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黄附子汤加潜阳丹治疗牙痛

 Dwb医者仁心 2023-08-04 发布于四川

李某,女,71岁。

主诉:牙痛。

现病症见:中等个子,体状实,面暗黄。

拔牙后牙痛,隐隐作痛,怕冷,晚上出汗,脖子出汗,口干,口苦,不想喝水,吃饭正常,瞌睡多,人疲倦,大便2-3天解一次,干燥,小便黄。

查体:咽喉部淡白,舌质淡白,舌苔淡白,有齿痕。右脉寸尺沉,关脉弦滑数;左脉寸关弦数,尺脉沉。

诊断:太阴少阴寒湿证。

处方一:大黄附子汤合潜阳丹。

大黄2袋,白附片1袋,细辛1包,醋龟甲1包,砂仁1包,炙甘草2包,2剂。

中药处方二:外用含漱。

防风20g,白芷15g,细辛10g,炒蜂房10g,1剂。

患者二诊她来治疗头疼,说牙齿疼痊愈。

点石成金:

患者“牙痛,怕冷,晚上出汗,脖子出汗,不想喝水,瞌睡多,人疲倦”提示患者机能低下,为少阴病表虚寒证;

“大便2-3天解一次,干燥”,大便结,不一定都是热,有时有寒结的便结,根据其“咽喉部淡白,舌质淡白,舌苔淡白,有齿痕”,判断大便干为太阴里虚寒寒结所致;

患者“口干,口苦,小便黄,右脉寸尺沉,关脉弦滑数;左脉寸关弦数,尺脉沉。”提示有里虚热证,这种热乃阳气不足,虚阳上浮所致。

四诊合参,辨证为少阴太阴寒湿证,选用大黄附子汤合潜阳丹治疗。大黄附子汤寒温并用,大辛大热的附子、细辛散寒止痛,大苦大寒的大黄通便除积。

大黄附子汤来源于《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其本来是治疗寒积腹痛便秘的,此患者牙痛选用大黄附子汤有以下原因:

①寒邪阻于经络,阳气失于温通,气血被阻,故见牙痛;

②寒邪阻于肠道,传导失职,故大便不通;

潜阳丹组成有砂仁,附子,龟板,甘草。用治阳气不足,虚阳上浮证。

其出自郑钦安《医理真传卷二》,郑氏解曰:“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