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来越多人开始读庄子,第一篇《逍遥游》就被误读|哲学|王夫之|数学家|流行音乐专辑|逍遥游(小虎队专辑)

 格林书屋 2023-08-06 发布于广西


似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尝试阅读庄子,关于“有为无为”“逍遥自适”等等熟悉的观点,他们也逐渐有了更多的切身体会。

闻一多先生曾言,“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鲁迅先生则道,“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庄子的智慧皆浓缩在《庄子》一书中,“道”的背后,藏着为人处世的学问,暗含自我救赎的方法。陷入自我纠缠与焦虑时,可以在《庄子》里备受鼓舞。

知命者不怨天

知己者不怨人

面对挫折,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转变心态。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不做乡愿,依然故我。

为外刑者,金与木也

为内刑者,动与过也

摆脱精神内耗,过好每一天。

庄子逐渐走近人们的生活日常,但与此同时他也在变形和走样。例如,即使是经过义务教育烂熟于心的《逍遥游》,许多自认为得其三昧的读者很可能也误解了它。

从误读的《逍遥游》出发,难免越错越远,因为《逍遥游》可以被视为一个整体的内七篇的总纲,其中不仅有哲学问题的引入和基本视野的敞开,此后各篇的核心概念、思想主题也或隐或显地出现在文本的细节当中。

北大哲学系教授杨立华,数年精心研读庄子哲学,一部前无古人的“解庄”精品《庄子哲学研究》,以深入肌理的文本细读,带领我们重新进入《逍遥游》的世界,领略庄子哲学的谨严与精妙。


要从庄子中吸取真正的智慧,首先就要正确理解庄子其人与《庄子》其书,改变我们从前阅读的误解和刻板印象,真正把经典转化为当下的思想并从中汲取力量。

并不是简单地齐同小大就能逍遥

/ Chuang Tzu

许多人在阅读《逍遥游》时候都有个困惑,开篇的鲲鹏抟扶摇而上令人向往,然而随着文脉的展开,似乎鲲鹏也不足效法,仍须“培风”也就是有所待,重要的是“坐忘”“齐物”,那为何要花费如此多的笔墨?

这个疑问的解答必须回到《逍遥游》的核心——小大之辨,这也是历代学者的共识。

然而,在庄子哲学里,小大之辨的思想宗旨究竟是什么,却存在极大的分歧。

在《逍遥游》的文本世界中,与小大之辨有直接联系的至少有三组对照的形象:鲲、鹏与蜩、学鸠、斥鷃;“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与宋荣子、列子;惠子与庄子。

第一处是蝉与斑鸠和大鹏的小大之辩: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第二处是小知与大知的小大之辩,第三处是小年与大年的小大之辩: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郭象《庄子注》通过解释小大之殊,来将齐物之义与逍遥之旨统一起来,万物各安其性,各适其性,故而“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夫质小者所资不待大,而质大者所用不得小矣。故理有至分,物有定极,各足称事,其济一也。若乃失乎忘生 之〔生〕而营生于至当之外,事不任力,动不称情,则虽垂天之翼不能无穷,决起之飞不能无困矣。苟足于其性,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无疑,小大之辨与齐物之旨有明确的观念上的指涉关系,但直接以齐物的思想理解小大之辨的问题,进而将《逍遥游》里的小大之辨落实到“小大虽殊,逍遥一也”的结论上,就不仅在观念的展开环节上出现了关键的缺失,而且在根本方向上错失了庄子哲学的深致。

综合来看,以无所用于天下为大,才是《逍遥游》小大之辨的宗旨所在。庄子是借形象来谈哲学的,形象的象征意义不解决,当然就无法理解他的哲学。

因此,作为限定者和承载者的身、形在小大之辨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当然,身、形从来不是纯粹物理意义上的物质性存在,而是作为认知和实践主体的心灵与生活世界的各种关系在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具体的现实形态。

《逍遥游》以物理意义上的身、形之小大作为思想展开的基本线索,是要在尽可能简单的语境里聚焦和凸显问题本身的根本指向。

我们在具体理解庄子的思考时,就必须有将其还原回生活世界的复杂性当中的自觉。

作为限定者和承载者的身、形,换言之,作为种种主动性和被动性的载体,当然是可以被超越的,但这一超越得是具体的,不能仅仅停留在“忽忘形骸”这种抽象层面

而在谈及对身、形这一最切近的、具象的客体的超越时,我们首先要问的是:为什么要超越呢?从最抽象的角度看,既然人无往不在无可奈何的不得已当中,又能超越到哪儿去呢?

