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觅真丨生命的回望——一读一心散文《月亮行走在荒原上》

 金秋文学 2023-08-03 发布于安徽
生命的回望
——一读一心散文《月亮行走在荒原上》
文/觅真
手捧一心的散文《月亮行走在荒原上》,有种深深的敬畏感,我的心会砰砰地跳个不停。因为我知道一心的文字是触动我心灵的,不管写对父亲的感情母亲的感情,哥哥弟弟的感情,都是带着热血和热泪的。
   我怕我会泪流满面,因为尝过亲情的温暖,也尝过失去亲情的痛不欲生。一心的文字有血有肉令我共情。
   但是,我又好奇一心笔下柴达木盆地的异域风情和生命体验。
  因为我读过新疆李娟的书,那是地域的独特风光,李娟在草原上以帐篷为家,大风来了,帐篷倒了,牛羊跑了,家就飘走了。
当然,也有风和日丽的草原,鲜活小草在床下,小白兔也在床下吃草,这个画面我印象深刻。
    好吧,我收拾好心情,别太激动。
   我读的第一篇是《火墙》“父亲的手成了泥抹子,对每个缝填补抹平”。“啥工具也赶不上手”。
    " 父亲的手是万能工具,抹桌子,捏核桃,拧螺丝,折木柴……
父亲在外屋忙完了事,父亲走到火墙边,用手探探温度,抱一堆衣裤扔在我们各自的床上,大声说,快趁热起来,不然又凉了!如同军令,我们赶紧爬起,抓起衣裤往身上套,果然火热。
父亲忙完屋外的事,拿个短凳坐下,挨个把我们脚擦干,放在腿上,轻轻地涂抹马牌油。"
哦,细节让生命更丰满。父亲的手,厚实温暖,且有魔幻!
这些细节的描写表达出对父亲的崇拜和深爱及骄傲。
是的,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是全家依靠的山。父亲的慈爱似家中每个人心中的太阳。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疼爱自己,顶天立地,遮风挡雨的父亲。有父亲就有幸福。
 只是父亲早早离我而去。我在一心的文字里分享父爱,幸福漫延开来。
    怎么不崇拜父亲呢,父亲是军人,会打枪,会建设大西北。还会用双管猎枪打荒原上的野物!在辽阔的疆域和那些奔跑的野物交量他乐此不疲。常常半夜回家,第二天早上,歺桌上就有香喷喷的肉。有一次父亲追野物跑了很远路,越来越远,累得躺在地上睡着了。半夜醒来后,一个人跟着月亮走回家了。
一个敢独自穿越戈壁滩而不迷路的父亲,在一心看来是了不起的英雄。
     七岁那年一心跟着父亲母亲弟弟回四川老家,没想到挤不上火车,人挤得水泄不通,父亲只能把母亲弟弟先推进火车,再把一心从窗口塞进火车。而父亲自己挤进火车时,小小的一心却不知自己在何处,人挤得透不过气,她的周围都是肉肉的人腿,似密密的森林,黑暗,憋闷,恐惧,臭气,酸气,令人窒息。小小的一心吓得哇哇哭,爸爸一爸爸一,她的哭喊声没挤压了,声音灭掉了!绝望,此时的小一心有的只是恐惧和绝望!! 
    好不容易,父亲穿过好几个车箱,才找到一心。父亲紧紧抱住一心,生怕再次丢失。一心紧紧抱着爸爸的脖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父亲是天,母亲是地,孩子们是父母的心肝宝贝!
   然而,父亲退休了,跟着一心来了江南,却觉得丢失了自己,见不到一望无际的荒原戈壁滩,见不到雪山和红柳,就似一个战士失去了前半生的战场。
   老了,身体不好了,检查复检查,显得似个无可奈何的孩子,一心心里不是滋味,更加怀念当年急切逃离的荒原。
月亮行走在荒原上,只是生命中美丽的回望!
