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家三山五园 ‖ 东方夏宫圆明园

 韩林图书馆396 2023-08-05 发布于内蒙古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坐落在海淀挂甲屯以北,南距畅春园里许。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后改万春园)组成,统称“圆明园”。圆明三园中,圆明园居西,长春园居东,绮春园居于南侧,三园紧相毗连,平面呈倒“品”字形。圆明园东西通宽2620米,占地面积350万平方米(5200余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图片
圆明三园

Yuan Ming San Shan 

圆明园最初占地不过20万平方米,胤禛即位后,圆明园逐渐成为离宫型皇家园林。自雍正三年(1725)起,先是在原来的圆明园南部建起宫廷式的殿宇,并颁发诏书。此后,又向北、西、东三面大加扩充,成为面积达到200余万平方米的大型宫苑。到乾隆九年(1744)最终形成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 。

1
圆明园四十景·夹镜鸣琴

夹镜呜琴位于福海南岸,雍正时期就已建成。夹镜鸣琴是依照李白诗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意境建造的。


图片

20世纪60年代,佚名作者拍摄的夹镜鸣琴遗址照片。两边的夯土堆就是当年桥亭的基座,东边的夯土堆上还建有一座简易小屋,夯土背后可清晰地看到福海中央蓬岛瑶台三岛遗址。

2
圆明园四十景·廓然大公

廓然大公景区在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的过程中奇迹般地躲过了焚毁,是圆明三园为数不多的未毁木构建筑。光绪二十二年( 1896),奉旨对廓然大公景区内“双鹤斋”“环秀山房”等处桥梁进行黏补修理,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也曾经多次到廓然大公传膳游览。


图片

著名中国摄影师赖阿芳( LaiAfong)在1879年拍摄,这也是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圆明园被毁前的木构建筑照片。

3
圆明园四十景·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景观属于圆明园四十景之一汇芳书院中的一景,位于整个圆明园的西北方向,紫碧山房之南,鸿慈永祜之东。此景是用太湖石堆成的石桥,仿照杭州的意境称为“断桥”。


图片

罗伯特·德·赛玛耶伯爵于1882年前后拍摄的断桥残雪。

4
圆明园四十景·鸿慈永祜

1860年圆明园罹劫时,鸿慈永祜仍残存井亭、焚帛炉、内外宫墙和八座琉璃券门、致孚殿南耳房、七间值房。同治十二年( 1873)试图局部重修圆明园时,本景为修复重点,但1900年皆毁于八国联军的掠夺焚劫。


图片

罗伯特·德·赛玛耶伯爵于1882年前后拍摄,拍照时安佑宫和石桥尚保存完好,均毁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5
圆明园四十景·方壶胜境

方壶胜境基本建于乾隆三年(1738),整个景区建在福海东北角的港湾内,是以人们臆想中的仙山琼阁为题材而建造的。


图片

方壶胜境被毁后的遗址照片,拍摄者由西向东拍摄,远处就是西洋楼景区。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此时的西洋楼遗址还相对完整,蓄水楼和谐奇趣整体结构还保存完好。从建筑上分析,此照片应该是“庚子事变”后不久拍摄的。

图片
西洋楼

Xi Yang Lou

长春园西北部有一组欧式园林,俗称“西洋楼”,共由十余座西式建筑和庭院组成。西洋楼景区始建于乾隆十二年( 1747),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前后基本建成。它是由供奉清廷的西洋传教士意大利人朗世宁( Giuseppe Castiglione)、法国人蒋友仁(Benoist Michael)和王致诚(Jean Denis Attiret)、葡人艾启蒙(Jgnatius Sickeltart)等设计和指导,由我国匠师建造的。

1
谐奇趣



谐奇趣位于西洋楼景区最西部,由谐奇趣主楼、主楼前后喷泉及北边的供水楼组成,是西洋楼景区最早建成的西洋建筑。谐奇趣从乾隆十二年(1747)就开始筹划,由西洋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和法国人蒋友仁设计,至乾隆十六年(1751)秋季竣工,前后历时四年。


图片

德国摄影师恩斯特·奥尔末( Ernst Ohlmer)于1873年拍摄的谐奇趣全景。此时主楼虽未坍塌,却显然已经荒废,连廊和音乐亭损毁较为严重,湖中似乎已经淤塞,长满了杂草。

图片

法国摄影师泰奥菲勒·皮瑞(A.The ophile Piry,中文名帛黎)拍摄的谐奇趣主楼。皮瑞站在谐奇趣的西南侧向东北方向拍摄主楼和音乐亭全景,为了能将东西两个音乐亭都拍摄进去,皮瑞的拍摄位置距离谐奇趣主楼很远。

图片

西洋楼景区建有独立的园墙,墙面上采用西洋焦点透视法,分段绘有几何形图案,因此称为线法墙。谐奇趣西南建有五孔闸,水流经此由圆明园流入长春园。线法墙在经过五孔闸的地方建有一座线法桥,桥下有五座券孔,券口处雕刻西洋石兽。

2
蓄水楼、黄花阵、养雀笼



在谐奇趣主楼西北建有供谐奇趣喷泉用水的供水楼,俗称“蓄水楼”;黄花阵为长方形,东西南北四面都设有门可供进出,其中南面为一座西洋风格的大门,为黄花阵正门,正门内修有西洋石桥一座,过石桥便是黄花阵;养雀笼位于黄花阵广场东侧,与西面的蓄水楼相对。养雀笼建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其中间为穿堂门,南北两侧则饲养着很多外邦进贡来的珍禽。


