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王列传(三)

 新用户66885325 2023-08-06 发布于山东

       《后汉书》为南朝宋史学家范晔所写,因其极高的文学与史学价值,超越其他写后汉的史学专著,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是公认的记载后汉历史的正史著作。

        黄河歌者金石点评:

       窦武与陈蕃谋划除掉宦官,却提前放出风去,其政治能力的孱弱暴露无疑。就当时情况来看,上层统治集团已经习惯于享受特权,习惯于对百姓压榨,他们几人的“自我革命”,无异于砍掉统治集团的手足,说起来容易,其实根本做不到,后汉最后还是被黄巾军革了命。请看《<汉书>研读》第303章:


陈王列传(三)


宫廷政变

167年,汉桓帝去世,窦太后临朝听政。她下诏书说:“上天降生百姓,让君主去统治他们,君主安排有关部门负责管理,这就要求必须使用贤良辅佐,以巩固帝王基业。原太尉陈蕃忠诚正直,为人坦荡,特封陈蕃为太傅,录尚书事。”

这时,国家刚刚遭遇大丧,继嗣还没有确立,尚书们畏惧宦官和权贵,就都推托说身段有病不上朝。陈蕃写书信责备他们说道:“古人立节,事亡如存。现在帝祚还没有确立,政事非常繁重,各位先生们怎么能借口身体有小病,躺在家中的床上养息呢?这在大义上还显不足,怎么再去谈论仁德呢!”各位尚书非常惶恐,于是都起来处理政务。

汉灵帝继位后,窦太后又下诏书褒奖陈蕃说:“大概褒奖功勋以劝勉向善,表彰大义以激励风俗,大德从来不能不受到报答,这是《大雅》中所赞叹的。太傅陈蕃辅佐先帝,出入宫中多年,他的忠孝美德冠盖本朝,一直坚守节操,老而弥坚。现封陈蕃为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

陈蕃上书推辞说:

“使者来到臣的茅庐中,授予臣高阳乡侯印绶,臣深感惭愧,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臣听说过,谦让是贤士修身的光彩,有助于践行仁德,但我确实不敢欺世盗名。臣私下里认为,割地封侯这样的荣誉,只能授予有功德之人。臣我仔细思量,前后的历任职务并没有什么特殊政绩,称职也享受国家俸禄,不称职也享受国家俸禄。臣虽然没有高洁的行为,却在暗中仰慕'君子不凭借大道得到,就不能居于其位’。如果一看到爵位来到,就欣然接受,那样会让皇天震怒,灾异降临给普通百姓,臣又能有什么颜面再立身于世呢?希望陛下哀怜臣已经老朽,把'戒之在得’用来警戒微臣。”

窦太后不答应,陈蕃又反复推辞,奏章前后上了十多次,最后他也没有接受封赏。

当初,汉桓帝想要册立自己宠幸的田贵人为皇后,陈蕃认为田氏出身卑微,窦氏家族属于良家,坚持力争。汉桓帝迫不得已,最后册立窦氏为皇后。窦太后临朝听政,所以才把大权委任给陈蕃。陈蕃和窦太后的父亲、大将军窦武同心协力,征用名贤,一起参与政事,天下贤士无不延颈期望天下太平。汉灵帝的乳母赵娆旦夕处在窦太后旁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人和赵娆勾结,阿谀服侍窦太后。窦太后非常信任他们,多次下达诏命,所加封的多数是他们的党羽,这些人大多行事贪婪暴虐。

陈蕃经常为此痛恨,立志诛灭宦官,恰好窦武也有这方面的打算。陈蕃凭借个人威望和对窦太后的恩德,他自认为肯定能实现目标,就先上书窦太后说:

