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产品加工:调味品的加工—酱油

 福兴堂图书馆 2023-08-04 发布于河南

二、调味品的加工

(一)酱油

酱油是一种经发酵酿制而成的调味料,它以曲茵产生的酶分解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并利用食盐的防腐性,以保证发酵的进行。我国酱油生产起源较早。周礼天宫篇就有“膳夫掌馈,百有二十瓮”的记载,但长期以来保留着原始的生产方式,手工操作,采取自然发酵方法,原料消耗高,生产周期长,卫生质量差。解放后,酱油生产发展很快,原料的合理使用,生产工艺的改革,生产设备的改进,生产周期的缩短,产品质量的显著提高,以及节能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酱油生产工艺和设备酱油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种

酱醅成熟后加入二油(用量根据出品率来确定),加热至70-80℃,浸泡20小时,品温不低于55℃。酱油池中设置盛盐箩筐,生头油从发酵罐底部流出,通过盐筐溶解部分食盐于酱油中,生头油放完后,再加入70-80℃的三油,浸泡8-12小时,滤出二油,以备下批用。再加入自来水或热水,浸泡2小时,滤出三油作为套二油之用。总之,头油是产品,二油套头油,三油套二油,热(冷)水拨三油,如此循环进行,影响滤油的因素是和酱醅发粘、料层过厚、拌曲盐水浓度、浸泡时间及温度等有关。

(8)加热及配制:酱油通过加热配制,达到灭菌调和香气增加色泽的目的。加热方法可用锅直接加热、或通入蒸汽加热或在盘管中通蒸汽加热,不管何种方法加热,都要搅动酱油,以防影响质量。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65-70℃,维持30分钟即可。配制酱油可添加味精1%,甜味料(蔗糖甘草汁)根据需要确定。为了防止酱油生白,目前在食品中添加苯甲酸、苯甲酸钠、维生素K、山梨酸钠、羟基苯甲酸脂,其用量按食品卫生法规定添加。

(9)澄清、包装,储藏:经加热配制的酱油,须静置数日,使杂质凝聚沉底,达到酱油澄清透明,然后用乙烯塑料桶或瓶装包装,或存入贮池。

2.产品质量标准1975年,商业部颁布的酱油质量暂定标准简述如下。

(1)感官指标:色泽为棕褐色或红褐色,有光泽,不发乌。有酱香脂香气,无其他不良气味。滋味鲜美适口,稍有甜味,味醇厚,不得有酸苦涩等味和霉味。体态澄清,不浑浊,无沉淀,无霉花,浮膜,浓度适当。

(2)理化指标:见表2-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