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艺术万年史-133》中国隋唐时期的人物画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3-08-07 发布于上海

中国隋唐时期的人物画

隋代画家,画史记载不下几十人,其中画人物画最著名,如杨契丹,善画佛像,郑法士善画人物佛像,董伯仁善画楼台人物等。这些画家的绘画风格,仍沿袭着"齐梁画风",即一种细密精致而臻丽的画风。另外,从西域来中原的尉迟跋质那、跋摩那、昙摩拙叉等,他们擅长描写外国风俗人物、佛像,画风与中原画家明显有别。遗憾的是,这些画家的作品无一存世。唐代人物画,在传统的基础上,获得较大的发展,盛唐时期尤为发达。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上层统治阶级的需要和爱好,道释之外,肖像,仕女画风靡一时。其他画历史故事,写社会生活,都有大量作品产生。杰出的画家如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都是艺绝当代,名闻遐迩。而从西域来的尉迟乙僧,以擅长画佛像和外国人物著称,他代表着以色彩晕染为表现手法的西域风格,对唐代吸取西方画风有很大影响。

阎立本(~公元673年),陕西长安人。一家都善画。父阎毗,仕于隋代,既有画名,又以擅长建筑工程著称。兄立德也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营造学家和画家。立本承父兄事业,曾继其兄为工部尚书,并于总章元年(公元688年)作了宰相,成为极受重视的宫廷画家,世有"左相(姜恪)宣威沙漠,右相(阎立本)驰誉丹青"之谓。他善于描写当时的重大事件,曾画《秦府十八学士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职贡图》、《永徽朝臣图》、《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等,这些作品中仅存《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

《步辇图》(宋摹本),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联姻事件。画家选取太宗坐步辇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节来表现,画幅右面是坐于辇上的太宗,九位宫女前后左右分列,有的抬辇、扶辇,有的执扇,有的张扇,各具姿态。画幅左面是身著窄袖团花袍,拱手致意的禄东赞,他被典礼官引见给太宗皇帝。画中不同人物性格刻画十分成功。禄东赞的举止相貌有着强烈的高原民族特点,尤其是在容貌神情的刻画上,十分恰当地表现出禄东赞睿智聪颖而又矜持谦恭的性格特征。唐太宗则被描绘的既威严又自若,在深沉谦和的外表中流露出深才大略和非凡气度,由此也使这幅作品具有了肖像画创作的性质。这幅作品忠实地表现了千余年前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至今仍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历代帝王图》(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描绘了从汉昭帝到隋炀帝共十三位帝王及其侍臣的肖像,寓褒贬于人物的精神形态的刻画之中,鲜明生动。关于此画的作者,也有人认为是初唐画家郎余令。

尉迟乙僧(生卒未详),于阗(今新疆和田)人,与阎立本齐名。善画佛像及外国人物,"外国鬼神,奇形异貌,中华罕继。"在绘画技法上不同于中原传统,他长于色彩的晕染,"用色沉着,堆起绢素,而不隐指"(汤澋《画鉴》),从而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用线"小则用笔紧劲,如屈铁盘丝,大则洒落有气概。"这种铁线描,设色侧重晕染的方法,使人们耳目一新,被称作凹凸画派。

吴道子,阳翟(今河南禹县)人,约生于公元7世纪90年代,卒于公元758年以后。幼孤贫,当过县尉和小吏。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后专工画,"未弱冠已穷丹青之妙"。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召入禁中为宫廷画家,"非有诏,不得画"。他是一位罕见的多产画家,曾在长安、洛阳一带寺庙中绘制壁画300余堵,涉及到各类经变、文殊、普贤、佛陀、菩萨以及梵释天众等,也绘有道教中的玄元像、五圣图。当他创作壁画时,"长安市肆老幼士庶竞至,观者如堵",甚至"观者喧呼,惊动坊邑。"他画的地狱变相最为著称,被描写为"图中无一所谓剑林、狱府、中头、马面、青鬼、赤者,尚有一种阴气袭人而来,观者不寒而慄。"图中虽未描绘任何恐怕景象,却能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使人在情绪上受到震动。他的绘画技巧极为熟练,画丈余大像,可从手臂开始,也可以从足部开始,同样能够准确画出动人的形象。