      父亲的军大衣也是她的温暖深爱和骄傲。
   多次搬家,可父亲的军大衣始终都当最有价值的留下。
    它不再专属父亲,而是全家人的情感联系,军大衣似父亲的替身和影子。
  西北风呼啸的冬天,一心和弟弟的手冻麻的时候,带着一身寒气跑进屋里,钻进军大衣,快速取暖,常和弟弟争抢。扯来扯去,大声争吵,父亲烦了,就把军大衣将一心和弟弟套进去。一人一半。她和弟弟各自一只手伸进一个袖子,另一只手打来打去。 
生病时最开心,三分病装成八分,裹着厚实的军大衣,吃着母亲做的红糖鸡蛋。
这细节的描写有声有色,把孩童对父亲的崇拜深爱通过军大衣表现出来。
真实的烟火文字,温暖人间。父亲的爱在生命中永远温暖着,文字留下了永恒的父亲。
     世上是谁发明了文字,能把思念和爱留在世间。
    透过一心的文字,体会到一心对父亲刻骨铭心的崇拜和爱。
  看看她笔下年轻时的父亲:
   父亲在东北当兵第四年,回家探亲。这时的他,己经在部队完成人生巨大的蜕变:努力学文化,从文盲到学习标兵,身高增加了近十厘米,面黄肌瘦的农家孩子逆袭成挺帅气的军人。某个普通的冬日,他戴着军帽,披着军大衣,浓眉朗目,身才高挑,赫然出现在川东这个小县城的街道上,英气十足,简直是提前安排好的一出戏,母亲和她的婶子正好从对面走过来,不早不晚,恰好看见了父亲。父亲像一道光,霎时照亮了母亲十八岁的世界!

这细节描写很有画面感,似电影蒙太奇的动感:灰色的街道,黑瓦的房屋,穿梭的行人,随着父亲的出现渐渐虚化成背景。父亲左手插在裤袋里,长长的军大衣右摆被风掀起,步伐骄健地走过来。距离越来越近,每一步都成了慢镜头,沉实有力的落在母亲心上。
女儿一心对父亲的爱,通过每一个文字表达出来,每一个字带着美好,带着爱,温情,崇拜!
感谢一心的文字,让我分享父爱,那么美,那么好,那么安全,那么幸福!
   一心的文字,注重了细节描写和记叙,控制了抒情。那就能把笔下的人物事物鲜活起来,真实起来。
   比如弟弟全儿在吃饭时宣布不复读,复读也考不上大学。
   母亲听后“伸出去的筷子抖动一下又停在半空。这里,母亲被吓住了,失望生气复杂的感情,在半空停留的筷子上表达出来。父亲则是将手中的筷子往桌上用力啪地一拍!那是生气,那是震撼!
  爷爷家道中落,却不改少爷脾气,不管家里生计,却只知道花钱去茶馆去戏院享受精神生活,外面还有相好的。三架铜水车己是昔日的传说。
    奶奶是地主家的女儿,陪嫁也不错,铜盆,大衣柜,梳妆台,烟壶,绣花鞋等。
易家的日子破落,遇到连雨天,总湿鞋,奶奶一天就湿了十双绣花鞋。
女怕嫁错郎,奶奶那双缠裹后又中途放开的小脚,奔波在艰难的易家的日子里。
  爷爷还卖粮食满足他的精神享受,奶奶说了句气话,爷爷操起一条板凳朝奶奶砸过去,奶奶昏过去一会儿,被邻居扶起,哭着又去干活了。
这细节的描写,足以显现爷爷的霸道和奶奶的温良和懦弱!
给人画面感,印象很深!
  写弟弟全儿,从工地决定回家复读参加考高时,却因没等车,心急自己往回走,大戈壁,风沙弥漫,干燥缺水,日夜兼程地跋涉,没有水,没有吃的,没有方向。焦燥,无奈,恐惧,在寒冷的夜晚,茫茫大漠里,全儿似一粒沙那么渺小。脚从沙漠里拔出来又陷进去,每一步十分艰难。头晕,目眩,耳鸣,乏力越来越厉害,有次眼前一黑,差点倒下,倒下就永远起不来了!这是他晕沉沉的一点清醒意识,他摸出了半个冷硬馒头,咬了一口,卡在喉咙里下不去,他想到了尿液,手捧黄色的液体倒入嘴里,憋口气咽下去,一股腥臊味泛上来,他忍不住低头干呕。两天多积聚的所有无助,恐惧,痛苦,一股脑从心底哗哗地奔涌而出。他坐在地上大哭起来,哭声干涩嘶哑,似在磨一把生锈的刀。
 死亡这个潜伏的恶魔,一次次在心中发疯似地奔突,冲撞,嚎叫!试图闯出来将他吞噬。
 
这心理的细节描写很准确,让读者的心跟着全儿紧张,恐惧,无助,又不甘!

