我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