吴道子以他旺盛的精力、高涨的热情、娴熟的技巧,奇异的想象、准确的造型、独创的风格,赢得了"画圣"之称。苏轼将他作为唐代绘画的代表,与诗人杜甫、散文家韩愈、书法家颜真卿并列,极赞道:"画至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吴道子被称为"张僧繇后身",他的艺术继承了张僧繇简括的造型技巧,"笔才一二,像已应焉",后人将他与张僧繇合称"疏体"画家,以区别于顾恺之和陆探微劲紧联绵的"密体"。用笔如"莼菜条"。雄劲、磊落、气势磅礴。喜用焦墨勾勒,略加淡彩,自然传神,所谓"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有"吴带当风"之誉,世谓之"吴装"。他独创的宗教图像的样式,称为"吴家样",是一种新兴的更成熟的中国佛教美术样式,同时也突破了北齐曹仲达以来的"曹家样"的影响,而成为与之对立的样式,两种样式的区别可用"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二语来概括。

  吴道子的作品,今已无存。日本大阪市美术馆收藏的《送子天王图》传为吴道子真迹,但可能为宋人摹本,一般认为比较接近吴道子风格。这幅长卷表现净饭王及摩耶夫人抱太子(释迦牟尼)去天祠朝谒天神的情景。画中人物均被描绘成唐朝贵族阶层的形象。线描顿挫有力,粗细转折变化丰富,确有吴带当风的特色。吴道子被后世尊为"百代画圣",并被民间工匠尊为祖师。

单独以妇女儿童为绘画创作题材,在唐代有了新的发展。在此之前,妇女、儿童的形象或作为人物故事中的陪衬,或作为封建说教的工具而出现在绘画中。至唐代则出现了大量以描写妇女儿童日常生活用以玩赏为目的的作品,其代表就是张萱和周昉.张萱(生卒未详),京北(今西安)人,活动于盛唐开元年间,曾为画直,实即宫廷画家。擅长人物画,尤工仕女、婴儿画,常以宫廷游宴为题作画,他的贵族妇女,反映出盛唐时代的享乐欢快的气氛。张萱有两幅宋徽宗赵佶临摹的《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流传下来。《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是玄宗时杨贵妃姐妹三月三日游春的情景。虢国夫人在画之中部,体态自若,与她同样乘着雄健骅骝的是韩国夫人,面侧向虢国夫人。她们丰姿绰约,显得格外豪华。画面中人的形态从容,马的步伐轻快,非常符合郊游的愉快主题。此画的成功之处在于不依靠背景,仅以一组人物的配置,马的跑动和色彩的运用而衬托出春天的气息。作品成功地表现了当时豪贵生活的骄纵富有。《捣练图》描绘了唐代妇女捣练、络线、熨平、缝制等劳动情景,情节生动,充满生活气息,是唐代仕女画中取材较为别致的作品。

继承并发展了张萱仕女画的是周昉。周昉字景玄,长安(今西安)人,贵族出身。以画道释人物及宫廷妇女著称于世。他画人物,不独注意外表特征,还十分注意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传说他为郭子仪的女婿赵纵画像,赵夫人看后说不仅外貌象赵郎,还"兼移其神气,得赵郎情性笑言之姿。"周昉还首创水月观音,影响很大,被称为"周家样"。传世作品有《纨扇仕女图(今藏故宫博物院),描绘了一群衣着华丽的宫中妇女的悠闲散漫,百无聊赖,人物的苦闷情态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周昉笔下的妇女已失去了张萱作品中的那种欢快气氛,反映出时代情绪的变化。周昉不仅在中国有名,在周围国家也有很高的声望,中、晚唐时就有新罗国人在江淮地区以高价收藏周昉的作品,可见其声名之盛。相传为他的作品还有《簪花仕女图》、《调琴啜茗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