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染色体的故事——线粒体DNA

 医学abeycd 2023-08-06 发布于湖北

通过本章你会了解到

线粒体DNA是什么?

线粒体DNA怎么突变的?

线粒体夏娃和母系单倍群

线粒体DNA与母系社会

线粒体DNA检测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一、线粒体的起源以及线粒体DNA的遗传基础

关于线粒体的主流假说认为,线粒体来源于十几亿年前的古细菌,后来这种古细菌被真核细胞吞噬,就成了细胞器——线粒体,这种假说被称作共生假说。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生物体内所有的线粒体可能都来自那一个老祖宗。共生假说还认为正是细胞中有了线粒体后才能自我产能,自给自足,生命大繁衍才有了可能。所以线粒体对于地球生命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线粒体作为细胞内主要的“能量工厂”而存在,单个细胞内的线粒体可达数百至上千个,这些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的主要场所。线粒体的DNA长度在16569个碱基对,是闭合环状DNA分子,几乎不重组。而这段仅有一万多个碱基的DNA上却有37个基因,主要功能是调控氧化磷酸化和蛋白质的组装。

线粒体DNA与核DNA(即常说的46条染色体)是相互独立的,所以不会相互影响。我们人类受精卵中的线粒体几乎都来自卵子,因为在受精卵发育的过程中,来自卵子的线粒体会得以保留并继续扩增,而来自精子的线粒体则逐步消亡,精子中线粒体的分裂机制可能导致自身的线粒体被选择性清除。因此人体内的线粒体一定是来自妈妈的而不会是爸爸的,而妈妈的线粒体来源于妈妈的妈妈的,所以一个人的线粒体DNA一定来自他(她)的母亲的母亲的母亲…..

依据这个特性,研究人员用线粒体DNA的突变构建了现代人类的线粒体谱系树(单倍群),用以追溯人类母系祖先的分化。不过可不是所有的线粒体DNA都可以用来研究人类母系祖先的哦。

二、线粒体DNA的突变情况

线粒体DNA可以分为控制区和编码区,控制区(标记位置在16024bp到16569bp和1bp到576bp)是线粒体DNA的高突变率区,也称高变区,平均每150年就有1个突变,因此超过五代平均就产生一个突变。

例如,受精卵的线粒体DNA的一个碱基从C变成T,此为一个突变,如果这个人是女性,这次突变就会通过她的线粒体传承给下一代子女。

编码区包含有37个结构基因,相对稳定,3000年才发生一个突变。正因为突变速率不同,高变区和编码区突变的用途也不同。

高变区突变率偏块,因此可以追溯晚近的母系祖先,比如一千年以内。但对于构建人类线粒体谱系来说,高变区的突变速率又过快,其中的回复突变、平行突变等,严重影响谱系树的构建。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到编码区的突变,因为它的突变速率不高,平均3000年左右一个,适合构建数千至数万年尺度的人类谱系。我们的线粒体单倍群(MT DNA Haplogroup)就是依据控制区的突变构建的。

三、线粒体夏娃—全世界现代人类共同的远古母亲

根据线粒体上的突变数量和突变速率,我们算出现代人的线粒体都是来自一位共同的20多万年前的非洲女人——线粒体夏娃。她的线粒体所具有的突变是现代人类所共有的(排除二次突变),因此可以断定现代人类的线粒体都传承自这位女性。 从线粒体夏娃往下,层层划分,每一支系都根据它独特的突变标记来确定。

全世界的线粒体单倍群主要分为7个大类,即L0、L1、L2、L3、L4、L5、L6,它们被称为线粒体夏娃的“七个女儿”。实际上这七个大类的祖先并非处于同一时代,“七个女儿”只是形象化的称谓而已。其中L0、L1、L2、L4、L5、L6主要分布在非洲,在临近非洲的西亚地区也有少量分布。而L3是非洲以外线粒体的主要类型,下面又包含了M、N、L3*三大类。所以据此也可以断定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

四、线粒体单倍群

L3*主要分布在欧洲和西亚地区。M大类主要分布于亚洲和美洲,大约形成于6万年前。中国人的线粒体大约52%都属于M大类。M下面又可以分出M1~M91、D、G、Q等许多分支。中国境内主要有M7、M8(含C、Z)、M9、M10、D、G等支系,其中D约占23%,C约占3.8%,Z约占2.9%,M7约占8%,M8约占2.5%、M10约占1.7%,M9约占1.8%,G约占5.5%,其余的M的各种分支累计占3%左右。

N大类分布于非洲中南部以外的世界各地,在中国人群中占48%左右。N下游包括N1~N22、A、I、R、O、S、W、X等支系。中国境内主要有A、N9、R等支系。A在中国占7%左右。N9包含N9a、N9b、Y,N9a在中国占4.3%左右,Y占1.2%左右,N9b在中国极少。R下游包括R0、JT、R9、B、U等,中国境内的R主要是R9(包括R9b、R9c、F)、B4、B5,其中R9b占0.9%左右,R9c约占0.4%,F约占14.8%,B4约占11.4%,B5约占5%。

线粒体与母系社会

研究显示,东亚很多线粒体单倍群都爆发于20000-10000年前,例如D4b2b、D4a、D4j、D5a2a、F2、B4a、G2a1、M7a1a、M7b1’2’4、N9a等。

