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困局,何去何从?高龄大爷用最低养老金买电动轮椅,背后原因引深思

 快乐小轮 2023-08-03 发布于浙江

“孩子们需要生活,不可能因为我啥都不做。我想得开。”

“我不需要孩子照顾,我自己一个人生活,也还过得下去。”

看似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中,不乏心酸和无奈的成分。

这是位年龄很大的老人家,名叫老七,来自江苏无锡的一个不太富裕的小乡村里,满脸的皱纹布满沧桑,走路一瘸一拐,显有种“不倒翁”的感觉。

老七的妻子八年前就去世了,好在有两个孩子,个个都很出息。一个在外企当高管,还有一个出国了。

但,没有一个孩子照顾老七。

幸好老七有辆手动轮椅,以前一直靠它出行。但遇到石子多的路,总会被震得很难受,进门时有个小坎,过得时候心里总会咯噔一下,而且要来回好几次才能走过去,这些,老七却只能默默忍着。

然而,年纪越大,老七便越承受不了这种折磨,生活质量也严重下降,索性呆在家中再也没出来过。过了两三天,隔壁领居家女儿婷婷发觉几天了没见着老七,便去到他家中询问情况。

了解到老七的困难后,婷婷说可以买个电动轮椅,比手动轮椅更省力,避震能力也强,安全性还更好,于是他便在婷婷的帮助下,用自己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养老金买了辆电动轮椅。

电动轮椅的使用效果超出了老七的预期。整体结实稳重,很安全。因为有六重减震、充气轮胎和厚坐垫的加持,老七坐上去走在坑坑洼洼的路上,还是很平稳,再也没出现过心跳加速、浑身冒汗的情况。

同时,电动轮椅动力强劲,过门槛也毫不费力;防后倾轮的存在,也使得老七不用担心有侧翻和后翻的危险。

老七哽咽着说,电动轮椅真帮了我大忙了!

事实上,像老七这样有儿有女,却形同虚设,只能被迫独立生活的老人不在少数。

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却变成了难题。

比如,看似平常的出行,放在有些老人身上,就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负担,久而久之甚至变成了长期难以外出、不敢外出的“悬空老人”,最终陷入自我封闭的牢笼。

我们或奔于生计,或追逐梦想,或从一个国家飞往另一个国家,但在我们忙忙碌碌、追求更好的同时,有一些老人,他们真的很无力。

未来,老无所依,可能会成为这个庞大而脆弱的老年群体的新常态。

然而,这样的困局,到底该何去何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