图片

恩斯特·奥尔末于1873年拍摄的迷宫黄花阵大门。由于拍摄时间较早,西洋大门保存得相当完好,透过门洞还能隐约看到黄花阵中心的石亭。

图片

目前发现最早的一张养雀笼东面残迹照片,是托马斯·查尔德于1877年拍摄的。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养雀笼此时尚保存完好,不过在拍完此照片20多年后的1900年,养雀笼就已被破坏得面目全非。

图片

德国驻华公使阿尔方斯·穆默·冯·施瓦茨恩斯坦茨在1901年前后拍摄的养雀笼遗址照片。经过“庚子事变”的洗劫,养雀笼已经被破坏得相当严重。

图片

喜仁龙于1922年拍摄的蓄水楼残迹。

3
海晏堂



海晏堂位于方外观东面,是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中最大的一组建筑海晏堂前的水池呈菱形,池中间有座圆形喷水塔,池东有一雕刻精美的巨型牡蛎形番花。在石牡蛎两侧,分别排列有十二尊人身兽头青铜雕像。

在西方国家,喷泉雕像一般为裸体人雕像,按理说西洋楼喷水池也该用裸体人雕像,但在当时的封建社会,用裸体人雕像作为喷泉雕像被认为是伤风败俗、不能容忍的。郎世宁、蒋友仁在中国居住多年,显然也是明白这些道理的,所以才用中国人熟悉的十二生肖作为喷泉雕像。将民俗文化融入西洋喷泉之中,是传教士长居中国宫廷,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结果,也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成功范例。


图片

恩斯特·奥尔末于1873年拍摄的海宴堂西,此时海晏堂主体结构尚保存完好。

图片

查尔斯·弗雷德里克·摩尔于1877年前后拍摄的海晏堂东南角。从照片中还隐约可以看到长春园法慧寺琉璃塔的塔刹。

4
大水法、远瀛观、观水法

大水法、观水法景区位于海晏堂东,由大水法、观水法及后来添建的远瀛观组成,“水法”的意思是水的戏法,也就是喷泉,大水法就是大喷泉的意思。在大水法的正南就是观水法,是清朝皇帝欣赏大水法喷泉的地方。在观水法和大水法以北,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又添建了一组建筑,名叫“远瀛观”。远瀛观位于大水法北面的高台上,平面呈倒“凹”字形,共十七间房。


图片

恩斯特·奥尔末于1873年拍摄的远瀛观。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张还带有顶部雕刻的远瀛观大门旧照。

图片

恩斯特·奥尔末于1873年拍摄的观水法。从照片中可以隐约看到西面的巴洛克西洋门。

图片

托马斯·查尔德于1877年拍摄的远瀛观大门。此时的远瀛观比起1873年德国人奥尔末拍摄的照片有很大变化,远瀛观大门上方的雕刻已无存。

图片

托马斯·查尔德于1877年拍摄的观水法旁的西洋门。此门在观水法东西各建有一座,是清代帝后进入西洋楼的主要入口。汤姆森·查尔德拍摄后不久,此门便被拆毁。

图片
长春园、绮春园

Xi Yang Lou

乾隆十年至十六年(1745-1751)建成,乾隆三十五年(1770)又将傅恒父子旧园并入,定名“绮春园”,连同圆明园在内形成了圆明三园。因为长春园和绮春园为圆明园的附园,所以将“圆明园”作为三园的总称,不过在这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圆明三园”是道光朝之后的叫法,而在乾隆朝,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加上有路路相通的熙春园和春熙院,统称“圆明五园”。


1
长春园

长春园位于圆明三园东部,占地面积70万平方米。乾隆十六年(1751),中式园林部分基本建成。“长春”二字的命名源于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长春仙馆”。咸丰十年( 1860),英法联军焚毁圆明三园,长春园绝大多数景观建筑都被焚毁,只有宫门、海岳开襟和法慧寺琉璃塔等处幸免。


图片

罗伯特·德·赛玛耶伯爵于1882年前后拍摄的长春园宫门。

图片

罗伯特·德·赛玛耶伯爵于1882年前后拍摄的长春园海岳开襟。当时此建筑尚保存完好。这张照片是罗伯特·德·赛玛耶伯爵登上海岳开襟岛进行拍摄的,是目前发现的仅有的海岳开襟被毁前的木构建筑照片。

2
绮春园

绮春园早期曾是怡亲王允祥的御赐花园,名为“交辉园”。到乾隆中期该园又改赐给大学士傅恒,易名“春和园”。乾隆三十四年(1769)叉将春和园归入圆明园,正式定名为“绮春园”。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焚毁圆明三园,绮春园绝大多数景观建筑都遭劫难,只有宫门、正觉寺和仙人承露台底座等处幸免


图片

西德尼·戴维·甘博于1919年拍摄的绮春园大门。



      圆明园的盛名甚至传到欧洲后,并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东方凡尔赛宫”,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对圆明园曾有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驰神往的,如同月光城堡一样的建筑,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人们常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圆明园)。


END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