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壤系列】认识中国的五色土

 hjh2004 2023-08-04 发布于福建

青土: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安徽,浙江,江苏,上海)因为在排水不良或长期被淹的情况下,红土壤中的氧化铁常被还原成浅绿色的氧化亚铁,土壤便成了灰绿色的,如某些水稻田。其中水稻土是我国东部地区土壤代表之一。

图片

水稻土:指在长期淹水种稻条件下,受到人为活动和自然成土因素的双重作用,而产生水耕熟化和氧化与还原交替,以及物质的淋溶、淀积,形成特有剖面特征的土壤。

图片

成土条件及分布:水稻土分布极广。凡气候适宜,又有水资源可灌溉的地 方,无论何种土壤均可经由种植水稻而形成。水稻土的水平分布,可以从炎热的赤道延伸至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北纬53°至南纬40°)。其垂直分布可从 平原、丘陵、山地直至海拔2 600米的高原。主要分布在北纬35°至南纬23°, 其中以亚洲为最多。全世界水稻土的总面积约有1. 3亿公顷,我国约2 500 万公顷。 

图片

形成过程:

1.周期性的氧化还原交替作用

氧化还原交替作用下,土壤中易变价显色的铁氧化物和锰氧化物被还原,并产生一定数量的铁、锰有机络合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耕作层土壤的基色。当耕作层排水落干,活性低价铁化合物和锰化合物,一部分随耕作层的静水压力向下淋移;一部分随地表水流失;还有一部分储积或滞留在耕层土壤孔隙或土块裂面而被氧化淀积,形成棕红色的锈纹或与有机物络合形成“鳝血”斑。

2.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

与母土(不包括有机土)相比,水稻土有利于有机质累积,故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比母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其HA/FA之比、芳构化程度和分子质量均较低。

3.盐基淋溶和复盐基作用

种稻后土壤交换性盐基将重新分配,一般盐基饱和的母土盐基将淋溶,而盐基不饱和的母土中发生复盐基作用,特别是酸性土壤施用石灰以后。不同母土上形成水稻土后,土壤酸碱向着中性演变。

特点:

1.保水保肥能力强

水稻土整体构造良好,土壤养分充足协调、不缺微量元素,适当的保水保肥力,土壤团粒结构好,保水保肥能力强。

2.土壤含水量大

水稻土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及人们种植水稻后,采用各种栽培措施的影响下形成的。水稻土的特点是湿润、肥沃、蓬松,土壤含水量大。

3.温度比较稳定

水稻土的温度比较稳定由于水的高比热和高蒸发热,使土温不易升高也不易下降,而保持较稳定的状态。

4.pH值趋向中性

水稻土因为灌溉排水、水旱交替耕作等,主要呈现酸碱值趋向于中性,氧化还原电位较低,有机物质积累得比较多等特征。

图片

解析:1、B 青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
2、ABC 见上文

资料及图片来源:百度百科、科普中国


文案撰写:何佩玟(黄冈师范学院)

文案审核:刘鑫雨(黄冈师范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