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保森 | “日常鲁迅”

 杨柳依依bnachr 2023-08-05 发布于重庆
Image
Image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专栏

书界观察

作者:李保森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

【导读】长期以来,学院派一直是鲁迅研究的中坚力量,在鲁迅作品阐释与鲁迅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鲁迅在现当代中国的巨大影响力和广泛关注度,在学院派之外,“鲁迅”也被更多的群体所阅读所接受所评价。近年来,一些以“鲁迅”为书写对象的出版物相继进入读者的视野,显示出“鲁迅”传播的新特征。通过“日常鲁迅”的书写和塑造,人们一方面在拓展与深化着对“鲁迅”的认识,一方面借助“鲁迅”对日常生活的功能和价值进行了肯定。
【关键词】“日常鲁迅”  大众文化  形象建构  真实


01

当鲁迅和他的作品在被不同时期的研究者持续地阅读和阐释,并屡屡以论文、论著、项目、课题、教学改革等各种形式的研究成果推动鲁迅研究的深入,构筑起鲁迅研究的高墙时,人们也日益在大众文化中看到“鲁迅”身影的活跃。这一现象从另一个维度说明了鲁迅在中国社会的广泛影响力。在新的文化情境中,“鲁迅”的魅力继续得到了彰显。
  
大众文化中的“鲁迅”身影,显示着大众对鲁迅的认识、理解、接受和塑造。那么,出现在大众文化中的“鲁迅”形象是怎样的呢?他为什么会呈现出这个样子?在这一个“鲁迅”身上,我们又可以从中观察到社会思想状况的哪些变化呢?
  
众所周知,在中国现代作家中,鲁迅研究中史料的收集与整理是最为完备的。在这个基础上,人们得以最大限度地对鲁迅的生平与史实进行还原,也由此进一步深入到鲁迅的日常生活中。施晓燕的《鲁迅在上海的居住与饮食》、李浩与丁家园编著的《鲁迅与电影:鲁迅观影资料简编(1927.10.7~1936.10.10)》等近年来的新著作就集中考述了鲁迅的住所、饮食和观影等活动。鲁迅的日常生活不仅为专业研究者所注意,也是专业之外的人们所倾心的。尽管关注的话题相同,但与研究者致力于史料的挖掘与整理不同,写作者在以史料作为创作素材的基础上,多了一些讲故事的成分和趣味,以此契合大众读者的阅读习惯。
  
梳理近些年的“鲁迅”书写,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著作是从日常生活这一角度来展开的,如喻名乐的《平凡人鲁迅》、蔡登山的《鲁迅爱过的人》、陈光中的《走读鲁迅》、程争鸣的《360度鲁迅》、端木赐香的《小手术:解剖鲁迅与许广平的精神世界》、赵瑜的《鲁迅影像故事》[1]《小闲事:恋爱中的鲁迅》[2]、刘春杰的《私想鲁迅》、成健的《戎马书生柔情慈父:大师光环下的真实鲁迅》、李伶伶的《从百草园到八道湾:鲁迅家的细碎往事》《鲁迅地图》、张守涛的《凡人鲁迅:那些年,鲁迅经历的笔墨官司》、张国伟的《非常鲁迅——读懂鲁迅的24个侧面》、张映勤的《鲁迅新观察》、孙玉祥的《猛兽总是独行:鲁迅与他的朋友圈》、阎晶明的《鲁迅还在》、薛林荣的《鲁迅草木谱》《鲁迅的饭局》《鲁迅的封面》[3]、萧振鸣的《走近鲁迅》、黄坚的《桃花树下的鲁迅》、菜馍双全的《鲁迅:大先生,小日子》等。在这些著作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单篇随笔出现在报刊中。[4]其实,在这些著作中,多数也可以称之为随笔集。随笔共享着现代散文自由从容、短小精悍、收放自如、清浅易读的文类特征,这使得随笔在大众文化传播空间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便利和价值。对鲁迅的传播与接受而言,这类写作有着积极的作用。


02

  
写作者不约而同地通过日常生活构建而成的“日常鲁迅”,不仅是对“鲁迅”本人的还原与刻画,还具有强烈的对话色彩,显示出他们对以往“鲁迅”形象的不满和厌烦。在“日常鲁迅”的建构中,人们纷纷表达着写作的诉求:寻找真实的“鲁迅”。
  
