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沉年代,我们该如何保持乐观——读吴琦编《单读.33,多谈谈问题》

 云蔚志读书 2023-08-02 发布于上海

(一)心理问题的变化

1. 三年的刺激

在过去的2022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人们的心理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近1/3居家观察者出现抑郁、焦虑、失眠症状。有的人原先非常喜欢做菜,常常半夜放毒,也变得再也不秀厨艺,更加讨厌土豆和洋葱。家人的团聚也成为一种异常不确定的事情,前脚出门,后脚什么时候进门就不知道了。相隔两地的人们想非常念家人和家常菜,也只能依靠视频通话来保持联系。哪怕只是报一下当晚家里的菜名,不管做的如何,好吃不好吃,都要逐个大声喝彩。即便回到了家,气氛也增加了几分尴尬,原来亲密的家人也总对那看不见的病毒会有几分的防备之心。

根据2020年初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大流行对大众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创伤后应激性情感障碍(PTSD)在人群中发病率可达20%以上。在中国,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发病率原本就很高,均达7%左右。

2. 年轻化趋势

不只是年轻人、中年人,青少年的精神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一个安定医院的医生告诉作者,这几年最让他触动的一个变化是:来医院看病的青少年越来越多,病患的岁数越来越小。

(二)抑郁症的辨别

1. 抑郁情绪与抑郁症的区别

很多人都有抑郁情绪,但这不等于说他们都有抑郁症。抑郁情绪并不等于抑郁症,

不过它是抑郁症的温床。人有自主的情绪调节功能,郁郁情绪可以自然消散掉。如果在一个合理的周期内没有结束,还趋于更加严重的身心失调,那就是症状化了。

2. 抑郁症的判断维度

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的九个评估维度,如果实际情况符合其中的五个以上,且超过两个星期,即可初步诊断为抑郁症。这九个维度具体如下:

一、处于抑郁的心境,感到低落、无助、绝望、虚无。 

二、几乎每天以及大部分时间的兴趣减退,快感缺失。

三、体重在短时间内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是体重的减轻。 

四、失眠或者嗜睡。

五、几乎每天以及大部分时间的精神性激越(高度唤起的、兴奋的)或迟滞(迟钝呆滞)。行为表现为烦躁不安,紧张激越,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临床上易误诊为焦虑症。 

六、几乎每天都疲劳或者精力不足,感觉自己的力气都被抽空,连应对基本的生活和个人卫生都觉得困难。 

七、自我价值贬低、内疚和自责。

八、注意力减退或犹豫不决。 

九、反复出现的死亡想法:比如自杀的观念、企图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抑郁症只是一种的外省性的观察,并不能很好地描述一个人的内部世界。自我诊断并不准确,需要具有专业背景的心理治疗师进行详细评估,才能谨慎作出判断。药物可以影响身体,但无法根除导致一个人患抑郁症的心理因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心理治疗在药物介入后,还会联合心理咨询进行干预。

(三)抑郁的原因

1. 人际关系的疏远

什么导致了人的抑郁?首先是环境的变迁。

过去人们身边的心理资源比较多,社会支持系统比较完善。就在前几年,如果有情绪不好的时候,随时可以找到人以各种形式,各种活动,把那个感受转移掉。时过境迁,现在大家都很忙,相距甚远,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不像之前那么方便。由于顾忌去随便打扰一个人,人们都开始深藏心事,这就造成了一种莫名的疏离感。

当人与人之间趋向于更强的界限感的时候,人们就会出现下意识的不安全感、不信任感,而这种情绪是社会整体传递过来的。 

2. 竞争激烈导致隔阂

社会竞争的愈加激烈也恶化了人际关系,友善亲近被防范疏远取代。这种社会变化其实不是个人的问题,也不是个人可能掌控的。

3. 网络时代的孤独感

网络本是加强人与人的联系,却也使人更加孤独。

特别是老一辈人,他们即使很努地在跟随,但可能无法融入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因为子女不在身边,邻里和亲戚之间的往来也少了很多,他们没有办法分享自己的情感,只能转发一个个自己认为有用,却往往言过其实或者内容虚假的链接,期待他人的回应。可惜,结果总是令人失望的,他们仍旧是喧嚣网络上的孤独看客。

4. 网络和现实的情绪割裂

网络无疑是热闹的,每天不乏各种公众热点,网民也代入事件中的角色,竞相转发和评论。然而,在真正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就失去了这样的热情,紧紧包裹自己的想法,很难跟身边的人讲自己的事情,特别是年轻人。

