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心的家(上)

 明远小筑 2023-08-06 发布于广东

从乌镇出发,又回到乌镇

这里是他的悲喜交集处

图片

木心故居“晚晴小筑”对外开放

阳光、音乐、歌声都用来怀念这位已故的朋友

《木心的家》上集

图片

大家好,我是陈丹青,此刻我正在木心故居“晚晴小筑”的花园里。告诉大家,4月18号这里将对公众开放。

家陈丹青4月8号,在木心美术馆的公众号上发出了这则视频。视频中他没有了人们印象中的犀利,有的是一份平和,和一份真挚的相约。陈丹青邀请人们前来的地方叫“晚晴小筑”,主人叫木心。2011年的冬天,木心从这里离开了人世。近10年后,作为木心先生的学生和朋友,陈丹青决定向公众开放这里,让木心先生的读者多一处怀思之地。

图片

4月16日,在“晚清小筑”对外开放的前一天,陈丹青从菜市场买完菜,来到“晚晴小筑”的餐室,晚年的木心就是在这里用餐的。

图片

为了能让来访的人有更好的参观效果,陈丹青对木心故居内的陈设不断做着调试。

图片

陈丹青:仅仅十年前,在他死的时候,我觉得就到这了,我跟木心的友谊完了,他走了。

很快我就意识到这一切刚开始,我就开始被叫过来弄纪念馆,然后过了一会儿又是美术馆,然后美术馆起来以后,观众哗哗地过来,每年发生事情,我才想到他死了以后,一切刚开始。我只是送走了我跟他一起的这段友谊。

图片

也许有人会发出疑问,木心是谁?其实这个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在台湾就被问了一遍,他是一名画家、作家、诗人。如今在华人圈中,木心被认为是“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但在中国内陆,知道并了解他的人并不多。在学术界仍被认为是一位“边缘者”。

陈丹青:木心对我们整个这一大坨人来说,他真的是一个异端,是一个不谐和音,所以,除了你索性就骂他,你一般你要真的坐下来说,说我们放弃一切成见,我们来解读他,是有点困难。因为你找不到一个对应的,你比方我们现在有办法去解读,比方废名,或者张爱玲,或者沈从文,这些包括学者,像陈寅恪这些,你仍然能找到一个历史线索,比方废名,是周作人的学生,张爱玲又有她自己的一套语境,等等。你忽然在今天出现一个木心,是蛮难解读的,我初遇到木心,我也一直在这个情况当中。我当然觉得他很好玩,我们一起生活,一起交朋友。但是我觉得我不能够解读他,因为我根本就没有这个知识储备。倒是阿城很早就看出来他的复杂性,阿城学问比我好太多了,也足够敏感。王安忆就不行,王安忆从来不跟我谈木心,我也知道她为什么不谈,很对呀,对我们这代人,我们这代人现在都变成所谓著名的艺术家,这个文学家,或者学者,但我们这个知识构成,我们这代知识构成,我太了解了,你忽然放一个木心进来,是不方便的。

图片

陈丹青说自己是一个野蛮的人,木心对他最大的影响就是让他有教养。他将木心先生奉为一生的老师。但没有陈丹青的力推,很多人并不知道木心。所以就有人说他俩其实是互相成就,

图片

王鲁湘:说到木心,现在我们都知道,木心和丹青,这是一个,好像是一个艺术生命的双面体,这是没有办法剥开。但是你和木心的认识,也是一次偶然的邂逅,是在纽约的一个地铁是吧?

陈丹青:对,我第一面是在地铁上,但很巧的是我们在同一个学校,我们都是留学生。他是最老的留学生。但是来往并不多,只是在学校的时候,他非常会逗人讲笑话,我们就一群上海人围着他在讲笑话。但是真正来往是到第二年,1983年,就是我忽然发现他在当地的华侨日报,中报,有他散文出现,我一看这是很久违的一种文体。因为我熟悉我这一代人的写作,他是上一代人,一九二几年生的,我说写的好,我们见面聊,这样就有一段时间,差不多天天见面,隔三差五,他就会把新写好的稿子给我看,就这样变成好朋友,然后我就把其他朋友带着,大部分是画画的,其中有一位就提出,叫李全武,他说你给我们讲课吧,就从1989年开始讲。

王鲁湘:这个课讲了几年?

陈丹青:一下讲到1994年,五年。

图片

木心五年的讲课让所有人都受益匪浅。最后一堂课结束,大家静坐,沉默间已是泪流满面。是木心先生,让大家都爱上了文学。

王鲁湘:这五年课主要是讲哪些门类?比如说哲学,艺术和文学。

陈丹青:东方就从《诗经》讲起,中国,西方就从希腊神话讲起。差不多要讲到二十世纪,二战前那个阶段。一部分包括二战后,萨特什么这些。他把一大部分哲学都当做作文学来讲。比方说先秦,他说先秦我们都不会从文学角度去解读它,这个孔孟老庄都是一流的文学家,西方差不多他也这么讲,比方讲到萨特,他说他并不同意萨特的很多行为和主张。但是他说他用文学来印证他的哲学,是很聪明的,很有效的。

1982年木心从上海出发,客居纽约。13年后,在外漂泊了许久的木心,曾独自回到故乡乌镇,当他看到久违的家巳彻底凋零,房屋已倾颓零落,后花园已经成了翻砂工厂。他感伤的说:

在习惯的概念中

故乡就是最熟识的地方

而目前我只知地名

对的,方言,没变,此外,一无是处……

永别了,我不会再来

图片

陈丹青:1995年的元月,他暌违故乡52年,他就来到乌镇,来到乌镇下雪的天气,他看了以后感慨万千,就写了一篇《诗经演》,叫《乌镇》,是古语的写法,还有一篇散文,也叫《乌镇》,那当时就发表在台湾的这个《中国时报》,被这儿的一个文人读到了,读到以后在1999年,就陈向宏从桐乡调回乌镇,做党委书记,当时乌镇发生了一起火灾,他要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他看到这么破败的一个老乌镇,他要,就出现了后来的构想,他要改造这个乌镇,那位文人就把木心那篇文章给他看了,上面有一句话刺激了他,他说我再也不回来了。所以从那一天开始,他就到处打听木心,没有人知道。

 王鲁湘:以前陈向宏也不知道乌镇有个木心?

 陈丹青:没有人知道,因为他15岁就离开了,那么结果巧了,1999年,你知道王安忆,王安忆的《长恨歌》,得到了矛盾文学奖,就在乌镇领奖,那向宏呢,当然会主持这个仪式,参与这个仪式,他就问王安忆,你知不知道有个木心,王安忆说我知道,但是我不认识他,我有个好朋友,跟他很熟。就王安忆就立刻打长途电话到美国。

王鲁湘:就给你。

陈丹青:她说你快点去找木心,她说他家乡在找他,我非常惊讶,我非常惊讶,然后我就跟木心讲,木心也非常惊讶。这样子呢,因为他当时的话很简单,就是能不能回来养老,我们没有任何要求。

图片

当时乌镇的领导陈向宏,自联系上木心后,书信往来长达五年,目的只有一个,力邀木心回乡,他说木心是一位文化大家,应受到家乡的礼遇。

陈丹青:就在那一年,年底还是年初,我就到乌镇来见陈向宏,当时他才38岁,我48岁,这个他很简单,他说你回去跟老人讲,我们给他养老,我们没有任何要求,他说就可以了。那其实我后来才知道,他已经把这工厂迁走了。

王鲁湘:已经着手准备了。

陈丹青:把产权买下,用政府名义把产权买下,竖起高墙,就等他消息。所以2001年,我就回纽约探亲的时候,我就跟木心谈了这个事,他很激动。因为他是一个浪子不回头的人,他要玩这个,但是老了,当时他已经七十,2000年他多大,七十三四岁了已经,2001年,是个问题,就是你在美国一个人终老,死在那里,是一种选择,他本来就打算那样。但现在故乡忽然

召唤他了,这样叫他。他蛮犹豫了一阵,然后就在那一年,2001年,还是2002年,东栅开放了,一下子火起来,这个经营方式,是周边这个江浙小镇是最新的,最有效的。他们也有资金了,我有点像胁迫木心一样,我说你没有选择了,不要想了,最后到2002年他答应了,答应了向宏立刻就动手。2002年我记得我跟他站在那个工地的那个地基上,热的要命,就工人已经开工了,这样一弄就是木心没有选择了,没有退路了。差不多一直弄到2006年,他才回来,我说你为什么要拖那么久,他很晚才告诉我,他说我得让我的书出版了我才回来,不然算什么。所以他对自己这个文字,和跟读者见面,他非常郑重其事的。

图片

2006年,木心的作品《哥伦比亚的倒影》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由于国内的读者实在不了解他,便配了一本《关于木心》的小册子。令人没想到的是《哥伦比亚的倒影》大卖特卖,一个月内就加印了三次。

陈丹青:那个时候我从2004年开始,理想国出现了,就刘瑞琳这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就出了我的《退步集》,出我《退步集》呢,一时蛮有影响,我觉得机会来了,就是我可以不完全是一个木心私人朋友来介绍他,我觉得是一个时候,告诉刘瑞琳,我说有这么个老头子,你不能给他一本一本书出,他的书是很小众的,万一卖不了,就死掉了,他一辈子就在这停下了,你要出,他目前所有书,大概十本左右,要出一起出,其实她也是犹豫的,她问了好几家出版社的人,大家都说,其实是都不是很确定的。所以我很感谢刘瑞琳,她最后就决定咱们出一版,所以2006年出了,也就是那一年,我陪着木心,从纽约把他。

王鲁湘:接回来了。

陈丹青:把他“押送”回来了。

图片

2006年,木心终于启程回国。他在飞机上一路未眠,说:真慢啊。那年的9月11日,乌镇下着雨,已满头白发的木心走进了晚晴小筑,说道“没想到这一生我还能回来”。

图片

王鲁湘:回来以后,其实他精力已经很衰弱了。

陈丹青:很衰弱,很衰弱,我以前来看他,他刚回来的时候,他会在外面等我,后来我进来他就在这等我,拿个暖水袋,到最后一年,他就坐那等我了。那这个是他的吃饭间,是我们最亲切的一个地方。

图片

木心回到乌镇后,陈向宏安排了小杨小代两位小伙子,尽心陪护。日常起居里,身体再不适,木心也会关起门来收拾妥当,才出来示人。归来之后,他便活在自己的简单世界。写字、画画,阳光好时便在乌镇踱步。

2011年,木心病逝后,逾百位年轻读者从各地赶来乌镇送别。他的散文、诗歌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传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