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宗伟:二十四节气是地理概念还是文化概念

 凌宗伟 2023-08-07 发布于江苏

【异史氏曰】前两天一个群里有人说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化特有的东西。剑平老弟很不识趣地指出二十四节气属于地理学名词。扒皮凑了一句,吃什么,拉什么,你就只知道地理,一点格局都没有,真讨厌。上海世外的杨老师跟了一句:张讨厌。于是哈哈。

扒皮不是教地理的,但前些时候听过剑平的一堂地理课,谈的就是二十四节气,只不过课题是《郭守敬与观星台》。但以我有限的知识知道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及其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的学科。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对季节变化的划分,它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来确定具体时刻,反映了季节变迁、气候变化等地理要素。由此判断张讨厌的说法没毛病。

至于那位仁兄硬要说,它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恐怕是其并不了解地理学科的特质使然。剑平的《郭守敬与观星台》恰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这样一些特质:跨学科性: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如地球科学、气候学、环境科学、人口与城市研究等。系统性:以系统思维为基础,研究地球上各种现象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二十四节气和人类活动的内在联系。综合性: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它不仅涉及到自然环境如山脉、河流和海洋等元素,还包括人类行为如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等。 此外还有区域性:地理学研究区域差异和区域特征,探索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譬如台风就是这样。地理教学的可视化:借助地图、图表和其他可视化工具来展示数据和研究结果。实证性:通过实证研究和数据收集来验证对地理现象的假设和推论。譬如通过观星台观察星相。

二十四节气符合地理学科的学科特质吗是的,二十四节气符合地理学科的学科特质。因此,研究二十四节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季节特点、气候差异等与地理有关的内容。

所以,尽管二十四节气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观察和认知,但它还是属于地理学和气象学等领域的东西。

我同邱磊说,从学习的视角看特跨界学习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学科特质。因为跨界学习充分发挥了地理学科的独特优势,地理学科的主要特质就是它的综合性。你们教地理的,这一点应该比我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