于是,网络和现实俨然成为两个完全割裂的情感世界。

二、心理学的能与不能

(一)被误解的心理学

1. 心理学的局限

人们对心理学的期望很高,仿佛所有的宏观问题都想让心理学去回答。

心理咨询并不是万能的,它更关注人的内在一些可以改变、有可能性的地方。比如有人为发财、婚姻不幸、生理缺陷而困扰,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他在现有的生活框架下寻找一些新东西,让自己过得更好一些。但有些现实层面的东西,无法改变,你做不了什么,只能接受。

心理学在宏观系统内并没有那么强的调节能力,只是社会末端系统的维护者而已。对于环境参数的变化,心理学只能回应,而不能回答。许多环境问题极为复杂,早已超越了心理学的范畴,远非单一的心理学就可以解释。

当人们普遍被某种消极情绪影响的时候,说明宏观架构出了问题,需要很多人在下面打补丁。咨询师越热门,就说明需要打补丁的地方越多。所以,仅靠咨询师来改变是效率比较低的办法,可能需要更多的社会学家或者人类学家优化宏观的架构设计,双管齐下才比较理想。

2. 心理安抚

心理学的意义,是能够在广义上调节大众情绪,增加自我理解的可能性。

哪怕是在社交媒体上发的一些心理体验,也能抚慰很多人。不要忽视这些看似无用的软文,它所产生的安抚也有调节情绪的价值。我们的情绪每天都在被一些不确定的事情扰动,如果情绪长期不能调节,它就会变成问题、病症,所有的心理问题其实都是积累的结果。所以,人们需要这些“心理氧气”。

3. 倾听痛苦和隐秘

心理咨询师所提供的最底层价值,就是不带评价地倾听。这种倾听能让一个人把自己心底最深处、在别人那里难以分享的情绪痛苦和隐秘感受分享出来。

情绪的不可分享性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伤害极大。如果有一个场所能让你把话讲出来,这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有很大的帮助和疏导的作用。心理咨询不仅仅是倾听,还要能回应,能理解和诠释。这些都是来访者在现实中难以寻觅的,又是在心理健康和心理成长上最需要的东西。 

(二)咨询师的专业性

1. 帮助来访者去面对真正的现实

一个靠谱、专业、负责的咨询师,他做的工作一定是帮助来访者去面对真正的现实。但这种面对现实,并不是把一个心理脆弱的人直接丢到最残酷的环境里,因为每个人的人格发展水平不一样。

人在不同年龄阶段,所面对的现实是不一样的,比如小孩子的心理更脆弱、更敏感。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可能并不一致,很多人长大了,内心还停留在某个脆弱的年龄阶段。所以咨询师给予来访者的是他心理年龄上可以接受的现实,并且一点点推进,变得越来越成熟。

2. 不鼓励闲聊

咨询师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对来访者的深刻理解,变成来访者对自身的理解。这一过程的不断重复,就是心理成长。这是一种综合了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工作。咨询师的职业素养,体现在你要真正关注那些对来访者有意义的事情、问题,并触及它。

心理咨询本质上是有心理学理论支持的谈话过程,双方的对话一定是要有心理意义,而不是表面看起来那样的闲聊。当咨询变成闲聊的时候,就变成不仅来访者在逃避,咨询师也在逃避他们真正应该面对的问题了,即心理学中所说的“共谋式僵局”。

3. 倾听和理解

在很多电视剧、电影里,咨询师坐在那里一言不发,来访者一直在讲。有些人可能以为,去看心理咨询,不过是需要与咨询师分享和倾诉一些东西。

其实这种需要在现实环境里并不容易满足,不是随便找个人愿意听你讲话就行。这个人要能理解你说的话,并且愿意听你讲。只有回应或者表现证明他真的理解你,接下来的沉默或者等待,对你才有意义。

4. 马太效应

心理咨询的行业竞争充分,从业门槛也较低,所以从业者众多,但实际上能做得了并且能做好的人并不多。

做这个工作,不能带有自己的偏见或者意识,需要有对于人性的深度认识,对人内心的黑暗有很高的接纳度。心理咨询的上限其实很高,大部分人并没有达到真正的职业化。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下,很多咨询师入不敷出,只有少部分咨询师能月入过万以上,呈现出显著的马太效应。当然,那种极高收入已经不是纯粹靠做咨询了,它还涉及资本化的运作。

三、如何面对现实的难题

(一)观念上的认知和转变

人们对心理学存在许多的误解,需要在自我观念上有一定的认知和转变。

1. 人是复杂的

现在很多人推崇大道至简,大众为了便于认知和处理,也喜欢把很多心理学的概念、术语作为标签去使用。但这种扁平化的解读有悖于心理学的理念。

实际上,一个人本身是复杂多面的,又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无法用一个可以界定的本性去描述动态的人。

