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绩效管理,以战略为导向才有前途

 华夏基石 2020-12-01

管理咨询业务或其他合作请加微信s13611264887

建设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你不可不知的八大关键点


一个企业真的要推行战略绩效管理,首先必须从机会导向转向战略导向,企业必须要有清晰的战略、清晰的战略目标。企业如果还是机会导向,很难实施所谓的战略绩效管理,因为没有前途。

其次是绩效考核、绩效管理必须要有老板的支持,有各级管理者的认同。各级管理者必须要具备绩效管理能力,如果没有绩效管理能力的支持,那么绩效考核、绩效管理就变成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而不是各层管理者的责任。

企业建设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以下八个关键点要注意。

一、跳出专业职能看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企业战略落地的工具,是化战略为行动的一套管理体系,即,跳出把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职能的这个局限,站在战略的高度,站在战略落地、化战略为行动的管理体系的高度看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就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和责任,而是变成了从老板到所有管理者、所有员工的责任,尤其是CEO的责任。

二、企业必须从机会导向转向战略导向

一个企业真的要推行战略绩效管理,必须从机会导向转向战略导向,拥有清晰的战略、清晰的战略目标,并正确运用PDCA循环与沟通能力,提高绩效管理能力。

企业战略目标真正要落实到各个部门,落实到各业务系统,落实到各个员工身上,要用好PDCA循环,提高各层管理者的绩效管理意识和责任。

而PDCA管理循环中的核心要素就是沟通。有这么一句话:沟通是绩效管理的生命线,没有沟通就没有战略绩效管理。在绩效管理能力里面,最核心的能力是管理者的沟通能力。

三、用好绩效考核这个指挥棒

绩效评价、绩效考核指标是指挥棒。考核指标、考核标准指到哪儿,员工的行为就跟到哪儿,资源和能力就配置到哪儿,就向哪儿倾斜。这就要求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不仅要反映企业关键战略要素的要求,还要反映管理经营现实问题的要求;既要着眼于长远的战略问题,也要解决企业所面临的现实经营问题。

因此,绩效管理、绩效考核,必须要以问题为导向、以战略这导向,比如,企业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成本问题,那么成本就成为现实中要解决的问题的关键指标,要作为一个关键的战略要素,纳入战略指标体系。

四、要抓KPI,但不能把它等同于绩效管理

KPI本身是绩效管理绩效考核指标的一种,是一个重要的、有效的指标管理体系,但是KPI并不等同于绩效管理的全部。

五、战略绩效管理要基于企业的价值观

一个企业推进战略绩效管理,要基于企业的价值观,要体现企业的管理思想。同样是客户价值导向,宝马的核心竞争力,即所谓客户价值的理解,就是通过产品“产业化”,以产品领先来体现企业对客户价值的承诺;丰田则是以总成本领先,来实现对客户价值的承诺。

其实一个企业每一个考核指标,直至绩效考核、绩效管理体系,体现的都是一个企业的经营思想和价值观。

六、实现两个打通,建设高绩效文化

企业进行战略绩效管理,其实质是推行一种文化习惯的。战略绩效管理真正要推行下去的话,就要变成各级管理者的一种行为习惯。尤其是要把PDCA循环,变成各级管理者的一种行为习惯。所以绩效管理体系要有两个打通。

第一个是打通从战略到经营计划预算,再到绩效考核的逻辑。如果光有战略目标,没有经营计划预算,资源配置不上去,战略也没法真正去落地。所以企业推进绩效考核、绩效管理,还有个前提条件——要有经营计划预算系统。

第二个要打通的是PDCA循环。中基层管理者这个层面,真的要把PDCA的目标、行动、行动方案,再到检察、监督,再到反馈的这个循环打通,使它变成管理者的一种文化和一种习惯。

七、 依据企业发展阶段,用好平衡积分卡

平衡计分卡是企业很重要的战略工具。卡普兰与诺顿,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提出平衡计分卡这个概念到现在,从理论到实践至少经历了四个迭代。平衡积分卡在不断演变、不断发展、不断升级换代的过程中,最终会回归到成为企业战略管理体系和组织内部的协同管理体系。

中国企业从机会导向转向战略导向,从单一的规模导向转向有效成长、可持续性成长的时候,要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长期所追求的战略绩效目标的时候,平衡积分卡的作用可能越来越大。

但是对很多创业性企业来讲,不适用平衡计分卡。

当企业有了一定的规模,更需要提高组织内部的战略协同,提高企业内部的整体运营效率,要解决长期持续发展问题时,平衡积分卡的作用和价值就要充分发挥出来。

八、越简单,越有效,组织绩效抓关键指标

平衡计分卡的管理思想是非常好的,但它的整个设计思路还是偏向理想化,还具有一定的适用局限性。

后来企业界为什么又普遍采用“战略地图法”?实质就是回归到了企业战略管理要抓关键绩效,抓KPI。“战略地图法”的作者运用平衡计分卡的框架,和KPI融合在一起,形成“战略地图”方法。应该说绝大多数世界级的企业,用的都是抓关键指标的“战略地图法”。

最后,不管什么样的绩效考核、绩效管理,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还是要持续创造高绩效。如果绩效管理不能帮助企业持续创造高绩效,不断去实现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不能驱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那这种绩效考核、绩效管理就是盲目的,还只是在工具层面,不能上升到战略层面。

新书推荐

《洞察——华夏基石管理评论》第50辑

●第50辑重要文章

《彭剑锋:坚持干部队伍建设三要素》

《吴春波:回归制度的干部建设和管理——华为干部管理的八大系统》

《郝照平:“四支队伍”推动航天事业由大到强》

《国企股权激励全解:政策、案例及方案》

《志同道合,利他取势:华夏基石事业合伙制价值新主张全解》

……

  ●《洞察——华夏基石管理评论》季刊由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主编,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社发刊!全年出版四辑。      

洞见企业成长规律,察觉创新变革真谛。

基于本土企业实践探索,提供原创性管理理念和方法。

专家作者:彭剑锋、吴春波、孙健敏、施炜、王祥伍、苗兆光、孙波、夏惊鸣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