与Y染色体单倍群比较,东亚主要线粒体爆发的时间均相对提早了数千年,表明在这一段时间内东亚存在不少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形态。 当然,另一种可能是当时的生活环境、生产力导致男性更容易死亡,因此保留下来的支系更少。

母系氏族在原始社会中的存在已经得到了证明。4800-4500年前的山东广饶傅家遗址出土的古人骨,经检测,Y-DNA单倍群有四类,而线粒体DNA单倍群则全部一致,表明这是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氏族。当代摩梭人的“走婚”制也是母系社会的一种形态。

但是,母系氏族的存在并不代表那个时代以母系社会为主流。当代Y染色体单倍群有多个在10000-4000年前爆发的大支系,其中在男性中超过10%的就不下4支,因此新石器时代以男性为中心的氏族可能更普遍

五、线粒体故事: 沙皇家族的鉴定

对于现代法医鉴定,线粒体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1918年7月16日,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在叶卡捷琳堡被枪决,并被埋在路边一个浅坑内,尸体被毁容、焚烧,埋葬地鲜为人知。此后,关于沙皇家族的下落就渐渐流传出了许多版本,有人说他们已经被转移到他处,有人说皇室的小公主已经逃脱,并且先后有200余人宣称自己是末代公主….

1978年,两名业余爱好者根据当年保皇党索科洛夫找到了沙皇一家的埋葬地,但直到1989年才公诸于世。1991年,俄罗斯政府正式挖掘了墓地,共发现了5具女尸、4具男尸。此后,法医专家和人类学家参与了尸骨鉴定,最终用常染色体上5个STR证明其中5具尸体来自同一个家庭,即父亲、母亲和三个女儿。但是,这无法证明5具尸体就是沙皇一家。这个时候,线粒体DNA的鉴定帮了大忙。

根据记载,皇后亚力山德拉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理论上,她和三位公主的线粒体单倍群应该与菲利普亲王(母亲为维多利亚女王的外曾孙女)一致。经检测,遗骨中有四具尸体的线粒体与菲利普亲王一致,可确定为皇后和三位公主;另有一具男性尸骨的线粒体DNA,仅在16169这个位置上的突变与沙皇现存的母系亲属不同,其余均一致,经后续检验,沙皇的弟弟乔治(1899年死于车祸)在16169处也有同样有这种突变,表明这具男尸就是沙皇本人。

另外,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891年访问日本时曾遭遇行刺,当时沾有血迹的衬衣在圣彼得堡被保留下来。经过法医鉴定,血斑提取的DNA的常染色体STR和Y染色体STR均与此前发现的男性头骨完全一致,也与沙皇家族建在的亲属一致,此为有力的辅证。

而墓坑中没有发现的另外一位公主和小王子的尸骨,也于2007年在距墓坑只有70米的地方被挖掘,经DNA鉴定,均属沙皇一家。

至此,尘埃落定:沙皇一家在1918年全部被灭口,无人逃脱。

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线粒体单倍群为T2,皇后亚力山德拉也即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线粒体单倍群为H。

Cann RL, Stoneking M, Wilson AC (1987) Mitochondrial DNA and human evolution. Nature, 325 (6099): 31–36.

Johnston, Iain G, Williams, Ben P (2016)Evolutionary Inference across Eukaryotes Identifies Specific Pressures Favoring Mitochondrial Gene Retention. Cell Systems, 2 (2): 101–11.

Wang Y, Zhang Y, Xue D, Kang B H, et al (2016) Kinetics and specificity of paternal mitochondrial elimination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Nature Communications, 7 :12569.

Gitschier J (2010) All about Mitochondrial Eve: An interview with Rebecca Cann. PLoS Genetics, 6 (3): e1000959.

Li L, Zheng H, Jin L, Wang X, et al (2015) Mitochondrial Genomes and Exceptional Longevity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the Rugao Longevity Study. AGE,37:14.

Aledo JC, et al (2011) Mitochondrially encoded methionine is inversely related to longevity in mammals. Aging Cell,10(2):198-207.

Fu Q, Mittnik A, et al (2013) A revised timescale for human evolution based on ancient mitochondrial genomes. Current Biology, 23 (7): 553–559.

Wen B, et al (2004) Genetic evidence supports demic diffusion of Han culture.Nature, 431(7006):302-5.

Li H, Cai XY, et al(2007) Mitochondrial DNA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differentiation in southern East Asia.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34 (4) :481.

Wen S Q, Tong X Z , Li H (2016) Y-chromosome-based genetic pattern in East Asia affected by Neolithic transition .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426:50e55.

Ji F, et al (2012) Mitochondrial DNA variant associated with 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 and high-altitude Tibetans. PNAS, 109 (19) :7391.

Dong Y, Li C X, et al (2015) Low Mitochondrial DNA Diversity in an Ancient Population from China: Insight into Social Organization at the Fujia Site. Human Biology, 87 (1) :71.

Zheng HX, Yan S, et al (2011) Major population expansion of east asians began before neolithic time: Evidence of mtDNA Genomes. Plos One , 6 (10) :e25835.

Behar D, Vanoven M ,et al (2012) A “Copernican” Reassessment of the Human Mitochondrial DNA Tree from its Root.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90 (4) :675-84.

Peter G, et al (1994) Identification of the remains of the Romanov family by DNA analysis. Nature Genetics, 6 (2) :130-5.

Coble M D, Loreille O M, Wadhams M J, et al (2009) Mystery solv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two missing Romanov children using DNA analysis. PLoS One. 4(3):e483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