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初学者必看,倪海厦推荐的中医学习顺序

 岐黄之舟 2023-08-07 发布于江苏

本文已由专业审稿专家审核

对于初学者和爱好者来说,中医太庞大了,如果自己摸索的话,会感觉无从下手,一路摸爬滚打,一路跌跌撞撞,时间浪费了且不说,还会越学越乱,始终不得其门而入。

所以,学习中医,有一个好的师傅引路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师傅,不仅可以提供一个科学系统的学习架构,还可以随时答疑解惑。

为此,我们请到公立三甲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生李松主任,结合倪海厦老师的方法,梳理出中医学习大纲:

1.《针灸大成》

2.《神农本草经》

3.《黄帝内经》

4.《伤寒论》

5.《金匮要略》

以上五大中医经典一定要熟读,对于建立中医知识体系非常重要,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第一步,学习针灸

学习针灸不只是为了扎针,主要是学习人体经络循行,中医不懂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络脏,阳经属腑络腑,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比如说肾和膀胱是表里,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是表里,一个是阴,一个是阳,各脏腑彼此有两个经络互为表里。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治疗时相互为用。一阴一阳互相生克,互相扶持。人体阴阳平衡的状态,是与我们的十二经络息息相关,因此必须要懂。

学完针灸,熟悉十二经络及五脏六腑的基础知识,就能了解人体内脏的互动关系。有了这些基础,对于后续学习《黄帝内经》大有帮助。

第二步,学习《神农本草经》

学完针灸,有了人体经络及脏腑的基础认知之后,我们就来学习《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药物理论,系统总结了古代医家各方面的用药经验,对已经掌握的药物知识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整理。全书共计收录了365种药物,正好与一年365日相合,“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

《神农本草经》对于所收录的各种药物的功效和主治疾病都进行了记载与描述,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研究都证明《神农本草经》中对于所载药物的功效认识大部分是正确的,其中许多药物至今仍然在临床广泛应用,比如人参补益、黄连止痢、麻黄定喘、常山截疟、大黄泻下等。

而且各种药物主治疾病的种类也非常广泛,约有170余种,包括了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疾病。此外,《神农本草经》中对于药物的性味、产地与采制、炮制方法,乃至用药原则和服药方法等都有涉及。

学完《神农本草经》,可以建立非常扎实的药物相关知识体系。

第三步,学习《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用文字建立了一张关于人体阴阳五行、脉象藏象、经络运行、病因病理、诊法论治、养生运气的全息图像。

如果没有针灸和药理的基础,《黄帝内经》就很难看懂,因为我们就是单纯的在看字,无法在脑海中形成人体系统的全息图像,这也是很多人反应看《黄帝内经》就像看天书的原因。

但是,有了很好的针炙基础和药理基础,我们在看《黄帝内经》的时候,就不是在读文字,实际上是在读一张由文字阐述的图,看这个图的时候,整个身体都开始动,可以看到人体十二经络、五脏六腑的运转方向。

这样,就可以把《黄帝内经》读得很透。

第四步,学习《伤寒论》

《伤寒论》是从《伤寒杂病论》里面“外感热病”部分的内容分出来的,“内科杂病”的部分,也就是一般的疾病为《金匮要略》。

当我们对《黄帝内经》非常了解以后,这个时候再去看《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就会非常简单清晰。

在《伤寒论》里,主要论述的是外感疾病,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起居中,当外界气候异常变化,人体外受风寒暑湿燥火影响,造成机体阴阳失衡时,人们往往会得病,就如今天我们的感冒、发烧、肺炎等等这一系列的疾病,就是由于外感邪气,造成人们体内的失衡出现的疾病。

在《伤寒论》张仲景把风寒暑湿燥火,怎么侵犯人体的过程,用三阴三阳的辨病模式,详尽阐述了寒邪侵犯人体在机表、营卫、脏腑和到最后侵犯我们人体的三阴的各个阶段,描述得非常清楚。

《伤寒论》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六经形证,是全书的纲领,张仲景观察到热性病虽然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六个类型,同时又运用《黄帝内经·素问篇》的精神分析了阳热、表实和阴寒、里虚。即“三阳证”与“三阴证”。

学习完《伤寒论》,我们不仅可以学习113个经方,还可以掌握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

可以说《伤寒论》在整个中医发展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功劳。

第五步,学习《金匮要略》

同样出于《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和《伤寒论》有什么区别?

《伤寒论》阐述的是疾病整体的演变,非常有系统的整体的、有序列的。

《金匮要略》是把杂病分开来说,比如,这一篇专门讨论心脏病,这一篇专门讨论肺病...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

以上这五本中医经典固然非常重要,但他们的学习顺序更为重要。

如果没有先通彻的了解《针灸》和《神农本草经》,就没办法学会《黄帝内经》。没有学会《黄帝内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没有办法读通。

如果跳过前面三本,直接研究《伤寒》和《金匮》,没办法透彻地了解,不会用药,甚至于是加减都会有问题。

学习完以上五本经典,再去学习其他的中医知识,将会事半功倍,进步神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