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书大家王冬龄的这种笔墨是美还是病?用屋漏痕一比就知道,书法的最高境界在神采,形不能达意时,美丑都是病

 艺素简 2023-08-06 发布于河北

又一场书法盛事“赤壁新风:中国赤壁文化主题书法篆刻展”在赤壁市展开了。这是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和咸宁市文化和旅游局、赤壁市文化和旅游局,“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而举办的。

中国赤壁文化主题书法篆刻展

这次书法篆刻展上不乏名家力作,狂草大师王冬龄的作品被各媒体报道排在首位。王冬龄自创“乱书”,历来备受争议,我们先不管他的作品是不是丑书,仅借用他的参展作品看看人们对书法美的误解。

这次的展出作品书写的内容是苏轼《赤壁赋》的一部分,“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共适。”

王冬龄参展作品

王冬龄的布局很讨巧,“无尽藏”三个隶书大字,占据了纸张的上半部分,超出了纸张的一半。余下的部分,是满满登登王冬龄独创的“乱书”“狂草”。

就是这三个大字特醒目,其中所用的技巧就更醒目,三个字都有一笔明显的洇散。很多人都夸赞这几处笔墨用得巧,使点画新颖不刻板。

王冬龄作品

确实,这种面目是前所未有的,更不同于王铎的墨法,王铎的涨墨只见肉,不见骨。这几处的独特处理,既利用了生宣纸洇晕的特性,也利用了宿墨水墨分离的特性,同时层次分明地表现出点画的骨肉皮毛。

如果现在现代国画的角度来欣赏这幅作品,上面的分析是很正确的。但是,如果列入书法的行列就一定用书法的视角来欣赏,但不要拿现代书法的视角来欣赏。

王献之 中秋帖

现代书法太强调视觉冲击感,视觉冲击都停留在形质的层次上,写得再怎么震撼,再怎么光怪陆离,也比传统书法矮了一半。它完全背离了王氏书法“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的宗旨。

传统书法讲究形神具备,在形质的基础上有神采的升华,这种状态有点不可言传,所以先贤用各种各样的比拟来阐释书法的书写。

怀素《论书帖》

最基础的就是千里阵云、高峰坠石、陆断犀象……这是形容点画的笔势,还有形容点画的线质的,象入木三分、锥画沙、印印泥、折股钗、屋漏痕……

这些比拟,不是书家们随便想怎样比就怎样比的,这都书画先辈们根据《笔势论》,结合自己的书写经验悟出来的。重点是,每一个人的比拟都在前人书法之法中。

索靖出师表

对于点画的质量,卫夫人总结了从蔡邕钟繇,一路传下来的标准。她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书法因工具软而讲究笔力,“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竭尽一身之力而送之”,笔到力才能到,笔不到处就乏力了。这也是用笔用中锋的原因,中锋状态下,没有哪里不是笔毫经过的地方。就如同屋漏痕,古时虽是土墙,屋漏之痕也不是洇散的,而是水滴经过的两边被水冲出来两道泥痕。这样的点画筋包骨、气包神,气不破,自然神采凝聚。

卫夫人 名姬帖

再看看这生宣纸洇散的点画,并不都是笔毫经过留下的痕迹,笔到之处一定在深色墨迹之内。因为生宣洇散的原因,最外面肯定不是同屋漏痕那样聚气的边缘,而是没有笔毫经过被生宣洇散出来的痕迹,这种就是卫夫人所说“无力无筋者”。

因此,用生宣书写才要求极浓的墨,或者极少的墨,这也使得所书少了痛快淋漓的感觉。

同样水平下,用好纸、好笔、好墨、好砚书写的肯定是最好的,这也是古人书写的讲究。墨加胶的目的本来就是使水墨相容,这种水墨分离的状态也是违背了墨法的。

屋漏痕和生纸上墨的洇散

虽说书法的最高境界在于神采,但是形不能达意,又怎么能表现出超逸的高境界?

传统书法不是不允许创新,而是在书法的基础上创新。创出来的要还是书法,总不能把四不像的改变叫作创新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