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增值税0.01元误差的会计处理

 刘刘4615 2023-08-06 发布于辽宁

一、增值税申报出现误差的原因

      增值税的误差源于增值税四舍五入的计税方式。其根源在于增值税申报制度与增值税的计算公式。增值税按期间进行申报,无论是按天、按月、按季度申报,只要申报期内不是一笔经济业务,其单次计算增值税的基数与申报基数不同,四舍五入就会出现偏差。(期间内只有一笔业务就不存在偏差的可能性)增值税的计算,按货款是否含税,分为两种计算方式。第一种:不含税价格×税率。这种方式由于是两数相乘,如果价款没有少于1元的情况,就不会出现四舍五入,也就没有产生偏差的可能;第二种:含税价格÷(1—税率)×税率。由于这种情况有除不尽,或小数点后超过两位的情况,所以会进行四舍五入,在多笔业务合并申报纳税时,就有可能产生误差

二、增值税0.01元误差的会计处理

1、年终处理法

    日常账务出现0.01元税款误差时,不做任何处理。因为由于四舍五入产生的误差,并不属于会计错账,是允许在账簿中出现的。何况这种误差,理论上自己会消除的。比如这个月,我们误差为会计上比税务上多0.01元,下个月可能误差又出现在借方,会计上比税务上少0.01元。从全年度期间来看,误差是存在自动消除的可能性,年度终了前,不处理误差。

     等到年度关账时,需要结平“未交增值税”科目,这时累积的误差,需要结转。这时的误差会计是很难判断是进项税误差,还是销项税误差。由于误差的数额十分十分小,完全可以忽略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所以,也不必纠结是那方产生误差,而是统一计入“管理费用—长期误差累积”科目。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长期误差累积 0.01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0.01

如果误差在借方则如下分录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0.01
贷:管理费用—长期误差累积 0.01

2、当即处理法

      会计也可以选择出现误差时当即处理,这样处理的好处是可以追溯。会计可以根据申报表中进项税或销项税的误差,来调整进项税计提时的分录。具体如下:

①、当进项税出现误差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0.01(负数红字)
借:库存商品/原材料等0.01 (少计提进项税则此项为负数,进项税为正数)

说明:双借方是一个特殊的会计分录,为了能够让进项税借方发生额准确。修正增值税进项税额不适用”进项税额转出“科目。因为我们可以把误差多产生的进项税视作没有的进项税,而不是不能抵扣的进项税,所以不能用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②、销项税出现误差

贷:主营业务收入 0.01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0.01(红字负数)

说明1:如果会计计提销项税少于税务,则红字负数贷方在”主营业务收入“。
说明2:上分录可以借计”销项税额“,贷计”主营业务收入“。但为了便于财务软件统计,双贷方分录比借贷分录更好,也更容易被会计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