长期以来,在革命、启蒙、改造国民性、反传统等若干价值理念的支配下,人们塑造了蕴含着不同主题的“鲁迅”形象。这些形象一方面关联着人们对时代和现实的理解,另一方面来自对鲁迅价值的当下体认。但在事实上,任何一种形象的建构,都只能是对本体的一种单向度的选择和简略,是在个体的复杂性中做出的某种剥离与净化,具有不可避免的主观性和时代性。因此,时过境迁后,人们又会根据新的时代语境勾勒新的“鲁迅”形象。这也就是说,在流动的“鲁迅”形象背后,实际上是时代、文化、精神和观念的流动。出现在大众文化视野中的“日常鲁迅”,也便因此有了足够的时代依据和当下性。
  
无论是从上述作品的写作者在序言中的表白来看,还是就具体的写作角度和内容而言,这些作品所呈现的鲁迅,的确和以往的“鲁迅”构成了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事实上是一种反驳和补充,反映了写作者对以往和当下鲁迅研究状况和鲁迅形象的不满:“通常情况下,我们看到的鲁迅,并不是真的鲁迅,不过是别人演绎的鲁迅,或者鲁迅的文学作品。然而,有一个真正的、生活的、可爱的,甚至是幽默而幼稚的鲁迅一直躲藏在他的书信集里,他的《两地书》里。这一次,我试着打碎了鲁迅的神像,擦拭鲁迅脸上被刻意涂抹的严肃。”[5]“所能接触到的鲁迅,仅仅局限于报刊宣传、课堂灌输——心目中的鲁迅早已是'神坛’上的偶像!随着岁月的流逝、阅历的增长,我开始怀疑:这个写在书上,讲在嘴里,播在喇叭里的鲁迅,是一个'真实’的鲁迅吗?”[6]“许多年来,我们研究和宣传鲁迅,总是把他定位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这固然不错,但由于一种思维惯性或者某种需要而将其神化,似乎这样的大师就不食人间烟火,更不能有些不够高大、不够辉煌的生活花絮,其实这反而扭曲了人们对这位大师心灵的理解。”[7]“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鲁迅犹如被关在了牢里,是一个僵硬的思想大牢,又过了一阵子,鲁迅的研究者们都识大体,从不发不雅之言论。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关于鲁迅的研究才开始注意尊重鲁迅本人的人生态度:不装。”[8]“实事求是地讲,由于种种原因,在相当一个时期,鲁迅离自己的本来面目越来越远,在某种程度上他成了精神教主和被人利用的工具,鲁迅被神化了,神是完美无缺的、不容怀疑的,以至现在的一些年轻人产生了逆反和远离,你说得越完美我越不相信,我不敢怀疑,但我可以远离。”[9]……这些表述,显示了这些写作者对“鲁迅”的接受状况和理解维度,而这也就构成了他们写作的逻辑起点。
  
近些年来,一直致力于鲁迅精神和文化传播的鲁迅之孙周令飞,也非常注重“日常鲁迅”的还原与塑造。“生活中的鲁迅其实是个爱开玩笑、非常幽默和蔼的人。从鲁迅的外貌来说,我们想还他的是这样一个原本的形象,说老实话,我们迫切地需要表达我们家属对鲁迅的认识。”[10]“作为后人,我在感到光荣和骄傲的同时,有义务去丰润历史上被悬挂起来的祖父的模样;除被木刻了的,除被当作战士与旗手了的,甚至因为时代的原因,被刻意虚构了的鲁迅,我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幽默风趣、热爱生活的鲁迅,一个有血有肉、饮食男女的鲁迅。”[11]可以看到,无论是为了还原“鲁迅”的本来面目,还是为了适应现阶段的大众接受趣味,“日常鲁迅”都具有积极意义。
  
有学者曾以“大鲁迅”和“小鲁迅”描述鲁迅形象的建构分野:“大者,从民族文化与当下中国的发展出发,思考鲁迅作为'民族魂’的代表所具有的当代价值;小者,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在把鲁迅拉进人间的同时,更多地看到了鲁迅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所可能具有的人性的弱点:尖刻、冷漠甚至是平庸”[12]。除此之外,还有各个人心目中的“鲁迅”形象。那么,在众多的“鲁迅”形象中,究竟哪一个“鲁迅”是真实的呢?
  
