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抑郁的孩子,聪明的父母都在坚持3不做

 抑郁那些事 2023-08-06 发布于重庆

1、不强行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情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抑郁症我们是无法通过简单的安慰和说教就可以改变他们的状态,我们更不能强行地要求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这样只能使情况变得更加困难。

抑郁症的成因比较复杂,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叠加创伤等。其主要表现在三低:情绪低落,思维迟钝,活动减低。其核心是整个人身心能量低下,无法支撑起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所以,抑郁的反面不是快乐,而是失去了活力,就相当于一台即将油尽的汽车,强行行驶只会更加地糟糕,而是需要暂时接纳自己的状态,养精蓄锐,接受治疗,等待疗愈的自然发生。

美国作家安德鲁·所罗门就曾在他的《忧郁》一书中记述自己病中的状态,他本来只是想洗个澡,在心里复述了连串的程序之后,用尽全身的力气从床上坐起来,把脚放到地上后却又感到所有念头化为乌有,于是恐惧地转身躺回床上,而脚还在地上,这让他为自己的无能而沮丧地哭泣。

如果强行安排孩子参加活动,参加复学,如果没有达到预期,孩子会更加地自责,自我攻击。

2、不用爱来要挟孩子

当一个母亲把孩子带到麦当劳,给孩子点了一份套餐,并告诉孩子,我们大人都舍不得吃,把最好的给你。那么结果孩子含泪吃完了,从此以后对父母的愧疚投射在美食上,对美食产生深深地罪恶。

当父母总是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把自己的不安投射在孩子身上,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未被满足的强加在孩子身上的时候,孩子在潜意识会告诉自己:我一定要为父母的不幸买单,我一定要改变父母的命运。

当带着这样的限制性信念走进成年,在发现通过自己的努力,耗尽了所有的能量,依然没有能够改变父母的命运,这个时候就很容易自责自我惩罚,这就是抑郁症的雏形。

抑郁症就是做不了自己,他只能做别人眼中的自己,于是不断压制自己,改造自己,从而为改造失败而买单。

父母总是以爱的名义要挟孩子,把我们都是为你好挂在嘴边,只会增加孩子的负罪感和内疚感,让孩子更加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仅会加重抑郁,还会让孩子失去对生活的兴趣。

3、不要只用药不用心

光能够照亮光,黑暗只能吞噬黑暗,做一个有光的父母,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大的精神能量,是照亮孩子一路前行的明灯。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抑郁只需要配合医生的药物治疗就可以了,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抑郁的复发率极高,药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神经递质,但我们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认知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提升心理维度,置身于相同的环境同样的刺激源出现,就会引起复发。

所以父母需要从内在接纳自己的孩子,看到孩子的闪光点,用心来和孩子建立关系,让孩子从内在找到自信,从而真正相信自己,认同自己,只有从内在真正相信自己的人,才不会被外在的困境击败。只有从内在爱自己的人,才不会在外面满世界寻找爱来满足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