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数字挖掘探讨《景岳全书》虚损病的用药规律

 als的图书 2023-08-04 发布于安徽
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2023-08-04 17:02 发表于北京
收录于合集#数据挖掘56个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景岳全书》虚损病的用药规律
上官发辉 陈涛 樊健坪 刘爽 曹志芳 安倩倩 汪小梅
贵州中医药大学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摘要:目的:总结《景岳全书》治疗虚损病的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景岳全书·杂证谟·虚损》中的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录入的方剂进行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等统计,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录入的36首处方,药物共计62味,用药频次大于12次的有熟地黄、炙甘草、当归等15种;药物的药性以温为主,药味以甘为主,归经多属于脾、肾经;使用频次大于20次的药对有4种,分别是熟地黄,山药;熟地黄,当归;熟地黄,炙甘草;当归,人参;聚类分析得到核心组合有3个,分别是(1)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肉桂;(2)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白芍,甘草;(3)熟地黄,当归,人参,白术,炙甘草。结论:张景岳在治疗虚损类疾病时立足于脾肾,善用甘温调补,阴阳互济,精气并补。
关键词:景岳全书;虚损病;用药规律;张景岳;数据挖掘;
    

虚损,又称虚劳,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日久不复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1]。以乏力、贫血、出血倾向、发热等为主要症状的血液系统疾病都可以参考中医虚损论治。张介宾,字会卿,号景岳,明代著名医学家。其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对中医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景岳全书》对后代的各种中医内科疾病都有指导性意义。本文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景岳全书·杂证谟·虚损》[2]中的所有方剂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总结张景岳辨治虚损病的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为现代临床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提供借鉴。

01
资料与方法
1.1处方来源及数据规范化处理

收集并整理《景岳全书·杂证谟·虚损》[2]中“虚损论列方”的方剂,并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中药学》[4]对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如将“山萸肉”统一为“山茱萸”,“熟地”“大熟地”“大怀熟地”统一为“熟地黄”,“龟胶”统一为“龟板胶”,“麦门冬”统一为“麦冬”等。

1.2数据分析

将方剂及药物名称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在“统计分析”版块,对录入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和功效进行分析;在“方剂分析”版块,对录入方剂进行药物频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进行相关操作。

02
结果
2.1 药物使用频次及四气、性味、归经情况

共纳入方剂36首,共计药物62味,使用频次>12次的药物共有15味,其中排名前10味分别是熟地黄(44次)、炙甘草(32次)、当归(30次)、人参(28次)、茯苓(26次)、山药(24次)、白芍(22次)、甘草(22次)、山茱萸(18次)、肉桂(18次)。见表1。

图片

表1 用药使用频次分析(频次>10次)

    对药物的“四气”进行分析,可见温性药居首位,累计216次,占45%;其次分别为平性药累计122次,占25%;寒性药累计118次,占25%;热性药累计26次,占5%。对药物的“五味”进行分析,可见以甘味药为主,累计342次,占49%;其次分别为苦味药累计190次,占27%;辛味药累计98次,占14%;酸味药累计58次,占8%;咸味药累计10次,占2%。见图1。

图片

图1 处方中药四气、五味所占百分比

    对药物归经进行分析,可见归脾经(290次)最多,其次分别为肾经(250次)、肺经(230次)、心经(230次)、肝经(210次)、胃经(128次)、胆经(32次)、膀胱经(22次)、大肠经(16次)、三焦经(2次)、心包经(2次),见图2。

图片

图2 处方中药归经图

2.2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分析

将支持度设置为12、置信度为0.9,经分析得到频次>12次的药物组合有26组,频次排序前4组分别为:熟地黄,山药;熟地黄,当归;熟地黄,炙甘草;当归,人参。见表2。核心药物组合网络化展示见图3。置信度>90%的关联规则13条见表3。

图片

表2 用药核心组合分析(支持度>12次)

图片

表3 用药关联规则分析(置信度>90%)

图片

图3 常用药物关联规则网络图
2.3药物聚类分析新处方分析

将聚类个数设置为3,应用K-means算法将所录入的36首方剂分为3类,可得到3首类方(新方),分别为(1)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肉桂;(2)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白芍,甘草;(3)熟地黄,当归,人参,白术,炙甘草。即所录入的36首方剂都由这3个类方加减化裁而来,可能是潜在的核心药物组合,见表4。并将K-means算法与回归模型结合进行展示。见图4。

