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还是春节期间,我们开车来到后溪古镇,主要是来“喝喜酒”。我已有10多年没来这里了,如今已改名为酉水河镇。 这里是重庆市酉阳县后溪古镇,市级历史文化古镇之一,属土家族聚居区,现有人口两万多人,其中土家族占了90%以上。 后溪镇历史悠久,汉代时为武陵郡辖地。据说,南宋绍兴年间,置酉阳宣慰使司,属九溪十八洞之酉溪。该地民风纯朴,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近10处。 后溪古镇风光绮丽,钟灵毓秀,碧绿的酉水河从镇边流过,两岸山峦奇秀,著名的三晤山倒映江中,颇有桂林山水的韵味。 不时有小船从水面划过,划船的渔夫唱着流传久远的后溪渔歌,悠扬的曲调在山谷和水面上荡漾。长潭风光,山清水秀,怪石奇峰,素有小漓江美誉。 后溪古镇改名为酉水河镇,可能也是想借助酉水河之名气吧?因酉水河流经鄂、渝、湘三省市,闻名边区各县市。这里建镇历史差不多已有千年,由于是土家族居住地,在宋代就属于土司管理,一直延续到清代。 据说,由于那个年代连连战乱,导致这里的人口逐渐减少。于是,清朝统治者就是开始从其他地方把人迁移进来,著名的湖广填四川,也包括这个地方。 ![]() ![]() 这里,在几百年前就是一个物资集散码头,由于酉水河与洞庭湖相连,所以,这里是与湖南常德的重要贸易通道。由于水路交通便利,各地的客商纷纷聚集在这里,贸易越来越繁荣。 由于水路交通方便,后溪古镇成为酉水河较大的货物集散地,各地客商在这里建立宫庙、会馆,使后溪古镇的规模越来越大,一度街市繁荣,货物通畅。 ![]() ![]() ![]() 据地方志记载,这里的水道曾经酉水河下可入湖南省洞庭湖,上可通湖北省来凤县。山区生产的桐油、生漆和其他农副产品从水路运出,又从湖南运回布匹,棉纱和百货等物品。 重庆市的古镇,大多都是沿着水码头建立的,古代水路是重要的物资运输方式,所以这些码头集镇就很繁荣。但是随着陆路运输兴起,这些水码头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甚至很快就消失了。 ![]() ![]() ![]() 我来到古镇后,将车停好,便顺原来的老街往河岸方向走去。石板街两旁的房屋巳变样,全是新建的砖混建筑,有的房屋虽然外观进行了木质包装,但与原古建筑相距甚远。 我了解其原因是:酉水河下游的秀山县石堤镇修建水利工程,将河水拦断,水面升高,后溪古镇沿河岸边、码头的房屋搬迀。原来的老屋大多年久失修坏损,故新建的为砖混结构建筑,人们追求更好的居住条件,不知是进步了,还是倒退…… ![]() ![]() ![]() 这里,土家族集聚地,除了土家摆手舞外,民间文化和习俗流传下来的还有山歌、木叶情歌、渔歌、哭嫁歌、打绕棺、木偶戏、新年闹花灯等,过去还有傩戏,可惜已失传。 丰富的民族文化、巴渝文化和历史文化已成为众多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等专家考察研究的对象。 ![]() ![]() ![]() 我沿着石板街边走边拍照,如今的后溪早已不似往日的景象,原有的一幢幢有些破损的古建筑、吊脚楼不见踪影。屈指可数的几幢老建筑点缀其间,依稀可见古镇特色,还有那么一点韵味。 酉水河岸的石板路、石栏杆、码头是新建的,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河边的自然景观依旧,吊桥、渔船,一碧湖水,一柔轻橹,一抹山黛,水光山色,交相辉映! ![]() ![]() ![]() 后溪是土家摆手舞之乡,在距后溪酉水下游约几公里的长潭村,有一座依山傍水的摆手堂,系彭姓土家人于清咸丰元年所建。摆手堂外用石板围成一处见方约200平方米的地坝。每到农闲和冬至,土家人在这里聚会、欢庆,跳“毕兹卡”(土家语,摆手舞之意)。 这里的建筑以土家族穿斗房、吊脚楼和祠堂群为特色,穿斗房和吊脚楼适于居住,祠堂则是祭祀祖先、跳“摆手舞”的场所。著名的“河湾山寨”景区就在这里。 ![]() ![]() ![]() 在河湾山寨,能看到了临水而建的土家山寨,呈梯级布局,层次感强,错落有致。寨中古木参天,翠竹青青,山寨建筑为土家的吊脚楼,马蹄形,别具一格,寨后层层梯田,自然环境极其优美。 这里的地形以浅丘陵为主,山寨气候宜人,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42%,有十里长潭秀丽风光,淳朴民风,民俗文化氛围浓厚,令游客陶醉其中。 ![]() ![]() ![]() 我沿着河岸而行,码头上停靠不少渔船,这里属于长江流域,巳经进入国家统一的“十年禁渔”期。还有一艘渔政巡逻艇在这里停靠。 青山绿水间,翠竹古木里,岸边若影若现古朴的土家吊脚楼,还有原汁原味的模样,随意拍摄便是一幅原生态的古村美丽图卷。我所拍摄的房屋重点选择老旧建筑,尽可能地将影像保留下来。 ![]() ![]() ![]() 酉水河是土家族的母亲河,也是一条土家、苗、汉等多民族历史文化长河,酉水河全长477公里,流域面积达18500平方公里。这里是巴楚文化、汉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地带。 酉水沿岸都是土家族的聚居地,这里不仅山奇水秀,风景优美,而且颇具浓郁的土家习俗与民族风情。我特意拍摄了几幢幸存下来的、有特点的古老建筑。 ![]() ![]() ![]() 我来到街上,看见有好几处人家在办喜事,土家族习俗依旧,街道上摆着四方桌,宴请八方来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最有特点是这里的“酿豆腐”,将新鲜豆腐切成三角形,在其侧面划一小口,将葱、蒜等佐料制成的猪肉馅夹进去,放入油锅炸黄后,再投入汤锅内煮沸,便可食用。 酿豆腐是土家族的传统食品,为土家族宴席上的“十大碗”佳肴之一。据说,豆腐的质量与水质有关,最香美可口的就数“后溪豆腐”,远近闻名。 ![]() ![]() ![]() 在朋友带领下,我来到保存较好“白氏宗祠”古建筑前,条石砌成的大朝门,粉墙黛瓦,从遗存的一砖一石、一窗一枋,依稀可见昔日的辉煌。墙上还有“文革”时留下的印迹。如今,像这样的建筑太少了。 多年前,这里的建筑群以土家族的穿斗房,还有土家吊脚楼、祠堂等组成,如今全变样了。据说,这里新寨的白家祠堂还有块百年老石碑,上面刻有这里的土家宗族制度、遵从的道德标准。 ![]() ![]() ![]() 我在后溪古镇(什么酉水河镇?我叫习惯了,觉得还是叫“后溪”好),走马观花一遍,虽然见到街上也有不少新建房屋进行了整体民居包装,甚至镇政府大楼外观也做了木质装饰,但总觉得不伦不类的。也许,朋友在我的“美篇”中,还能见到古镇的影子,但这里的古建筑屈指可数了,古镇已名不符实,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庆幸是这里的山水自然景观依旧,青山碧水还在,民风淳朴,土家族文化、民俗还在。政府部门应将重点转向保护好生态环境,着力打造好酉水河湿地公园,呵护好这一江碧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