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作为全国三大名剪之一的王大隆剪刀,相信小伙伴们家里都有一把,那么大家知道其背后的发展史吗? 创立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的百年老店王大隆本是一家打铁铺,业主王大隆,以锻打菜刀、小铁器为业,清同治九年(1870年),为拓展剪刀业务,王大隆后人到南市大东门肖大隆剪刀铺学习制作剪刀的技艺,将打铁铺改成了“王大隆刀剪商店”。 ![]() 王大隆刀剪商店现状 ![]() 师傅在王大隆刀剪商店的雕塑前磨刀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大隆”迁至法租界黄金大戏院(即今之大众剧场)营业。八年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在老城隍庙豫园老路30号开设分店,又在丽园路开设王大隆刀剪厂。豫园老路30号便是现址,前来采购的人们仍然络绎不绝。 ![]() 王大隆刀剪商店现状 老字号“王大隆”的出名始于第五代业主王志伟。他秉承祖业,精于刀剪的创作工艺,择优收购坯料,聘用手艺高超的师傅精心加工锻制,其中尤以王志伟名字定牌的“伟剪”,因其刀口锋利、吃硬耐用,一次可剪二十多层布料而名噪一时,畅销四方。在当时曾与苏州昌记张小泉、杭州秦记张小泉并列为全国三大名剪之一。 ![]() 王大隆 刀剪 上海解放后,王大隆刀剪店在主要生产传统产品“伟剪”的基础上,陆续增加了皮剪、内衣剪、园林剪、小学生做手工用的圆头剪、妇女绣花用的翘头剪、修指甲用的指甲剪、老人吃瓜子用的嗑瓜子剪、旅行用的折叠剪等,品种繁多,为广大消费者所称道。改革开放以后,该店发扬老店、名店特色,依托协作加工厂,扩大加工定制特殊用途、特殊规格刀剪,以满足特殊需求。1988年,有57种特色刀剪列入出口商品。至1995年,先后被命名为上海市名特商店和文明单位。如今已被誉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王大隆刀剪商店的师傅 来源:“黄浦文博”公众号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上海 沪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