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毛油中悬浮物的分离 压榨或浸出的毛油中或多或少含有固体悬浮物,螺旋榨油机排出的杂质量多,有时高达15-30%。由于这些机械杂质的存在,以及油中各种胶体物质的影响,使毛油输送及后续工序精炼率大大降低。因之油与渣的分离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序。沉降过滤是目前油渣分离的主要方法,所谓沉降即分散相、固体颗粒相对于连续相液体介质的移动,而过滤则相反,它们分离可以在重力作用场实现,过滤主要依靠外力作用,如重力过滤、加压过滤、真空过滤、离心过滤等。目前毛油去渣方法有板框过滤机、分渣筛、沉油箱等。 过滤法分离油渣在油脂工业中应用比较普遍。影响过滤的主要参数是:过滤速度随着滤液温度升高而加快,但温度过高,油容易氧化变质,毛油过滤温度不超过100℃。确定合适的过滤时间,加大操作压力,但不能超过临界温度,否则可能形成滤饼结块。为了加速过滤速度可以添加适量的助滤剂(硅藻土、活性炭、漂土)。目前,过滤设备主要有板框压滤力机、圆盘式叶滤机、卧式液滤机。此外还有过滤式离心机、圆锥转鼓离心机,比较先进的是旋液分离器。 板框压滤机,是一种间歇式滤油设备,结构简单,过滤面积大、动力消耗低,适应于粘度大、颗粒度细的物料,缺点是劳动强度大,过滤效率不高,滤饼含水量高,经过改进,现在采用的是半自动框式滤油机,工艺效果较好,劳动强度有所降低。 圆盘式叶滤机,与板框式相比,结构紧凑,钢材耗用少,操作方便,自动排渣,劳动强度低,过滤速度快,处理量大,相对过滤面积大。 圆锥转鼓离心滤渣机,结构紧凑,动力消耗不大,能连续排渣,设备利用率高。用于含渣量大的毛油,比沉油箱先进。特点是分渣效果可达90-96%,可使油中渣量由15 -30%降到0.7-1.5%;渣中含油比沉油箱油脚低30-40%。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滤效果易受进料均匀度的影响,排渣路程短、滤渣网孔径小,转鼓尺寸对分渣效果影响很大。 三、菜籽饼和棉籽饼的脱毒与利用 历史上关于菜籽饼棉籽饼的利用比较简单,除了少部分作为家畜饲料外,大部分用于肥料。而肥料只利用了油饼中的氮素,对于蛋白质来说只利用了16%,其利用率很低。在大量氮肥已能人工合成的今天,把大量蛋白当作肥料是一种浪费。把油料饼粕当作饲料,再从畜禽及奶蛋中提取人类所需蛋白质,这不仅利用饼粕生产出质量高的动物蛋白,而且畜禽的粪变成了良好的有机肥料,大大提高了饼粕的价值。随着油脂科学和食品科学的发展,蛋白分离提取技术的成熟,各国对油料饼粕的利用,特别是对大豆饼粕的利用开发达到了很高的阶段。从大豆、花生、棉籽、菜籽、葵花子的饼粕中提取出营养价值好的蛋白粉,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如制作冰淇淋、咖啡增白剂、营养强化剂、发泡剂、充填剂、肉类食品、学生配餐等,其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大为提高。 (一)菜籽饼和棉籽饼的化学组成及营养特性 菜籽蛋白中含硫氨基酸比大豆多,同时也含有足量的挥发性氨基酸。实验表明,把蛋氨酸、赖氨酸或异亮氨酸添加到菜籽蛋白中,不能提高其生物价,这就说明菜籽蛋白中不存在限制氨基酸。 菜籽蛋白的氨基酸平衡大于大豆蛋白,是一种很有营养价值的全价蛋白。但是菜籽蛋白中含有硫葡萄糖甙,植酸等有毒有害物质及一定量的黑色皮壳。因此限制了它的利用价值。菜籽的硫葡萄糖甙的毒性是和同时存在于菜籽中的葡萄糖硫甙酶降解而产生甲状腺肿素联系在一起的,如异氰酸盐、腈类、硫氰酸盐、恶唑烷硫酮等。这些毒性物质不仅导致甲状腺肿大,而且有损于肝肾。目前已知菜籽中存在有七种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为4-6%。食物中极限量为0.45毫克/克。菜籽中的另一有害物质是植酸,其含量为5-6%,植酸与钙、镁及锌等离子结合,妨碍动物对这些离子的吸收。高纤维素含量,也限制了菜籽蛋白的应用。菜籽皮壳坚硬、色黑,种皮中含有多酚物质,这都是不利于应用的。 脱壳棉籽仁含蛋白40-45%,其营养价值远比谷类蛋白高,从其氨基酸组分来看,除蛋氨酸稍低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均达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标准。但普通棉籽中含有一种棉酚毒素。在棉仁中棉酚含量0.7-4.8%。棉酚是一种多元酚类化合物,具有活性醛基与活性羟基的棉酚叫做游离棉酚。棉酚具有很强的生理效果,对男性避孕有作用,是低毒性,对反刍动物无毒性。假若中毒过重,其症状是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凝血酶过低、腹泻、损伤心肌等。利用棉籽蛋白必须去掉棉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