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秀的管理者,需要平衡以下两项工作

 尔雅图书馆 2023-08-04 发布于山西

图片

在经过公司的层层选拔后,终于成为公司的中层管理者,比如担任营销部门的部长、技术研发部门的经理或者集团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等。

到了这个阶段,很多管理者自认为已经有了相当的职业成熟度,驾驭起工作来游刃有余。

但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很多管理者在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后遭遇滑铁卢。

作为一名从一线成长起来、经历过公司层层选拔的中层管理干部,通常来说,业务方面的知识及技能已经娴熟自如。

造成他们在新岗位上失败的原因更多是因为未能及时转换管理思维、意识,以及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匮乏。

作为一个中层管理者,在走上新的岗位后要想取得成绩,甚至取得业绩突破,更上一层楼,必须平衡好以下两件事:

1、平衡业务管理和员工管理。

2、平衡日常工作和改革工作。

一、做好业务管理和员工管理的平衡

图片

“管理”的定义是:“带领一群人完成既定任务的过程。”

从这个定义上来讲,管理者有两项工作内容:

一是“任务管理”,也就是对业务的管理,二是“员工管理”。

业务管理,指的是通过组织、计划、实施既定工作任务并获取工作成果;

员工管理,指的是建立、维持与下属等的信任关系,激励和培养下属。

对于业务管理,对于管理者而言,最重要的是“提升业绩”。

如果只是维持部门或团队的正常运作、完成日常例行工作,这顶多只能算是一个及格水平的管理者。

要想向更高水平迈进,管理者必须大胆变革,提升部门业绩,比如提高销售额、开拓新市场、开发新产品、提升产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周转、提高人效等等。

管理者通过努力,要确保部门或团队工作在1年的时间里打开局面,上一个台阶。

管理者如何在业绩上取得突破,关键要抓好工作中的“牛鼻子”。

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林林总总、错综复杂,从直观上常常不清楚该从哪里下手、怎么下手。

无论问题有多少,无论问题呈现的方式如何,关键的问题总是只有那么一两个。

只要能够解决好这一两个关键问题,就能拨开迷雾见青天。

“牵牛要牵牛鼻子”,管理者应排除干扰,分析找到关键问题,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如何找到部门的“牛鼻子问题”呢?

三个方向:抓瓶颈、抓浪费、抓目标。

1、抓瓶颈:找出部门运作的瓶颈问题,找出影响部门整体运作的关键性限制因素。

2、抓浪费:找出浪费部门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多的工作环节。

3、抓目标:找出影响公司或部门目标达成的关键项目和重点工作。

在人员管理上,强调的是管理者如何带兵打仗,而不是管理者自己如何冲锋陷阵。

管理者自己会做事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培养、激励每位下属做事。

对下属的培养,首先要与下属建立互信关系,激励下属并点燃他的工作热情,培养部下,提高其能力。

员工管理首要是建立信任关系,努力获得对方的信任,并提高信任程度。

管理者如果不被下属信任,就什么事都做不成。

建立信任,最重要的是尊重、认可、信任下属。

作为管理者,要充分尊重员工,关心员工。聆听员工的心声,把员工关心的事情放在心上。

充分信任和支持下属,相信员工有足够的能力完成自己交给他的任务。

然后将下属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让其发挥作用。

工作过程中,要对下属实施培训、指导、激励、约束、监督、考核等管理,引导下属保持正确的观念和心态,不断指导下属提高知识、经验、岗位技能和职业化素养。

除此之外,员工管理还包括团队氛围的营造、团队文化的建设,以及跨部门沟通、协作等工作内容。

在企业中,几乎所有的管理者都是“业务管理”的专家,都是处理具体工作的高手,但是很多管理者只顾埋头做事,忽视了“员工管理”的责任。

与业务管理方面相比,员工管理成果并不显性,难以量化,而且努力的成果也不是立竿见影,往往在时间上会出现滞后。

因此,很多管理者的努力往往容易侧重业务方面,只是偶尔顾及培养。

但是,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在业务和人员方面两手同时抓,并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中层管理者对业务和员工管理两方面努力的比例最好是50%比50%。

二、做好日常工作和改革工作的平衡

图片

从工作内容划分,管理者的工作可以划分为“日常”工作与“改革”工作。

“日常工作”指的是循规蹈矩地管理好日常业务,做好部门内部正常的员工管理。

就业务方面而言,所谓日常工作就是无差错地正常处理日常业务,包括制定工作标准、指导执行和处理例外事项、督促下属开展业务工作、制订计划或目标、集中精力达到目标等内容。

就人员方面而言,是指保持部门内正常的人际关系,培训和激励员工,避免出现人才流失等现象。

“改革工作”指的是从根本上改变工作思路与方法,通过更好的工作方法提高部门工作的质量或效率,使部门的业务和员工管理飞跃到更高的层次,从而使部门发生巨变,促进部门实力发生质的飞越。

业务管理方面包括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管理方法和流程等,提升部门业绩等。

员工管理方面是指用新的思路和方法改变员工的工作作风,提升员工素质能力,改善部门风气氛围等。

“日常工作”和“改革工作”,两者性质有天壤之别。

日常工作的重点在循规蹈矩,准确无误地搞好日常部门管理工作,而改革工作是破旧立新。

日常工作是部门管理的基础,重点在于工作的标准化、管理例行、处理例外、制定和执行预案等。

同时,日常工作又是改革工作的前提。如果部门日常工作混乱,部门很难开展那些需要丰富的创造力、必须全力打造的改革工作。

但是仅靠日常工作,部门业绩最多只能算是中规中矩,部门业绩难以获得质的提升。

长此以往,不进则退,部门或团队迟早会失去竞争力。

部门要想业绩出现突破,必须开展改革工作。

同时,如今管理者所处的外部环境瞬息万变,客户需求的变化、技术的革新、员工意识的转变、法律法规的修改、国际金融经济的变化等,所有这些都要求管理者进行改革。

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改善工作和日常工作的性质截然不同。

改革要突破现状,要克服各种阻力,需要管理者付出比以往更多的艰苦努力才能战胜困难。

同时,改革有风险,如果处理不当,局面很可能变得不可收拾,管理者会一败涂地。

对于新任管理者来讲,首先要巩固日常工作,积累经验,同时为将来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等到时机成熟,主动掌握改革的方向和思路,然后动员下属、上级及有关部门一起来完成改革。

如何开展变革,找到改革的方法,有三个方法可供参考。

1、向标杆企业学习。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努力学习标杆企业的工作方法,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创新自己的工作方法。

2、传播内部最佳实践。通过观察下属,寻找最佳实践,把他们工作中运用的新颖观点和新方法在部门或公司内推广。

3、深入研究部门内部问题,寻找变革源泉。深入研究工作现状,努力找到问题源头,设计突破性的工作新方案。

作为管理者,应积极平衡日常工作和改革工作,在维持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努力寻找改革的方向,促进业务的飞跃性发展。

优秀的管理者不能仅满足于日常工作,而不去进行改革。

即使改革有风险,为了突破业绩,也要敢于面对并突破风险。

结语

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既要平衡业务管理和员工管理,同时平衡日常工作和改革工作,是非常不容易的。

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不是有了公司的任命文件就能自动获得的,需要管理者不断的自我反思,踏踏实实的刻苦学习,持之以恒的自我修炼。

德鲁克曾经说过,管理者必须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卓有成效的是可以学会的。

管理最重要的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所以,知行合一,勇敢践行,任重而道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