这里的关键其实并不完全在于真实的“鲁迅”到底如何,而是人们的真实观。包括哪一层面的真实(价值层面还是生活层面)、哪个部分的真实(公共领域还是私人领域)、何种意义上的真实(社会功能还是个人兴趣)。也就是说,作为对本体的一种虚拟建构,人们的真实观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事实上,对“真实”的理解和寻找,只能是某一个侧面的真实,“所有进入真实的途径都会损害真实,这损害就是通过我们在揭露真实之时使它遭受的不可避免的分裂”[13]。但也正是在人们所乐于关注的这一侧面,流露着写作主体的写作观念和价值立场。在这个意义上,真实的“鲁迅”实际上也就成为现实的一种镜像,反映了人们生活着的当下文化氛围和精神状况。
  
这些写作者如此这般地翻炒名人的故事,津津乐道于他们世俗、日常的一面,其实正反映了大众文化的一种生产机制,也就是化雅为俗,“在现代文化中,除了精英文化继续从各种俗文化中吸取有用之物外,又出现了相反的情况,这就是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反向吸纳。大众文化不但在自己的轨迹上运行,而且也'侵入’过去属于雅文化的各个领域,并且粗暴地强制性地利用雅文化的各种材料、形式和主题,并将这些材料很快处理成流行的熟悉的和易于接受的东西。如果说雅文化对民间文化的吸纳是一个'陌生化’的过程的话,那么大众文化对雅文化材料的吸纳,则是从'陌生化’转向'流行化’或'通俗化’……大众文化的这种改造,在另一方面也使原来局限于少数人的文化产品,变成大众可以消费的对象。”[14]大众文化通过对精英文化的变形与改造,使精英文化具有被大众接受的可能性,也为自身的内容生产扩大了取材范围。
  
保罗·约翰逊在谈论知识分子时曾经说道:“我特别看重这类证据:知识分子告诉人们该如何行事时,他的道德和判断力的可信程度。他们在生活中是如何管理自己的?他们对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伴,表现出了几分忠诚?他们在处理性和金钱问题时,是否公正?他们所说的、所写的,都是真实的吗?”[15]保罗在意的“这类证据”恰恰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这些固然不能作为评判知识分子的主要依据,却可以作为一种参考,供我们增进对人物的认识。
  
从侧重于刻画思想深刻、精神旷远的鲁迅到试图还原为日常的、作为普通人的鲁迅,展现了从精英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到大众文化的不同逻辑,也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的具体轨迹。这两者所呈现的其实都是“鲁迅”,而不同主体格外突出鲁迅的某一个侧面,却正反映了写作主体的眼光和趣味。主体并不是纯粹的个体,还总是关联着具体的身份、立场和时代。因此,这些写作者的写作意图既是个人性的,又是受到时代氛围的影响而形成的。
  
在这种关注和书写中,人们所使用的材料主要不是鲁迅的作品,而是鲁迅的书信、日记,以及人们对鲁迅的回忆文章等。后者以非虚构的方式,从不同方面汇聚着“鲁迅”的本我。其中一些著作选择历时性地书写鲁迅,形成了鲁迅的“类传记”。


03

对作家而言,他不仅通过作品创造了自己的公共形象,还是一位有着日常生活的私人化的自我。这两种形象既相互关联又互有界限。对读者而言,他们不仅在阅读作品中和作家对话,建构起对作家的印象,也试图在作品之外了解作家在日常生活中的样子,这也正是人们对作家传记、作家访谈录、作家日记和书信等靠近作家本我、能够体现作家私人特质的非虚构文体感兴趣的原因。
  
正如日常生活具有的碎片性特征,在进入鲁迅的日常生活中时,人们也会发现大量的枝节和剪影,这些恰好构成了写作者书写“鲁迅”的素材。
  
经济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已经大大加强,对个人的生活状况、行为方式、思想意识和精神姿态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谈及娜拉的出走时,鲁迅曾说过:“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也是在这里,论及自由时,鲁迅认为:“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16]鲁迅日记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账目。那么,鲁迅和钱有着怎样的关系呢?陈明远的《鲁迅生活的经济背景》[17]就选择了这一角度进入“鲁迅”,对鲁迅一生的收入进行了统计。这种做法填补了之前鲁迅研究中的一处空白,也让人们对鲁迅的认识多了一种眼光。在陈明远看来:“离开了钱的鲁迅,不是完整的鲁迅,更不是真正的鲁迅。”[18]
  
