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较于坼壁之路,怀素更钟情于屋漏痕,因为屋漏痕相当于八面锋,屋漏痕不仅仅是包含用笔痛快,更包含运笔的沉着

 艺素简 2023-08-06 发布于河北

前面关于屋漏痕的文章,我自己也觉得有点意犹未尽。不防再细致地说一说,从另一个角度说一说,从邬彤、颜真卿和怀素的对话内容说一说。

跟所有的天才一样,怀素自幼个性鲜明,十岁时不听父母劝阻,执意出家。经禪之余,学起了书法。刚开始,他不临帖、不师古,却也自得其乐。

后来经过李白的点拨下,认识到了学古人笔法的重要性,于是一心想得到正宗的“二王笔法”。他开始遍寻各地,求师拜友。

怀素狂书痛快之至


当时最受时人称颂的书家是已故的长史张旭,曾被皇上封为“三绝之一”。这除了张旭的书法确实高人一等以外,还因为他是“二王笔法”的正宗传人。

虞世南的笔法于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和尚,传给了外甥陆柬之,陆柬之又传给了他的外甥张旭。那时代的很多书法家都跟他讨教过笔法,最著名的是颜真卿,还有吴道子、裴儆、邬彤等人。

邬彤与怀素是表兄弟,邬彤又恰恰是张旭的弟子。怀素便找到邬彤,向他学习“二王笔法”,此后便常找邬彤讨论笔法。

怀素苦笋贴



“屋漏痕”正是怀素、邬彤、颜真卿三人共同讨论笔法的场面。这段记录出自陆羽的《怀素别传》:

怀素与邬彤为兄弟,常从彤受笔法。
彤曰:“张长史私谓彤曰:'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余自是得奇怪。’草圣尽于此矣。”
颜真卿曰:“师亦有自得乎?”
素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壁之路,一一自然。”
真卿曰:何如屋漏痕?”
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

孤蓬自振



邬彤说:“张长史私下里对我说:'’孤蓬自振,惊沙坐飞,我是由这得到书法变幻莫测的奇妙感觉的。’草圣的心得全在这里了。”

“孤蓬自振,惊沙坐飞”出自南北朝时期鲍照写的《芜城赋》,意思是被风吹到的孤蓬忽然自己弹起来,砂石被风吹得乱飞。张旭用这种现象表述书写时用笔的疾速状态。

显然,三人都领会了张旭的意思。于是颜真卿问:“你们也有自己的心得吗?”怀素说:“我看到夏天的云变幻莫测,就常常模仿。它的痛快之处还象鸟突然飞出树林,蛇惊慌地躲进草丛。又看到墙壁开裂,也都是这样的吧。”

惊沙坐飞



颜真卿接着说:“用屋漏痕怎么样?”怀素惊喜地站起身,握住颜真卿的手激动地说:“终于找到了最贴切的比喻。”怀素的话不是恭维,也不是客气。“屋漏痕”确实比“壁之路”更能体现书写的状态。

壁之路”是墙壁开裂的纹路,它比“屋漏痕”更少见,更难于理解。“纹路”难见,形成纹路的过程更难见。当然,在这里“壁之路”并非仅仅说的墙壁裂开的那条纹路,而是裂开的过程,不然怀素不会用“痛快”两个字。痛在这里当然不可能是病痛或者悲伤之类的含义,应该是第三种“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之意。快呢!古今的含义也大致相近,都不可能是用来形容“纹路”的。

西瓜裂开——坼壁之路


七八十年代的农村还有夯土墙,常有在雨后裂开的时候。我们没见过墙壁裂开,见过西瓜裂开吧?特别是大兴的薄皮西瓜,刀子一插进西瓜,就会“嚓”地一声裂开,那种痛快、爽利着实让人心旷神怡。

这样解读也可以和怀素“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的爽利、痛快相吻合。这就是说明了,“孤蓬自振、惊沙坐飞”“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坼壁之路、屋漏痕”都是在讲述运笔的状态,而不仅仅是说笔迹的状态——笔势。其实陆羽已经告诉大家他们怀素“常从彤受笔法”,邬彤、怀素、颜真卿三位大师在一起研究的是张旭所传的笔法。

飞鸟出林


那么,既然这些比喻都能描述出用笔的状态,也就是笔法,怀素为什么最钟情于“屋漏痕”呢?

其一,“孤蓬自振、惊沙坐飞”“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只是动态,动态过后没有留下痕迹,而书写要有动态,还会留下痕迹。所以怀素想到了“壁之路”,那种痛快地用笔,可以得到力透纸背的书写痕迹。

当颜真卿说出“屋漏痕”时,怀素快速地把三者做了比较。“坼壁之路”更像用尖刀刻出的文字,象硬笔的书写,不能体现出软笔“八面有锋”的状态。“八面锋”是八面有力,是软笔特有的,也是真正的书家看中的。

痛快



当一滴雨水自上而下滚落时,除了向下的重力形成的动力,还有向各个方向的表面张力。当这种八面用力的水滴在墙壁上运动时,就形成了边缘泥土聚集的那种“束缚感”,使线条充满了张力。

书写时的推、拉之力相当于水珠的动力,只有这一种力,就是米芾说的“一笔书”。(这跟王献之的一笔书是两个概念,暂不讨论。)有了八面锋的屋漏痕,就比只有一笔书的“壁之路”在痛快之余多了“沉着”。因此,怀素觉得,屋漏痕比坼壁之路更贴切。

怀素论书帖



米芾说:“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四面”,他篆宗史,隶法师宜官,笔锋八面具备,变换自如。所以,他才能有“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八面有力的体会。今人看米芾看不懂,因为只看了字形,没看到点画状态,和通过点画状态看到米芾书写的状态。

六朝时期,人们就用“沉着痛快”来评价书法。例如南朝的羊欣在《采古来能书人名》里就有“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沉著痛快”。皇象用沉痛快的方法,写出具有沉着痛快气象的文字。

颜真卿《祭侄文稿》



苏轼赞米芾的书法是“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风樯是大风鼓动的帆船,阵马是冲锋陷阵的战马,这种有根的快意,就是米芾书法的可赞之一。

总之,屋漏痕除了包含了坼壁之路的痛快爽利,还包含了篆籀笔法的沉着。至于屋漏痕的方法前文有说,这里就不赘述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