图片

表4 用药聚类分析新处方分析

图片

图4 用药聚类分析回归模型图


03
讨论
    虚损最早可追溯于《黄帝内经》,曰“精气夺则虚”;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首创甘温补虚之小建中汤,开补虚药方之先河;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设“虚劳诸候”门,分五劳七伤六极之辨;孙思邈在《千金方》独创十一脏腑虚证理论辨治。张景岳承历代先贤之论,融汇新知,提出虚损的病因病机为先天真阴的亏损以及后天调摄不当;治则以填补精气为先机,遣药以阴阳互求为原则。
    本研究中用药归经结果显示,处方中药多归脾、肾二经。正如《景岳全书·治形论》言:“脾为五脏之根本,肾为五脏之化源,不从精血,何以使之灌溉”。由此可知,张氏治疗虚损多着眼于脾肾。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脾气健运,则能为化生精、气、血等提供充足的原料,濡养四肢百骸。脾失健运,水谷精微生成和传输障碍,从而导致肌肉失养,表现为软弱乏力,甚则萎废不用。肾为真阴之脏,精血之海,五脏之伤,穷必及肾。张氏提出:“但精气在人,无非谓之阴分。盖阴为天一之根,形质之祖,故凡损在形质中,总曰阴虚,此大目也”。由此可见真阴亏损是导致形质虚损的根本原因,故景岳在治疗虚损病中,注重滋补肾阴,益精填髓,养阴以治形。
    从性味来看,甘味药和温味药的使用频率分别占49%和45%。《黄帝内经》有言:“甘入脾,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张景岳言甘能生血,甘能营养。在其所制的方中,小营煎、三阴煎、五阴煎都无不体现其甘温养阴、养血之法。从高频用药来看,熟地黄的使用频率高达44次。纵观张氏所制新方补阵29方中,含熟地黄的方就有22首,故因其善用熟地黄而被后人称为“张熟地”。在该药的运用上有独到的经验和见解,他认为熟地黄能大补血衰,滋培肾水,填骨髓,益真阴。熟地黄味厚,甘厚相合,禀至阴之德,具有脾土之性,“实精血形质中第一品纯厚之药”,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精血亏损之证。现代研究表明熟地黄多糖可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含量,从而促进小鼠体内的各种造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造血功能[5]。炙甘草,张氏言其味至甘,得中和之性,可坚筋骨,健脾胃,长肌肉。在纳入的36首方中,其使用频率达32次,仅次于熟地黄,由此可知其补脾土的作用可见一斑。
    对处方进行药物组合分析,综合常用药物关联规则网络图进行分析发现,熟地黄与山药,熟地黄与炙甘草,熟地黄与当归等为张氏常用的补益组合。山药,景岳言其味微而淡,性微涩。能健脾补虚,涩精固肾。熟地黄与山药在其所制的左归丸、左归饮、右归丸、右归饮中均作为补阴的基本结构,二者相须为用则补精养阴之效更宏。熟地黄禀静顺之德,立足于天一之根;炙甘草立足于脾土,得中和之性。二者一阴一阳,共奏水土合德之功。熟地黄与当归的组合在张氏的大补元煎、五福饮、贞元饮等方剂中都有体现。当归,张氏言其气清味重,可升可降,阴中有阳,味甘而重,故能补血。且当归为“血中气药”,与熟地黄相配伍既能增强其补血之功,亦能行血防熟地黄之滋腻。
    基于K-means聚类分析并结合用药聚类分析回归模型图可得到三类核心组方:(1)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肉桂;(2)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白芍,甘草;(3)熟地黄,当归,人参,白术,炙甘草。三类核心处方分别对应虚损不同的证型。新方1为温补肾阳,填精补血的组合,也是景岳新方右归饮的主要组成,用于命门之阳衰阴盛。清代王泰林评价“此益火之剂,即附桂八味之变方也,意甚平平,然平稳而不杂,尚属可取”。方中熟地黄、山茱萸温补肝肾之阴,枸杞滋养肝肾之精,山药健脾化痰,补脾填精,肉桂补命门之火而温脏,使脏暖水充,则火自归源。诸药配伍,妙在阴中求阳,温肾填精。正如张景岳所言,“善补阳者,必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体现其阴阳互根,阴阳相济的学术思想。新方2为滋阴补肾,清热降火的组合,也是景岳新方一阴煎的主要组成,用于肾水真阴虚损,而脉证多阳,虚火发热,及阴虚动血。景岳云:“此治水亏火胜之剂,故曰一阴”。方中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熟地黄入肾补益精髓,二者合用意在壮水滋阴;麦冬甘寒入肺,可补上焦津液,清胸膈烦热,合二地共奏金水并调之力;佐白芍养血和阴,合麦冬有养阴生津之妙;甘草甘缓和中,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滋阴补肾,清热降火之效。体现了张氏上承先贤“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古训。新方3为大补五脏气血的组合,为景岳新方五福饮的主要组成,用于五脏气血亏虚。清代洪缉言,凡五脏气血亏损者,此能兼治之,足称王者之最。方中熟地黄与人参相伍,体现其气血互主互成。人参有健运之功,熟地黄禀静顺之德,二者一阴一阳,互为表里,一形一气,互主互成;当归,补血行血,增强熟地黄补血之功,且防熟地黄之滋腻;白术,炙甘草健运中宫,使气血生化有源。全方共奏五脏气血同补之功,同时也体现了其五脏为本,精气并补的学术思想。
    本研究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挖掘出《景岳全书》的用药规律:张氏在治疗虚损类疾病时立足于脾肾,兼顾其他脏腑;善用甘温调补;谨守病机,因证辨方;阴阳互济,精气并补。运用张景岳治疗虚损的学术思想,对于大多数恶性血液病,比如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髓系白血病等早期所出现的乏力、贫血、出血倾向、面色萎黄等就可以温补脾肾、填精补髓;随着病程演进而出现的感染、发热、烦渴、皮肤瘀斑、瘀点等阴虚火旺,热毒炽盛之证就可滋阴补肾、清热泻火。同时本次经关联组合、聚类分析所得的药物核心组合、药对、类方等亦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周仲瑛,薛博瑜.周仲瑛实用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806-813.
[2] 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4] 钟赣生.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
[5] 周艳,孙菲菲,张振凌,等.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熟地黄临床应用于治疗贫血的潜在作用机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39(5):179-183.

中医药文献数据库

    点击文尾“阅读原文”,快速访问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在文献数据库中获取更多相关知识!数据库涵盖古代、现代及外文文献数据,满足您的多方所需!

左右滑动图片查看更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推荐阅读: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浙派中医妇科流派治疗崩漏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食管癌中医证型及组方规律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房定亚教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

版权声明:

  • 转自:上官发辉,陈涛,樊健坪等.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景岳全书》虚损病的用药规律[J].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

  •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

  • 本公众号分享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及参考,请勿随意试药。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