陈明远根据鲁迅的日记,从公务员收入、职业收入、大学院特约撰述员、写作、翻译和编辑收入等几方面对鲁迅的收入进行了统计。为了让人们对鲁迅的收入更具直观性,作者还特地将当时的货币价格与今日进行了换算。根据统计,陈明远认为鲁迅称得上社会中间阶层,这也就为鲁迅成为自由撰稿人、不惧强权、坚持独立人格和思想自由提供了经济保障。
  
在这里,陈明远不仅写出了鲁迅的收入颇丰,也写到了鲁迅对“钱”的苦恼,更写出了鲁迅面对“钱”的本色。曾任教育部职员的鲁迅,工资却常常遭到拖欠;尽管收入不低,但在承受一个大家庭的支出上,鲁迅仍觉力不从心,时时要从别处借钱,甚至是高利贷;与北新书局有着良好关系的鲁迅,竟然被拖欠版税……为此,鲁迅参与到向“教育部”的索薪中,请律师维护自己的著作权益。这种行为可能让人产生鲁迅“贪”财的观感,但实际上是鲁迅合理维护自身利益之举,并无什么不妥。
  
从经济角度,陈明远梳理了鲁迅在北京、厦门、广州和上海等地的收入情况,呈现了鲁迅由领取公家俸禄到成为自食其力的自由职业者的过程。也是在这个角度,陈明远认为鲁迅选择上海定居,并不是一般人所以为的感到迷茫,而是以开启新生活的姿态进入上海的。可以看到,从经济角度观察鲁迅的选择,会给人们带来新的发现。
  
尽管陈明远统计的方式和结果存在争议[19],但这一角度本身就显示了对鲁迅的理解是从世俗生活的角度展开的,是把鲁迅当作真实的社会中人。在这里,我们看到的鲁迅不仅能以文自立,也会时常受到钱的困扰,这也正是生活在现代大多数人的普遍困扰,鲁迅也不例外。梁由之的《风波浩荡足行吟》[20]也是从经济角度来理解和书写“鲁迅”的。
  
照片是对个人形象的直观呈现,在传播活动中发挥着积极功能,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绘画、雕像、摄影照片等,可以让我们这些后代人共享未经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去文化的经历和知识。它们能带给我们一些以前也许已经知道但未认真看待的东西。简言之,图像可以让我们更加生动地'想象’过去。”[21]由于照相技术的应用,鲁迅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照片。
  
赵瑜的《鲁迅影像故事》正是围绕鲁迅的照片而撰写的一部具有普及性价值的图书。书中收入的这些照片,记录了鲁迅在留学、结婚、就职,在厦门、广州、上海等不同历史时期的身影。借助这些照片,赵瑜对与之相关的周边故事进行了讲述。鲁迅在蒋抑卮病室中的留影,牵出了鲁迅与这位银行家之间的往来,让赵瑜直呼这是交友之幸;在厦门期间,在坟前的留影,是鲁迅告别厦门大学而将要赴广州与许广平会合前的告别;与廖立峨等人的合影,背后却是鲁迅被欺骗被“敲诈”的辛酸经历;寄给在北京的母亲的照片,则是鲁迅为了免除母亲对自己的担心……如果说暗含着丰富信息的老照片可以让人一瞥过去,那么文字的讲述则激活了这些照片背后的信息。在这本鲁迅影像传中,我们能看到许多小的但并非没有意义的故事。
  
成健的《戎马书生柔情慈父:大师光环下的真实鲁迅》分别从舌尖上的鲁迅、时节上的鲁迅、情感上的鲁迅、生活上的鲁迅、细节上的鲁迅、文坛上的鲁迅六方面展开对鲁迅的讲述。在每方面,写作者都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细节和故事,呈现了鲁迅在世俗生活中的喜悦和烦恼。

