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着赵美萍的《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这本书,心里感慨万分。作者的童年就是一部苦难历程。小时,父亲得了麻风病,被拉到医院住院治疗。母亲拉扯着我和妹妹艰难度日。两年后父亲将要出院,回家的当天,护士打错了针,父亲过敏死亡。里面的故事太过悲惨,而我这样的叙述又太过平淡。也只能讲述里面的大概情节。父亲去世后,有一男子用匕首威胁母亲。作者后来才知道母亲和父亲结婚前,曾有过一段不幸婚姻。这名男子便是母亲那段婚姻时的家暴男。当时这个男人犯法、住监狱、出狱,家暴男子又组建家庭后,母亲才认识我的父亲。可现在父亲去世,那个男子又离了婚,便跑来找母亲复合。其实就是让母亲供他生活、赌博。母亲找村里领导,村里却无人能管这样的家务事。当时十来岁的作者,拿着刀子想要杀掉他。杀人的最后时刻,作者跑掉。母亲开始想办法逃离这种恶梦生活。跑到城市里,找个外地男子结婚,先将她带走。母亲等待机会,再来接我和妹妹。家里的亲戚无人收留我俩。最后我被一户人家收养,条件是他家先供我上学,长大后我要嫁给他家两儿子中的一个。除了上学,我在这家的身份是童养媳。在这家我饱受苦难。我期待着母亲把我接走。当母亲和外地的继父终有一天来看我,我哭着、跪着求继父将我带走。带走后,便以为自己就要开启幸福的生活。没想到,小学毕业,继父无力支付我们姐妹两人的学费。我辍学,开始砸石头养家。贫贱的生活让这个家里整天都是父母两人的吵闹。我长到十五六岁时,终于想要离开这个家庭。在村里一位邻居的帮助下,我来到上海。后成为一名纺织工人,生活渐渐有了转机。接下来的作者,开始在工作之余看书、读报、写作。其实她为了多挣钱,每天六点多到厂上班,晚上十点或者更晚才回住处。即使这样,回去仍要看书、写文章,不停地写。书中写道:“命运往往就在你生命的角落里,它不会挨家挨户地敲门,而必须你自己去寻找。”这样苦难的生活磨炼了她,也使得内心不断强大。这本书我还未看完,便去网上搜索了作者的简介。以前看书就是这样,只要是遇到喜欢的作者,一般就会上网搜索了解作者。读了她的故事,才知道世间有如此多的疾苦,有如此努力、拼搏的人。不是看书,怎能与故事中的作者相遇?不是看书,怎会让自己如此安静下来?他们的故事,让我看到艰难,看到进取,看到光亮。啊,接下来还有好多好书等着自己看呢,想要挤出更多的时间进入书中的那个世界。寻找生活的美好,用心去感受那些藏在衣食住行中的小小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