  有烟火味,有生活细节的文字即朴实又生动的文字,能让人印象深刻的文字即是有价值的文字!一心做到了。
 关于细节描写的,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女人的荒原》里河南随军家属一高一矮的两个阿姨,吵架吵不了一会儿就抓起来扭打起来。三个回合矮个子吃亏,就坐在门口唱豫剧骂人,高个子也唱俺打你三回,叫三打白骨精!矮个子唱打不死的吴琼华,我又回来了
令人捧腹大笑。
还有藏獒大黑的威猛,温顺,二哥骑“马”的骄傲,和大黑被别人在自己家闷闷地被打死的,还被别人推着回去吃大黑肉的情景,二哥和我死死被父亲关进家里,不让去理论的无奈痛苦也是永生难忘的。
《野物》里那只被剥了皮又被放走的黄狐狸,总令我牵挂!
还有全儿弹弓打得麻雀,牛皮油纸包着,湿泥抹上,烧熟了毛随油纸一揭,香喷喷的麻雀肉令我难忘!
   最令我难忘的是一心描写父母相遇相爱的镜头:灰色的街道,黑瓦的房屋,穿梭的行人,随着父亲的出现,虚化成背景。父亲左手插在裤袋里,长长的军大衣,右摆被风吹起,满脸英气,浓眉朗目,步伐矫健地走过来。距离越来越近,每一步都成了慢镜头,沉实有力地落在母亲心上,她不由地停下脚步,荒乱地将风筝般飘飞的视线收回来,面色绯红,心乱神迷。
 一心的这番细节美好的描写,留住了父母的青春爱情。
  从一心文字里得知父亲家里很穷,家徒四壁,"连被子也是借来的。"母亲的语气里不知是嘲弄还是同情。
  父亲是爱母亲的,说她“城市边上的人,跟乡下的不一样”。母亲很受用父亲的评价“不一样”。
  其实母亲是很善良的,奶奶重病时想喝点糖水,家里却没有一分钱,是母亲拿出仅有的钱买了一包红糖,开水冲了,给奶奶喝。那时父亲还在部队,回来听说此事,心里决定非母亲不娶!
奶奶头天死了,第二天父亲母亲要结婚,紅白事一起办。因为部队有限期归队。
母亲穿着外婆给她做的蓝底碎花棉袄。父亲费尽心机给母亲买的红绸缎做嫁衣的,做新娘时却不能穿。以至于以后搬了多次家都带着红绸缎和父亲的军大衣。
岁月老去,军大衣破旧,红绸缎一股霉味儿,一心用手抚摸着那似羽毛的柔软,回望着一家人在大西北,柴达木盆地生猛鲜活的生命过往!
文/张印珍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觅真,本名张印珍,网名C,50后,河北沧州人。现为宁波作家协会会员,曾有10多万字的散文发在《文学港》《梁祝》等杂志。曾出过两本散文,《心灵花园》《花开的声音》。近两年爱上小诗,已经在平台发表了300多首小诗。被贵州作家网选入2016年鉴3首,几十篇散文被《金秋文学》推进百度。世界诗坛选用100多首诗歌。
觅真丨柳玉茹终于可以大哭一场
觅真丨祖国河山哭了
觅真丨听走书的人
觅真丨不晚
觅真丨乌镇一扇扇的门窗
觅真丨我怎样才能回去
觅真丨车窗外
觅真丨草原的声音
觅真丨我曾经的准考证
觅真丨他竟然没来
觅真丨订购敲门声
觅真丨荷吟
觅真丨村里就俺一个党员,俺跟谁去开会
觅真丨中国渴望好官
觅真丨音乐的神奇
觅真丨漫步在旧时光
觅真丨满眼的绿
觅真丨阳台上的小麻雀
觅真丨倾情那片浓浓的绿
觅真丨天上之音
觅真丨爱你就是爱自己
觅真丨屏弃喧嚣沉入诗意
觅真丨化蝶
觅真丨地铁里读书的年青人
觅真丨童话的世界
觅真丨该想想这些老了的农民
觅真丨融进与剥离
觅真丨将心事弥漫
觅真丨绿无语却是我的爱
觅真丨立夏
觅真丨青春如花
觅真丨诱人的桑椹
觅真丨心底的那片风景
觅真丨萌萌的小动物
觅真凝固的史诗
觅真丨老了幸福得似孩童
觅真丨水下的故乡
觅真丨白夜的恶梦与美梦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