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丹的《思想者》

 zjp67 2023-08-03 发布于福建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的作品《思想者》于1993年1月中旬首次离开巴黎罗丹博物馆花园运往中国。
罗丹(1840-1917)在欧洲雕刻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雕刻家,又是现代主义时期的最初一位雕刻家。
《思想者》是罗丹的宏幅巨制《地狱之门》中的一尊个体雕像。《地狱之门》以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为宗旨,以其中的《地狱篇》为主题,展开了一幅人间地狱的画面。在地狱的顶端和入口处,一群即将被天使打下地狱的罪人们做着最后的痛苦挣扎,在他们中央坐着一个比周:围人体高大的男人,他正托腮俯视,陷入沉思,因而被称作《思想者》。
《思想者》,这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或说他象征着诗人但丁,或说象征着作者自己,或说就象征着人类思想本身。你看,他那蜷曲而坐的身体,像一张弯弓,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如今却被一种更大的力量钳制着。他使个人感到:这个具有运动员般发达强健的肢体的思想者,是不会在物质生活的搏斗中被击败的,可如今他却在"思想"的重担面前沉吟不已。他那每一块肌肉似乎都因巨大的内在力量而鼓胀着,却找不到出击和发泄的通路。对着这个浑身是力,却被痛苦的思索缠绕、压弯而不能解脱的男人,罗丹曾自白道:"何必要有这种规律,把人类牢系在生活之上,使他们受苦呢?何必要有这种永恒的诱惑,使他们喜爱生命,可是生活又那么痛苦呢?苦恼的问题!"
《思想者》在那里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要有地狱﹣﹣这样惨痛的去所?因为人类有罪恶。人类为什么有罪恶?因为有克服不了的欲望。欲望从何而来?因为对金钱、荣誉、爱情和智慧﹣﹣对欢乐与光明的渴求。因为渴求幸福,才有痛苦,才有罪恶,才有惩罚罪行的地狱。如果没有欲望,就没有痛苦,没有罪恶,但也就因此没有幸福,没有人生的欢乐和光明:由此可知,在许多罪恶的灵魂上,也是充满了痛苦和矛盾的。他们既是被诅咒的,又是值得可怜和同情的,这便是使思想者痛苦和百思不得其解的生命的秘
罗丹就是以这种充满人性的观点,来创造他的思想者和地狱中的灵魂的。他赋予整个"地狱之门"以理性的光辉,因为他指出了人类中普遍存在而又最难解答的问题,并竭力要用形象语言表达出来。
人们对待艺术品的态度有时真是不可思议。1904年,当罗丹的《思想者》在沙龙展览会上展出时,竟受到来自学院派的猛烈攻击,它被称之为"妖怪"、"猿人"。当《思想者》的石膏像临时竖立在先贤祠前时,第二天夜里,就被巴黎美术学院的学生们砸成了碎片。当正式的《思想者》铜像被安放在先贤祠时,曾有许多宪兵被派去保护以防破坏。
1917年1月29日,在与罗斯同居50余年后,罗丹和她举行了婚礼。两周后,为罗丹鞠躬尽瘁操劳一生的罗斯受冻而死,罗丹深受刺激。同年11月18日,罗丹也流然长逝。人们按照其遗嘱,把一尊高2米的《思想者》立在他和罗斯安葬在牟峒的墓前。《思想者》体现了罗丹雕刻艺术所独具的深刻的精神魅力。看着它,人们感到艺术大师仍未停息他那永无答案的痛苦思索。
罗丹艺术作品能在中国展出,这一令人瞩目的创举应归功于由亨利·马蒂厄教授主持的埃勒夫基金会。该基金会是世界上对文学或艺术事业给予资助的主要机构之一。人们将不仅能欣赏到罗丹大师的《思想者》《青铜时代》《吻》等代表作品,还可以欣赏到其它60件雕塑作品、25幅画和26幅古代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