鹏之“徙于南冥”,是以“海运”为条件的。“海运”不是鹏“徙于南冥”的原因,而是垂天之翼依凭而起的条件。

鹏虽是无言者,但并不是懵然无知的。鲲鹏之化,是觉醒的喻象。“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的“图南”之路上,鹏见到了什么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人不可能有鹏的视角,无从确知鹏的所见,所以,只能通过以下视上的眼界来约略仿佛:天空的苍茫无辨以及无穷尽的遥远,应该就是九万里之上的鹏所见到的吧。

这同时也就是庄子的哲学世界里有所言说的闻道者和知道者对于沉默的至人之所见的无论如何都无法真切的了解吧。

接下来的问题是,鹏获得这无尽辽远的知见的前提是什么呢?这就要回到“逍遥游”之题。

逍遥不等于优游自在、怡然自得

/ Chuang Tzu

许多人倾向于将“逍遥”视为一个形容词,词义则约等于“逍遥自在”的自在,例如汉典也是如此释义。


其实,历代解庄者都尤为关注庄子“逍遥”的含义。

郭象释“逍遥游”曰:

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

郭象也是以“自得”来解释“逍遥”的。由自得而自适、自足,即为逍遥。

在郭象那里,逍遥是基于正确的自我理解的人生态度的结果,是人应该追求的目标。

成玄英《庄子疏》序在解释庄子以《逍遥游》为首篇的原因时说:

所以《逍遥》建初者,言达道之士,智德明敏,所造皆适,遇物逍遥,故以逍遥命物。

这显然是以逍遥为“达道之士”的至德之境了。

王夫之《逍遥游》释题曰:

寓形于两间,游而已矣。无小无大,无不自得而止。其行也无所图,其反也无所息,无待也。无待者:不待物以立己,不待事以立功,不待实以立名。小大一致,休于天均,则无不逍遥矣。

船山干脆将逍遥理解为达至无待以后的境地。在他看来,只有至人才有可能逍遥。

郭象、成玄英和王夫之都是中国哲学史上自成体系的大哲学家,思理造境深至,故能在各自致思的方向上与庄子哲学构成真实的对话关系。

然而,他们对庄子的理解在自觉接受文本固有脉络的约束这方面,都有严重的不足。

“逍遥”一词在《逍遥游》正文中仅出现过一次。庄子在回应惠施的问难时说: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这里的逍遥的涵义不应停留在“优游自在”、“闲放不拘,怡适自得”这样笼统含糊的理解层次。逍遥直接指向的是对与用相关联的东西的摆脱。摆脱掉与用关联的种种约束,才能“优游自在”“闲放不拘,怡适自得”。

钟泰正“逍遥”为“消摇”,并解释说:“盖消者,消其习心,摇者,动其真机,习心消而真机动,是之谓消摇。”

这里的“习心”和“真机”都是根据对庄子哲学的整体理解添加进来的,道理也许并不算错,但偏离文本太远了。

消为消释义,摇为动荡义,钟泰对字义的解释应该是对的,但摇字的动荡义还是应该从否定性的方面来把握。

消摇的本义应该是消解、摆脱的意思。消解、摆脱掉与用关联的种种约束,才能“优游自在”“闲放不拘,怡适自得”。

接下来的问题是:何为逍遥游呢?《逍遥游》正文里,游字出现在两处:

若乎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乘”“御”“游”三个动词的使用是完全一致的,这样的动词都有较强的主动意味。逍遥游是至人之游,是摆脱了一切被动性的。只有通过最彻底的否定性,才能达到最充足的主动性

当然,从彻底的否定性达到充足的主动性不是直接实现的,中间要经过不同的阶段和环节。

从逍遥的否定性阶段到实现了充足的主动性的至人之游之间,还有漫长的过程。


回到《逍遥游》开头的鲲、鹏之化。鲲虽大,终归为海所拘限。化为鹏方能“游乎四海之外”。鲲有化为鹏的可能,但不是所有的鲲都能有这样的转化。鲲以其大,化为鹏后方能远举。

一方面,能“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摆脱所有的遮蔽和阻隔;另一方面,能有“其远而无所至极”的眼界。鲲、鹏之化的喻意是觉醒。

但这种觉醒的可能不是普遍的。蜩、学鸠、斥鷃就没有这样的可能性。“圣人之才”终归是罕见的。

消解、摆脱了羁绊的超然远举使鹏获得了“其远而无所至极”的眼界,由这样的眼界看到的一切对于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的知道者而言,最多只能揣摩于影响之间,并不能达到真切的认识。

但这种并不真切的认识仍然是可贵的,因为这样的认识能够进入语言,通往真知的道路也随之敞开。

这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你如何理解庄子的“逍遥游”

2位幸运读者将获得主题赠书一本

庄子哲学研究

作者:杨立华 著

通常以为庄子之文章漫无际涯,其实未能了解庄子叙述风格背后的不得已。庄子的哲学,有见于哲学的语言困境,有见于人间世的种种危险,以无条件的真知为追求,以各种形态的“尝试言之”彰显出不可言说的静默。

-End-

观点资料来源:《庄子哲学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