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表哥的回忆录(8)

 昵称MJRlOV28 2023-08-06 发布于辽宁

家里有了收音机,极大地改善了我家的政治文化生活。每天早晨六点半,我们可以准时收听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晚上可以收听一些文艺节目。对我来说,最吸引我的,就是每天晚上的小说连播节目。

当时辽宁台、鞍山台晚间六、七点钟都有小说连播节目,播出的小说有杨田荣播讲的评书《烈火金刚》,还有李鑫荃播讲的《平原枪声》、《红旗谱》、《播火记》等。

每天吃完晚饭,我按时坐在收音机旁,收听播出的小说连播。播讲者那熟悉的声音,那曲折、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仿佛置身于小说里的人物之中,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牵挂着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有声的语言和我的想象拼凑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小说中描绘的正面人物坚强的性格、果敢的行动、身处的险境、顽强的精神,以及他们的音容笑貌,让我敬佩、赞叹、担忧;小说中反面人物的奸诈、狡猾、残忍,激起我的愤怒和仇恨。

在收听的小说中,最牵动我心的是梁斌所著的《红旗谱》和《播火记》。通过播讲者的声音,我的脑海中呈现出广袤的冀中平原上,在滤沱河两岸,广大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封建地主阶级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可歌可泣的斗争画卷。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朴实农民的命运;广大农民与恶霸地主冯兰池、冯老兰不屈的斗争;党的化身贾湘农播散革命火种;严运涛与春兰的爱情悲剧;张嘉庆、严江涛在保定二师学潮中英勇斗争等情节,都牵动着我刚刚懂事的心灵。朱老忠豪爽与沉稳,大贵、二贵的朴实与正直,运涛、江涛的觉醒与顽强,春兰的执着与忠贞,这些人物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李鑫荃播讲的长篇小说《平原枪声》中游击队长马英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在冀南平原枣强县肖家镇一带与日伪军顽强斗争的曲折故事,也同样深深地吸引着我。小说中对马英的英勇机智,地方恶势力代表苏金荣的狡猾阴险,伪军头目刘中正的无耻虚伪等人物的刻画,以及游击队与日伪军展开斗争,马英和苏建梅的相恋等惊心动魄的情节,使我听得如痴如醉,久久地沉醉于故事的情节之中。

杨田荣播讲的《烈火金刚》中史更新、肖飞等英雄人物的事迹,使我产生了对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和顽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农民的敬仰。特别是肖飞为了救伤员,只身骑车闯入虎穴,从敌人的药店中巧取药品的惊险情节,听得开心痛快;对肖飞的机智、勇敢和自信,以及他身手不凡的功夫,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肖飞成了我心目中的偶像。除了上述小说,那段时间我还收听了《红岩》、《林海雪原》等长篇小说。

通过收听这些长篇小说,在我幼小纯洁的心灵里,逐渐树立起一种是非观念:我国人民、八路军、游击队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战争是正义的、必胜的;我国广大贫苦农民同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是不可调和的,封建地主阶级是丑恶的,是人民的敌人,是注定要灭亡的。通过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上述思想在我的头脑中逐渐扎根,这些对我以后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引导作用。

1964年9月1日,十三周岁的我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走进了沈阳三十七中校园,成为市重点中学初中一年级的一名新生。

沈阳三十七中在沈河区,坐落在市第三人民医院东南、市酿酒厂南面(校园里总是弥漫着酒糟味)、大西门西侧。学校是三层的红砖教学楼,二百米跑道的操场;操场东南角设立着一座简易的气象观测台,操场西南角是一幢平房,为学生的乒乓球室。

三十七中是市属重点中学,学校有初中、高中(完全中学,简称完中),共二十几个班级。当时沈河区内的完中不多,按教学质量和学校名望,三十七中仅次于二十七中和三女中,与当时的三十四中同属一个档次,是区内的一所好学校,也是众多优秀学生理想中的就学之地。三十七中1955年建校,原名共青团学校,校名为郭沫若题写。我们入学的前几年,小学部从学校中分出。学校党支部书记康友兰,副校长胡永学、赵汉杰:据说校长由三女中校长兼任。