“臣听说过,言辞不耿直,行为不端正,就是欺骗上天,也有负于百姓。如果极力劝谏,又会导致群凶侧目而视,祸患马上到来。权衡这两个方面,臣宁愿选择遭受祸患,也不敢欺骗上天。现在京师议论纷纷,道路喧哗不止,传言说是侯览、曹节、公乘昕、王甫、郑飒等人和赵夫人,以及宫中的几位女尚书要一起祸乱天下,阿附顺从他们的升官进爵,违背他们的受到恶意中伤。现在的满朝群臣,就像飘浮在河中的木头,泛泛东西,随波逐流,他们全都爱惜爵禄,害怕伤害。陛下以前开始摄位执政时,顺天行诛,苏康、管霸等人领罪伏诛。这时,天地清明,人鬼欢喜,为什么才几个月就又放纵身边左右了呢?元恶大奸,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现在如果不迅速诛杀,他们肯定会造出变乱,倾危社稷,其祸害难以估量。希望陛下把臣的奏章宣示给身边左右,以便让天下的各位奸贼都知道臣嫉恶如仇。”

窦太后并未采纳其建议,朝廷上下听说的无不震惊恐慌。陈蕃随后和窦武进行谋划,其事情记载在《窦武传》中。

他们的谋划还是泄露了,曹节等人假传圣旨诛杀了窦武等人。陈蕃这时已经七十多岁了,他听说变乱突起,就马上率领自己的官属、学生八十多人,一起拔刀冲入承明门中。陈蕃攘臂大呼道:“大将军忠诚保卫国家,宫中黄门反叛,为什么说窦氏大逆不道呢?”

王甫这时从宫中出来,他和陈蕃迎面相遇,正好听到陈蕃的话,就斥责陈蕃说:“先帝刚刚撒手而去,陵园还没有建成,窦武有什么功劳,他们兄弟父子一门被封三侯?他还带出很多掖庭中的宫女作乐饮宴,半月时间就花费了上亿钱财。如果大臣这样去做,难道是遵守大道吗?你作为国家栋梁,枉理曲断,阿附权贵,你就是个贼臣!”下令收捕陈蕃。

陈蕃拔剑喝斥王甫,王甫手下的卫士不敢近前,就增加人员,包围了几十层,最后把陈蕃抓捕押送到黄门北寺监狱中。黄门从官骑士用脚踩着陈蕃骂道:“死老鬼!你还能再减少我们的员额,剥夺我们的俸禄和额外油水吗?”

陈蕃在当天就被杀害,其家属被流放到比景,他的宗族、门生、故吏都受到斥退、免职或者禁锢。

陈蕃的朋友、陈留人朱震这时担任铚县县令,他听说后弃官前往哭丧,收敛安葬陈蕃的尸体,还把陈蕃的儿子陈逸隐藏到甘陵县中。事情泄露后他被捕入狱,全家人都被戴上刑具。朱震经受严刑拷问,他到死都没有招认一句,陈逸得以幸免于难。后来黄巾军起义,汉灵帝宣布大赦党人,这才追回陈逸,他官至鲁国国相。

朱震字伯厚,开始时担任州中从事,他奏报济阴太守单匡贪赃枉法,牵连到单匡的哥哥、中常侍车骑将军单超。汉桓帝命人收捕单匡交给廷尉问罪,借此责备单超,单超到监狱中谢罪。三府流传谚语说:“车如鸡栖马如狗,疾恶如风朱伯厚。”

论曰:在汉桓帝、汉灵帝时期,像陈蕃这样的贤士,他们在朝廷享有名声,敢于斥责朝臣昏庸。他在险恶的环境中纵横驰骋,和宦官庸人同朝争衡,最终遭遇灭亡的祸患。他们并非不能洁身自好,砥砺情操,回避世俗。当时的读书人都把脱离世俗作为清高,对世间政治漠然视之。陈蕃则把隐遁逃避作为不义,所以多次被斥退仍然未离开政坛,他把以仁心辅政作为己任,仕途险恶愈越发老而弥坚。在遇到时机时,他全力协助窦武,自认为这是万世一遇的机会,能够借此建立尹伊、吕望那样的功业。最后虽然功绩未成,但其坚持的信义仍然足以振奋民心。后汉经历乱世一直不亡,前后共有一百多年时间,大概正是依赖这些先生们之力啊!


名士陈蕃

黄其军

      作于2023年4月16日(古历癸卯年闰二月廿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