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子吃席,不让别人夹菜,女子:我随礼多,这一桌菜应该我先吃

 胡侃社会百态 2023-08-07 发布于河南

引言

随礼,也称随份子、凑份子。是民间承办红白喜事时客人所随的礼金。

民间随礼的风俗由来已久,《史记》中曾经有这样的记载: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叫阳虎的人曾经担任卿大夫一职,阳虎原是季孙氏的家臣,他之所以能够执政鲁国,开鲁国“家臣执国政”之先河,是因为阳虎非常善于搞好人际关系。

有一年,在孔子过40岁生日前,阳虎得知孔圣人马上就要过生日了,于是,便提前做了准备,在孔子过生日的当天,阳虎提着一头烤乳猪给孔子送了过去,孔子自然是非常高兴,于是,孔子逢人便说:“阳虎有才”。也许是得益于孔圣人的夸奖,阳虎飞黄腾达了。

据称,阳虎给孔子送“寿礼”,彻底开创了我国“随礼”的先河。

古人随礼,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风俗,据称,在秦朝时,在红事随礼时,人们喜欢提一直红色的大公鸡;而在白事随礼时,人们则喜欢提一直白色的大公鸡。到了唐朝时,人们随礼喜欢送布匹和蔬菜、鸡蛋,当谁家办红事时,人们会送一些比较鲜艳的布匹和蔬菜;当谁家办白事时,人们则会送一些浅颜色的布匹和蔬菜;当谁家有了下一代的小生命时,人们除了送一些比较鲜艳的布匹以及蔬菜外,还会送上一些鸡蛋。

应该说,宋朝时的随礼之风甚浓。有资料上称,有一户很贫穷的人家,家里仅有一头用于耕地的耕牛,当这户人家男主人的姑姑为儿子办喜事时,这户人家竟然将自家赖以生存的耕牛送给了姑姑家,从而导致这户人家在耕种田地时遇到了困难,无奈之下,这户人家又四处借钱将送给姑姑家的耕牛赎了回来。

当然,这户人家仅仅是个例外。但在宋朝时,人们随礼大多都不送铜钱而送纹银2、4、6两,家庭条件好的,甚至会送10两纹银。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战乱频仍,许多家庭都采用了“简办红白喜事”的方式举办红白喜事,办酒席的家庭很少,在这种情况下,民间的随礼之风渐渐减弱,甚至出现了许多家庭都不愿随礼的现象了。

到了解放之后,民间的随礼风潮又起,不过,由于当时人们的收入很低,所随的礼金都很少,甚至有用脸盆、暖壶、对联代替礼金的现象。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大额的礼金出现了。在一些较为富裕的农村,礼金少则三五百元,多则上千元,甚至上万元。当然,在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礼金还是不多的。

我们这里的农村,属于既不富裕,也不贫穷的农村,老百姓的日子普遍都能够过得去,我们这里的随礼方式是这样的:对于普通乡亲,一般随礼50-100元;对于关系比较好的乡亲,一般随礼200-500元。再多的礼金是很少出现了。

一位社会学家指出,随礼的风俗虽然是一种陋习,但是,这种陋习也有存在的必要,毕竟,随礼的风俗有助于拉近乡亲们之间的距离。不过,随礼的礼金应该适度,不能够存在攀比现象,否则,随礼的风俗就有些变味了。

这位社会学家同时指出,无论随礼多少,都是一份情谊,收礼方应当对随礼方一视同仁,而所有的随礼方之间也不能因随礼的多少而互相看不起的现象。

然而,就在8月26日,在陕西某地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事件

8月26日晚上,陕西的一位网友上传了这么一段视频,视频所显示的是一个农村酒席的场面,在这个场面中居然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说明:由于视频较为模糊,不能用于文章发表,故用网络图片代替)-----

当菜肴上齐,所有坐在桌子前面的客人准备吃菜时,一位约有四五十岁的女子突然站了起来,只见这位女子指着几个夹菜的客人说:“你们都别动筷子,我比你们随礼多,这桌子菜应该我先吃!”

众客人听这位女子这么一说,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放下筷子,纷纷离席了。

拍摄视频的网友称,这位女子随礼200元,她自认为随礼比较多,自己应该先吃,以便能够多吃一些“好菜”,因此,她便阻止别人动筷子。

以上所述,就是这一事件的一个简单过程。


网友声音

真是稀奇,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的人。你随礼多了又怎样?难道你随礼多了就有什么特权?谁给你的特权?恐怕主家没有给你这种特权吧?真的是x眼看人低啊!


老胡观点

我们这里的农村,有这样一种说法:“人过一百,形形色色”。其意思是说,凡是有人群的地方,什么样的人都有。

“奇葩”一词是指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人或事物。一位心理学家曾经指出,由于一个人的出身,所处环境以及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总有一些人会做出一些非常奇葩的事情来,对于这些人,其他人应该敬而远之,让他们彻底地孤立起来,当他们被长久孤立后,他们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否则,他们仍然还会做出一些令人不爽的事情来呢!

此次事件中的那位女子,应该是“奇葩”中的“奇葩”,她自认为自己随礼多了就有优先吃席的特权,其实,她完全想错了,因为所有客人都是主家的客人,在主家没有以随礼多少进行区别对待时,这位女子就无权以随礼多少进行区别对待了,而她居然用她自己的自私凌驾于主家之上,这位女子实在是太不自量力了。

大家以为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