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中药产品隐磊散逍膏等治疗耳石症初探

 寿世保元中医馆 2023-08-03 发布于贵州

泸州市天泰中医药研究所 李沛金

  

一、耳塞症简介

1、基本概述

耳石症,属传统中医“眩晕”范畴,现代医学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和眼震。据统计,全球范围内耳石症患者的发病率约为2%至3%,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患病率可高达10%至15%。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等的改变,耳石症的发病率还在逐年上升。

首先认识耳石究竟是什么?耳石是一种真的石头,研究发现它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碳酸钙结晶。耳石大小在20~30微米之间,因为形状像小石头所以称之为耳石,它正常状态下存在于我们内耳耳石器官即耳石器(球囊、椭圆囊)内,维系着人体的平衡。如没有这个耳石,那我们将无法维持正常的平衡功能,无法行走,无法生活。

2、耳石症症状

耳石症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躺下或翻身等头部位置变化时出现眩晕、头晕,眩晕发作时间短暂,可能伴发恶心、呕吐等症状。

3、耳石症病因及分型

耳石症的诱发因素有很多,从广义来说包括如劳累、熬夜、精神压力大、紧张、焦虑等不良生活习惯和情绪。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突发性耳聋、前庭神经炎、耳部外伤等耳部疾病,还有耳石器的老化等因素都会诱发耳石症。

1)耳石症病因分类

现代医学将耳石症病因分为两大类,即:

(1)特发性耳石症:病因不明,约占50%~70%。

(2)继发性耳石症:继发于其他耳科或全身系统性疾病,如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中耳炎、头部外伤、偏头痛、手术后(中耳内耳手术、口腔颌面手术、骨科手术等)以及应用耳毒性药物等。

1)耳石症分型

耳石症根据耳石脱落位置,在临床上分型主要有:

(1)后半规管耳石症,最常见,表现是向后平躺时突然晕。

(2)水平半规管耳石症,相对少见,主要是翻身时头晕。

(3)上半规管耳石症,更少见,也是出现旋转性晕。

(4)比较少见类型,如前庭型耳石症。耳石在半规管短臂椭圆囊侧。

(5)复合型,多个半规管同时出现耳石。

二、耳石症的一般治疗方法

耳石症的一般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药物治疗

口服前庭抑制剂,如脑益嗪、非那根等。

2、继发性耳石症应进行病因治疗。

3、物理疗法

1)体位疗法;2)管石解脱法;3)管石复位法;4)手法复位法。

以上各种治疗有效率不等,也存在复发率高。如上述治疗无效,且影响生活、工作质量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三、我们对耳石症的研究

1、耳石症分类

据我们近年来的观察研究和分析,认为耳石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三大类,即:

1)功能性耳石症:是由于经络瘀堵、气血虚弱,造成肌体组织滋养不够,组织松弛进而造成耳石游动脱落。这类耳石症类似于西医所称的“病因不明的特发性耳石症”,其临床发病率约占50%~70%。这类患者多数有中长期的头晕、头痛、偏头痛、梅尼埃病等,也有的是突发性的。

2)组织炎性耳石症:患者由于其他耳科或全身系统性疾病,如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中耳炎等疾病,所伴发的耳石症。

3)外伤性耳石症:患者由于外力冲击头部外伤或手术(中耳和内耳术后,人工耳蜗术后、耳硬化症、口腔颌面手术、骨科手术等)造成内耳及耳石器损伤,至耳石脱落。

2、我们对耳石症的治疗

1)功能性耳石症的辩证治疗及有效率:对该类耳石症的治疗,主要采用内服益气养血、温经通络、祛风涤痰等配方中药,配合外敷“隐磊散逍膏”并行头部热敷或适度按摩。

这类近远期临床效果显著,一般用药3天后,眩晕症状消除70%以上,用药16天基本康复,跟踪随访3年未见复发。

2)组织炎性耳石症的辩证治疗及有效率:对该类耳石症的治疗,主要采用内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等配方中药,配合外敷“隐磊散逍膏”并行头部热敷或适度按摩。

这类近远期临床效果显著,一般用药3天后,眩晕症状消除50%以上,用药16天症状消除者达80%以上,跟踪随访2年未见复发。

3)外伤性耳石症的辩证治疗及有效率:对该类耳石症的治疗,主要采用内服活血养血、化瘀通络、益气涤痰等中药,配合外敷“隐磊散逍膏”并行头部热敷或适度按摩。

这类近远期临床效果显著,一般用药3天后,眩晕症状消除40%以上,用药16天症状消除者40%,对损伤严重的效果不太明显。

我们将对后两种耳石症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期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祝愿所有有缘患者均能康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