2. 情感获得性

心理学最大的影响就是在亲子养育方面。尤其是约翰·鲍比的依恋研究,直接影响了英国政府对于保育政策的修改。现在大家谈论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他们对两性关系的看法、性知识的普及、性别认同的问题、对父亲母亲的感受,这些都包含了心理学知识。

“情感获得性”,是指一个人不仅需要生理性的照顾,还需要对方足够的情感反应和回应。如果没有这种情感层面的确认,婴儿会觉得自己活不下去。在包含人性的养育下,人才能够健康、不抑郁,才能够活得有热情、有动力,感到温暖和安全。

所以,一个好妈妈不是完全地溺爱孩子,而是有合适的分寸,应该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给予回应,还要能在孩子需求满足的时候及时地退场。

3. 大环境导致的集体缺氧

当代年轻人、中年人的心境好像处于一种十分焦灼的状态,倾向保守、消极,越来越多人感到孤独和迷茫。

如果环境是友好的,其实很多人不需要去寻求解答和指引,可与环境两不相伤。我们呼吸氧气,却根本感知不到它的存在。现在却到了这么一个阶段,过往我们意识不到存在的东西消失了,突然觉得窒息、缺氧。大众的心理问题概括起来,还是与环境的改变有关,就是精神层面的集体缺氧。

(二)下沉年代的出路

1. 评价标准的异化

现在的心理危机可以被解释为:系统原有的评价标准已经远远超越大多数人实际能够达到的水平。如果以前60分是及格线的话,现在这个及格线已经被拉升到了80分,大多数人凭借正常的教育、工作、奋斗,都没办法达到80分,难以体面地生活,并有余力体验其中的幸福。

当一个人的生命力为此过度透支,就会产生对于家庭、婚姻、奋斗等方面的厌倦心理,把它视作自己幸福感的对立面。 

2. 心智化

我们需要从一种统一的、被大多数人所定义的活法中解放出来,去完成对自己生存意义的重新评估,才能更好地在这个时代去安顿自己。为了解脱,很多年轻人开始“及时行乐”,“对自己好一点,有钱随便花”。但这少了一些认真和希望,也许换另一种路径,我们依然可以有目标、有憧憬。 

人是需要有一些更本质的思考的,即所谓的“心智化”。“心智化”是指,一个人把自己内心的复杂而细腻的变化过程,用语言、文字的方式表达、陈述出来。如果一个人不能感知自己的状态、行为,就会一直去做哪怕是伤害自己的事情。某一刻他突然意识到,原来有些伤害是自己造成的,就能终止那个重复的模式了。

很多人的情绪痛苦就是陷入了一种自己塑造出来的主观事实里,不由自主地去加工一些对自己非常不利的解释。“心智化”可以对情绪风暴产生一个反作用力,扭转心情低落的状态。“心智化”是在最难受的一刻,与内心做对抗。就像训练肌肉一样,在有负荷的时候发力才有效果。比如认识到“也许这个事情没那么糟,也许我今天写不出来,只是我今天的状态问题”,“心智化”的作用就非常大。 

3. 成长的目标和方向

思考自己活着的目的,不要套用曾经主流价值提供的那些目标。人必须要让自己处在一个愿意做功的状态。这样我们才会认为,自己的生存体验是可以掌控和可以改变的,这种心理感觉很重要。人在不同时期喜欢的东西并不一样,去寻找以往所未知的快乐,从而发现走向未来的各种可能性。仅仅是这样的一个状态,就可以消解掉很多人的迷茫感。

我们要有一个成长的目标和方向,并用它构筑起来一个愿意活在其中的系统,即心理张力的来源。在自己定义的价值体系里,我们体验到不断积累、丰富、前进、变化的感觉。也许开始盲无目的,只要完成眼前的目标,到达一个更高的平台,能看到新的东西,就会突然发现自己要的是什么。只要这种体验能贯穿在生命里,无论做什么,一个人都会在不可避免的生命痛苦之外,体验到活着的美好,并且愿意好好活着。

2022年已经过去,人们争先恐后地奔出家门,景区超载了,商演火爆了。虽迟但到的大运会开幕式热闹非凡,所有人热情地坦诚相见。与更早的另外一场运动会对比,令人不觉恍若隔世。曾经的三年好像已在现实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心理上的愈合可能还要很久很久。不知道那位喜欢烧菜的朋友什么时候再开始花式炫技,但终究我们开始了正视和思考这些过去的问题,重复“心智化”。如果人心越来越轻松和快乐,一切的美好才可能发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