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入嘴香 前几天,毕业三十多年的学生勇新,从广东回来看我,没有别的,只一盒鸭屎香。鸭屎香,一盒。 没有经得起诱惑,打开一闻,那是一个猛男、硬汉、大叔型男人,全身散发着荷尔蒙,即便是少女也挡不住这突如其来的诱惑。 我只在盛夏的傍晚散步时闻过香奈儿、古驰、迪奥,却从未真正感受过这行走的荷尔蒙。 正好吃过晚饭后,到好友江桃兄处品茶。离开时,江桃兄送给我一套茶具。 一切都是新的开始:新的单位,新的办公室,新的茶品,新的茶具。 早晨,坐在茶几前,看着上半年广东朋友送的绿茶,看着徒弟送的正山小种,看着江桃兄送的小青柑,我还是先打开了鸭屎香,鸭屎,真香。 我一直好奇,这么好的茶,为什么却沾一“屎”字? 从小生活在农村,闻多了鸡屎、猪屎的味儿,看多了牛屎、老鼠屎的样子,呕心,都来不及。 特别是小时候还亲眼看见父亲将鸡屎裹包着猪肝儿,一口吞下,更是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反胃印象。 直到前几年在宜春温汤镇的古井泉街发现了猫屎咖啡店,再一次感到呕心,反胃。 今天,当我抱着尝试的心态,用心品着鸭屎香茶时,我发现: 原来鸭屎香是凤凰单丛的一种,潮汕功夫茶届的扛把子。仔细观赏把玩,条索硕大,紧实沉重,乌褐油润,汤色金黄,味儿甘醇,沁人心脾。 如果说铁观音七泡有余香,鸭屎香当是十泡乃香余。 原来,在乡间流传这么一个故事: 大乌叶单丛从乌岽引进,种在鸭屎土,其实是黄土壤的茶园,长着乌蓝色的茶叶,叶长了似刚亩,和鸭屎脚木的叶一样。乡里人喝过这种茶之后,都说这茶叶香气好,韵味浓。纷纷询问是什么名丛,什么香型。当地茶农怕被人偷去,便谎称是鸭屎香。 从此,大乌叶单丛便一夜成名——“鸭屎香”。 这样看来,鸡屎藤也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其实其真名是“鸡矢藤”,只是从接受学的角度被误写成了“鸡屎藤”。 就像老鼠屎,其实是含津草,只因其形似。今天还有牛粪火锅呢。 现在,才恍然大悟,原来鸡屎猪肝,竟然是一偏方,治疗夜盲症。只要先把猪肝捣烂成泥,和公鸡便拌匀,放在瓦上用火焙熟,连续吃几天就痊愈。 事实上,人们对“屎”的概念大部分是贬义的。从成语看,一大堆都是贬义,印象最深的是“屎屁直流”。可是,如果你的阅读面广一些,便会发现,也有其褒义。其中,“道在屎溺”,指的就是比喻道之无所不在。 这样,顺着读读古人诗句,尤其是宋代僧人的诗句,便会有新的发现。也许,正是佛界的认识,正是僧人们的独特之悟,悟出了佛性,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早在唐代,朱冲和的《嘲张祜》就有:“冬瓜堰下逢张祜,牛屎堆边说我能。” 到了宋代,特别是宋代的僧人们,广为使用。诸如: “拌擞屎肠都说了,莫教错过瓮为钟”。(释普济《送僧偈》) “南泉一枝草,云门乾屎橛”。(释师观《偈颂七十六首其一》) “莫来问我禅兼道,我是吃饭屙屎人”。(释净昙《偈》) “许多香气不曾用,浑身坐在屎缸里”。(释思岳《颂古九首其一》) 今天,我终于明白了“屎”的内涵,从鸭屎香茶,从乡间茶文化,从民间心理认知,从宋代僧人的佛性体悟。 如果可能,我将再启用一个“字”——“含屎”。 “含屎”是一种修为;“含屎”,是一种境界。 含,五行为水,在上下结构中,仿佛在告诉我们,能容纳,能包涵,宽容大度,品行高洁,方能逐步博大精深。 屎,五行为金,在左上包围结构中,寓意虽暂被处于劣势,但只要睿智地突破,便可以弱胜强。 一水,一金,金生水,水旺。意味着只要灵活机智,为人正直,富有决断力、执行力,意志坚定,有计划,目标明确,就一定能在众人的帮助和支持下,取得成功。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屎入嘴香。 2023年8月2日于洞若工作室 |
|
来自: 120035948@qq....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