《第一次买房子》讲述了鲁迅在购置八道湾11号房子前后时的奔波与忙碌。从1919年2月11日开始,鲁迅为找房子用了5个月的时间,和友人先后查看房屋达15次,最终选定了房间多且有适合孩子玩耍的空地的一个大四合院。选好房子之后,鲁迅还要履行包括查验房契、申请铺设水道、交税等一系列手续。鲁迅不仅支付了费用,还为房屋的修葺费心费力,终于让家人在北京有了落脚之地,“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作为长子和大哥的鲁迅,一个为了家、为了亲情而默默担当的鲁迅”[22]。《装修,又是装修》则是以鲁迅对西三条21号房屋的修缮为题材,讲述了鲁迅经历的一次装修。这次房屋的翻新先后使用了瓦工、油漆匠和裱糊匠等施工人员,经过5个月的改造,这个四合院焕然一新。在这个过程中,鲁迅多次在现场监工,核查用料,对装修的辛苦想必自有他的体会。《书里人生》从买书、赠书、包书、惜书四方面讲述了鲁迅与书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鲁迅对书籍的热爱与珍惜。其中,鲁迅向他们赠书的故事,具象地展示了鲁迅的幽默、慷慨、细心等性情特征。《原地不动的官儿》关注的是作为公务员的鲁迅。1912年至1926年,鲁迅任教育部佥事,主要负责文化艺术方面的事情。任职期间,鲁迅勤恳、认真,但也偶尔会“偷懒”。鲁迅参与完成了许多有建树的事务,也遇到许多无聊的事情。目睹教育部的乌烟瘴气,又经历了与章士钊的官司,鲁迅最终选择了离开。
  
程争鸣的《360度鲁迅》由畸形的婚姻、沉重的爱情、遗憾的亲情、独特的性格、叛逆的思想、波折的友情、悲悯的大爱、早殇的生命、争议的定位、不朽的鲁迅10个章节构成,既涉及鲁迅的人生经历,也关注了鲁迅的身后评价。在具体的写作内容中,作者以问题作为标题,这种操作方式的好处在于:一是强调了写作的重点,有利于主题的集中和展开;二是突出了关于鲁迅的争议;三是便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好奇心。

和上述写作一样,菜馍双全的《鲁迅:大先生,小日子》是从“过日子”的角度,选取鲁迅日常生活中的若干小故事,呈现出“大先生”的日常化的一面。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进入鲁迅的世界,也吸引了一些鲁迅研究者的注意,“我相信,作为现代中国最杰出的经典作家,从任何一个哪怕很小的角度进入鲁迅的人生世界,都会得到丰富的收获”[23]。在这方面,阎晶明选取的视角和题材更为别致。在《起然烟卷觉新凉——鲁迅的吸烟史》中,讲述了鲁迅与吸烟的故事。鲁迅嗜烟,有很大的烟瘾,但他对烟的牌子不甚讲究,并且还申明自己的吸烟并不把烟吸到肚子里去。鲁迅离不开烟的习惯,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也得到了显示,小说中的许多人物都有吸烟的动作。吸烟对身体有害,鲁迅曾多次想要戒掉,却始终未能做到。如此看来,鲁迅和普通人一样难以抵抗自身的弱点,这也就更能说明作为民族伟人的鲁迅,同时也是一个生活中的普通人,“唯其如此,我们更会理解鲁迅是一个生活于人间的战士而非超然于'人间烟火’之外的神明”[24]。在《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鲁迅与酒》中,阎晶明讲述了鲁迅与酒的故事。鲁迅虽然经常饮酒,但并不嗜酒,并常常为自己喝酒做出辩解。一个吸烟的鲁迅和一个抱着酒坛子的鲁迅,呈现出的是两种状态,鲁迅不能接受的则是后者。叶灵凤曾以漫画的形式讽刺鲁迅,遭到了鲁迅的回击。围绕酒,鲁迅与许广平在言语往来之间诉说了彼此的心意;通过酒,鲁迅看到了国人的软弱;鲁迅对酒的书写,则是借酒浇愁的现代演绎。在阎晶明看来,酒之于鲁迅,有着格外的意义,“一种人生的诗意,一点心间的美感,一种情绪的催化剂,一种精神力量的强推与发挥”[25]。

同样是从酒写起,在《游走于好饮与戒酒之间的鲁迅》,作者黄坚从“喝了,还是没喝?”“朋友的证词”“酒为媒”“愉快地喝酒”“文字上的抵触”“为什么抵触”“旧体诗里的酒”“早年和晚年的喝酒”等几方面对鲁迅与酒的关系进行了更为全面的梳理、讲述和呈现,使我们更集中地了解和认识了鲁迅的酒事。在这里,鲁迅既像普通人一样对酒欲拒还迎,却又超越了常人,而把“酒”化入了他的文学创作中。
  
在黄坚的这部随笔集《桃花树下的鲁迅》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他有意思的话题和文章,比如《鲁迅自己的两面之词》《鲁迅的哭泣》等。
  
