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衰竭中医辨证论治的不同证型及治法:

 昵称39258607 2023-08-04 发布于陕西
肾衰竭中医辨证论治的不同证型及治法:

(1)脾肾虚型

症状见倦怠、乏力、气短、懒语、腹胀、腰膝酸软、夜尿清长、大便稀疏、脉细、舌质淡苔白。多见于氮质血症早期。治疗温补脾肾、淡渗利湿时,加减参苓白术散合右归丸。处方:人参、茯苓、白术、山药、扁豆、薏米、杜仲、枸杞、山茱萸、大黄(后下)、生牡蛎(先煎)。

(2)肝肾阴虚型

症状见头晕耳鸣、烦躁易怒、视力不清、失眠多梦、口干咽干、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大便干燥、尿黄、舌红、苔薄黄、脉弦细。多见于氮血症早期。治疗滋养肝肾时,将知柏地黄丸合二为丸加减。处方:知母、黄柏、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旱莲、女贞子、大黄(后下)、生牡蛎(先煎)。气虚重者加黄芪、党参;心烦失眠者加炒枣仁、夜藤。

肾衰竭中医辨证论治的不同证型及治法:

(3)脾肾阳虚型:症状为面色苍白、形状寒冷、肢体寒冷、腰膝酸冷、腹胀大便松弛、夜尿、肢体水肿、舌质苍白、舌体肥胖边缘有牙痕、脉搏沉细或沉迟。多见于氮血症期。治疗温暖脾肾,加减真武汤。处方:茯苓、白术、附子、草果、干姜、大腹皮、干草、大黄(后)、牡蛎。阴虚者去附子、干姜、枸杞、山茱萸。

(4)气阴虚型:症状见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少气懒语、腰膝酸软、皮肤少津、手脚不温、大便不实或干燥、尿少色黄、夜尿清长、舌质淡、牙痕细、脉沉细。常见于氮血症期。治疗益气养阴时,大补元煎减。处方:人参、炒山药、熟地、杜仲、枸杞、当归、山茱萸肉、烤甘草、大黄(后下)、生牡蛎(先煎)。水肿严重者加猪苓、牛膝、茯苓、茅根。

(5)阴阳两虚型:症状见精神萎靡、极度疲劳、怕冷肢、手足心热、头晕、腰膝酸软、大便松弛、尿黄或尿多、舌质淡、牙痕、脉沉细或细弦。常见于肾衰竭患者。治疗阴阳双补 , 济生肾气丸加减。处方:熟地、巴戟天、山茱萸肉、石斛、肉苁蓉、附子、五味子、肉桂、茯苓、麦冬、甘草、大黄(后下)、生牡蛎(先煎)。如果伴有排尿不良,加车前(另包)和石韦。

肾衰竭中医辨证论治的不同证型及治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