我们那届初一学生共招了五个班,我被分在一年三班。我在班级年龄偏小,长得矮小,身高1米36厘米,体重32公斤。我在教室坐在第一排;按高矮个排队时,我排在男生前三四名的位置。

上课时,我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但由于年幼,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没有动力,也不下功夫。有些上课的情景我还记得:讲语文的付老师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胡继权老师讲《梁生宝买稻种》,吴玉老师讲代数中的指数、对数.印尼的归国华侨老师给我们上音乐课,美术老师教我们画毛主席站像等等。

我几乎对所有的文化课都不感兴趣,感觉文化课太枯燥;俄语还得背单词,练发音,学变格,觉得太难学。我的学习没人督促,所以我对所学的课程听懂就行,不做深入地思考,各科成绩平平。

三十七中离天光电影院很近,凡是新上映的电影,学校几乎都组织我们观看。196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20周年,那年秋季,我们上二年级,刚开学,学校就组织我们看《斯大林格勒战役》《攻克柏林》等影片。那时,集体票一角钱,班级的小队长负责收钱和发票。每到发票时,我们几个同学找到小队长要挨着的、位置好的电影票。小队长几乎都满足我们的要求,因为其他同学并不看重座位。

有一次,学校组织看电影,我觉得那场电影没啥意思,就没买票。下午到看电影的时候,我还不想回家,后悔没买电影票。这时,一个和我要好的同学看出我的想法,对我说:“炳义,咱们一起去,到时候想办法混进去。”“没票,怎么往里混啊?”我说。“我先进去,你再拿我剩下的半截票,用手捏住,检票的看不出来,你不就进去了吗!'这个同学给我出主意。

“好!就这么办!”我虽然有点胆怯,还装出不怕事的样子。

到电影院后,我拿着那个同学从门缝中塞出来的半截票,战战兢兢地从检票口进去了,找了一个没人的座看完了电影。

我拿半截票看电影的事在班级部分学生中传开了。第二天,白唯扬同学找到我,对我说:'炳义,你怎么能干这种违反纪律的事呢?你如果没钱和我说一声啊,今后可别这么干了。'

看着白唯扬真挚的态度,我说:'你说得对,我保证再不做这样的事了。'过了几天,班主任贺老师把我叫到她办公室,专门就半截电影票的事对我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从贺老师办公室出来后,我就想贺老师怎么知道这事呢?一定是白唯扬告诉贺老师了。因为白唯扬是爱学习,守纪律的好学生,贺老师对白印象很好。从这事以后,我对白唯扬产生了一种厌恶的心理。

我读中学的时候,各类学校对足球运动都非常重视,各中学都有足球队,学校之间也经常进行足球比赛。三十七中有高中足球队、初中足球队,各班也都有班级足球队。因为我个矮体弱,连班级足球队都没有我,但我还是非常喜欢足球运动。我们班买了个胶粒足球,放学以后,我们这些爱踢球的孩子不回家,就在操场上踢了起来。冬天天短,天很快就黑了,那天还下着小雪,我们借着教室的灯光,踢得热火朝天,满脸淌汗......

我非常羡慕学校的足球队员,那时我们看高中的学生就像大人一样。高中足球队员个个体魄强健,高大勇猛,踢出的球非常有力。我看过一场我校与三十四中高中足球队的一场比赛。我校的初中足球队踢得也不错,十四五岁的孩子在球场上展露出青春的魅力。他们也经常和兄弟学校的球队开展比赛。在沈河区,七中、八十二中初中足球队是强队。出于对足球的喜爱,只要我校有足球比赛,我都是热心的观众。我还到沈阳二中看过一场沈阳青年队打的一场全国乙级足球联赛。

星期天时,我和邻居小朋友,拿个破皮球,到市人委广场的空地上,两边摆上两个砖头,作为各自的大门,分成两个队踢起来,常常一踢就是一天。

多少年过去了,这种足球情结一直伴随着我。八十年代初,国家足球队是亚洲强队时,只要有国家队的比赛,我是逢场必看。1986年墨西哥足球世界杯赛期间,我经常在后半夜起来看足球。现在凡是国家队的比赛,我还坚持看,总是对国家队抱有一线希望,但他们的每场比赛都令我失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