张国伟的《非常鲁迅——读懂鲁迅的24个侧面》则是选取了亲情、友情、婚姻、职业、兴趣、穿着、性情、饮食等观察角度,从一个个不同的侧面对鲁迅进行了讲述,较为广泛地展示了鲁迅的生活世界。《我的娱乐只有看电影——影迷鲁迅》写的是鲁迅在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活动——看电影。在北京、厦门、广州等地,鲁迅也曾看过电影,但他真正成为影迷,是在上海时期。这一时期,鲁迅不仅观看了相当数量的电影,多达142部,其中还多数是外国电影,尤以美国为多。在看电影时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如带茅盾儿子去看电影的弄巧成拙,想通过看电影让海婴安静下来却反而使海婴更闹腾了等,展现了鲁迅生活中富有趣味的一面;在《六代绮罗成旧梦——收藏家鲁迅》中,我们可以看到喜欢收藏的鲁迅,有着广泛的收藏内容,如古钱币、汉画像石拓片、古碑帖、古镜子、砖刻、瓦当、绘画作品、陶瓷、陶俑、信笺、藏书票等。从这些收藏来看,鲁迅不仅有广泛的视野,也有极其出色的鉴赏能力。这些丰富的藏品正是由于鲁迅的用心搜罗才得以聚少成多,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鲁迅精神世界的博大;在《击溃可销骨,空留纸上声——流言缠身的鲁迅》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鲁迅也如我们一般遭到诸多流言的困扰,还可以向鲁迅学习如何对待流言。从少时衍太太故意制造流言,到留学日本学医时期被日本学生编出闲话,再到陈西滢等人造谣鲁迅抄袭,及至后来的被逮捕、收卢布、逃到日本、患脑炎等。可以说,流言几乎伴随着鲁迅的一生。那么,鲁迅是如何对待流言的呢?作者总结为“五不”,即“不信、不睬、不辩、不洗、不恼”。[26]当我们在生活中也遇到流言时,不妨也来仿效此法;《叶底闲看蛱蝶眠——鲁迅的动物世界》中,作者从鲁迅生活和创作中的动物写起,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种类繁多、意义丰富的动物世界。之所以说“意义丰富”,是因为在鲁迅的笔下,这些动物往往被赋予特定的情感色彩和意味,如鲁迅自己喜欢的猫头鹰、寂寞的毒蛇、媚态的猫等。
  
萧振鸣是北京鲁迅纪念馆的一名研究员,他的《走近鲁迅》选取了近300个鲁迅的生活片段,意在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让年轻读者认识和了解鲁迅,“都是依据真实可靠的史料构成的真实故事,还原一个活生生的肉身之鲁迅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状态,站在读者的角度把鲁迅讲述给读者”[27]。
  
刘少勤的《鲁迅的菩萨低眉》也是从鲁迅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讲起,而这些为人们忽视的小事,却能够让人们看到鲁迅的另一面,“不少人只关注鲁迅的金刚努目,却忽视了他的菩萨低眉。鲁迅生活的一件又一件真切的事实,不知为什么许多人好像并不知晓”[28]。在对爱罗先珂、瞿秋白、廖立峨、高长虹等人的照顾与帮助,在对青年、儿童、妇女等群体的关注,在与母亲、兄弟、儿子等的相处中,这些真切的事实,都可以见出鲁迅的仁爱之心。


04

  
大众文化的勃兴,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与此同时,大众文化的内在弱点,也会给人们造成消极影响。出现在大众文化中的“鲁迅”,既因着大众文化的优势而拓展了存在的空间和方式,也因着大众文化的弱点而造成了新的覆盖和遮蔽。
  
本文论及的这些作品,都试图在过去人们赠予了“鲁迅”的众多光环之外,呈现一个真实的鲁迅,而这一被特别标榜的“真实”主要取材于鲁迅的日常生活。写作者有意以鲁迅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社会交往等作为创作题材,塑造了亲切、和蔼、富有人情味的“鲁迅”形象,反映了大众文化的趣味和生产逻辑,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下时代的精神状况。

书界观察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进入“鲁迅”,构成了人们阅读、理解和认识鲁迅的一个视角和一个侧面。但当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鲁迅”之后,仍然需要面对的是,他对于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很显然,他之于我们这个国家和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并不在此,“历史与现实生活中,我们中国并不缺少好儿子、好父亲、好丈夫……但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呢?这正是我们要问的:鲁迅对于现代中国,对我们民族的特殊、仅仅属于他、非他莫有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29]作为一个伟大的人物,鲁迅既有平凡、普通的常人一面,又有深刻、非凡的一面。当我们过多地关注了前者而有意地忽视后者时,可能在重蹈“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覆辙,“我不知道从'也是人’的角度去理解鲁迅能有什么意义……鲁迅'也是人’,鲁迅生活在人间,这当然是确定无疑的,而更值得关注的,是'也是人’的鲁迅作为'人’的独异性”[30]。

注释:

[1]该书再版时改名为《花边鲁迅》(河南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

[2]该书再版时先后改名为《小闲事:笑谈大先生的爱情史》(武汉出版社2011年版)、《恋爱中的鲁迅》(河南文艺出版社2021年版)。

[3]这是薛林荣的“微观鲁迅”系列中的三本书,还有一本该系列的书《鲁迅的门牌号》(未出版)。

[4]如赵陵江《也来替鲁迅算账》、刘少勤《鲁迅的菩萨低眉》《鲁迅和林语堂的那些事儿》、张素丽《鲁迅先生的旧情趣》、姜异新《“鲁迅先生真能叫座”——沙滩红楼趣话》《“三维立体设计师”鲁迅》、陈学勇《漫说鲁迅的“多疑”》、韩石山《胡适真的敬重鲁迅吗?》、胡鸣《为鲁迅刻印的“刘小姐”》、钱振文《鲁迅和他宅子里的树们》《鲁迅的饭局》《鲁迅的那件嗜好》《北京,鲁迅周作人走过的路》《“大先生还没有睡咧”》《鲁迅的花与树》《绍兴会馆里的树》、胡鸣《鲁迅去过多少次北京动物园》、黄开发《墓碑上刻着鲁迅手书的碑文》等文章。

[5]赵瑜.小闲事:恋爱中的鲁迅[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9:自序第7页.

[6]程争鸣.360度鲁迅[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4:自序第2页.

[7]成健.戎马书生柔情慈父:大师光环下的真实鲁迅[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6:6.

[8]赵瑜.花边鲁迅[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9:5.

[9]张映勤.鲁迅新观察[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8:228.

[10]周海婴,周令飞.鲁迅是谁[N].广州日报,2006-5-22:A20理论版.

[11]周令飞.鲁迅影像故事[M].赵瑜撰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序言第2页.

[12]张福贵.“活着”的鲁迅:鲁迅文化选择的当代意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39.

[13][法]阿兰·巴迪欧.追寻消失的真实[M].宋德超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20:28.

[14]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84.

[15][英]保罗·约翰逊.知识分子[M].杨正润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

[16]鲁迅.娜拉走后怎样──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讲[A].鲁迅全集·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67.

[17]该文曾收入《文化人与钱》(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后再版时改为《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

[18]陈明远.鲁迅生活的经济背景(上)[J].社会科学论坛,2001(2).

[19]可参看王锡荣《“富豪”还是“文豪”——鲁迅究竟有多少钱》(《鲁迅生平疑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倪默炎《鲁迅究竟富裕还是寒酸》(《真假鲁迅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0]梁由之.孤独者鲁迅[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6:45-52.

[21][英]彼得·伯克.图像证史(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10.

[22]成健.戎马书生柔情慈父:大师光环下的真实鲁迅[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6:150.

[23]阎晶明.“须仰视才见”——我的鲁迅阅读心史(代序)[A].鲁迅还在[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8.

[24]阎晶明.鲁迅:“起然烟卷觉新凉”[J].人民文学,2009(1).

[25]阎晶明.“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鲁迅与酒[J].人民文学,2016(3).

[26]张国伟.非常鲁迅——读懂鲁迅的24个侧面[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7:166.

[27]萧振鸣.走近鲁迅·前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3.

[28]刘少勤.鲁迅的菩萨低眉[J].书屋,2019(7).

[29]钱理群.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2006年10月19日在北师大春秋学社“鲁迅逝世七十周年追思会”上的讲话[A].鲁迅与当代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3.

[30]刘纳.“也是人”的鲁迅作为“人”的独异性[A].一土.21世纪:鲁迅和我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20.

原刊于《中国图书评论》2023年07期。

本文系未编排稿,成稿请查阅本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