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肌肉收缩等张、等长、等速傻傻分不清?一幅图搞懂,清楚明白康复

 d_lotus 2023-08-20 发布于北京
收缩是肌肉的基本特性,是肌纤维接受刺激后所发生的机械反应。


人体肌肉分为心肌、平滑肌、骨骼肌,前两者不受意识控制,后者既受神经支配,又受意识控制,称为“随意肌

骨骼肌的收缩与人体维持姿势、完成动作、发生位移,以及呼吸、进食、排便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根据收缩时肌肉长度张力的不同,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分为三大类:

张,张力,指肌肉在静止状态下的紧张度;等张,张力不变。

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是肌肉保持张力恒定不变的收缩形式。等张收缩时,肌肉张力不变,肌肉长度发生变化,使物体产生位移而做功。等张收缩使人体实现各种运动和活动根据肌肉长度的变化,又分为“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

收缩时,肌肉起点和止点相互接近(而非肢体向心脏靠近)称为“向心收缩”:

向心收缩:肌肉张力>阻力 肌肉缩短 图|Lotus
这时肌肉长度缩短,所以又称“缩短收缩”。向心收缩的特点是肌肉张力>阻力。如上图中肱二头肌止点向起点靠拢,肌腹部隆起,肌肉缩短。

和向心性收缩相反,如果肌肉止点和起点分离就发生了离心收缩,这时肌肉长度被拉长,所以又称“拉长收缩”,这个过程的特点是肌肉张力<阻力如下图:

离心收缩:肌肉张力<阻力,肌肉拉长 图|Lotus

当肱二头肌张力小于哑铃和前臂的重力,肱二头肌起点远离止点,肌肉被拉长。

总的来说,等张收缩会使肌肉长度发生变化,引起关节活动,对周围组织刺激较大。所以,在伤病和术后早期康复中,需要在组织有一定程度的愈合、并出现一定基础的肌力,能承受一定强度后才可以进行等张收缩训练

长,长度;等长:长度不变。

在肌肉收缩过程中,如果肌肉张力发生变化,但肌肉长度保持不变,则称为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

等长收缩时,肌肉张力可增至最大,但由于肌肉长度不变,没发生位移,没有对外做机械功,所以也被称为静力性收缩”。

等长收缩:肌张力增大 长度不变 无位移 图|Lotus

但等长收缩时肌肉能产生很大的张力,仍然需要消耗能量。这就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你只是一动不动地在电脑前坐一整天居然也会疲劳和腰酸背痛的原因:

为了维持坐位姿势,你的肌肉不得持续很长时间的等长收缩而发生肌肉劳损。等长收缩只是肌肉张力增加,并不发生位移,而被称为“静力性收缩”,这种损伤也被称为“静力性劳损”。 

久坐后遗症:腰酸背痛 图|网络

在膝关节韧带重建术、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会因为疼痛、保护重建结构等因素在早期减少负重并避免过早活动。但术后活动不足会引起的深静脉血栓、关节腔内粘连、废用性肌萎缩等严重的并发症:

股四头肌萎缩 素材|网络


这时,就可以介入等长收缩训练了。研究表明,等长收缩训练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和肌肉体积。肌肉泵功能还有助于改善循环,促进伤口修复,重建关节功能

术后早期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也称为“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康复训练,有助于预防上述多种并发症。具体训练方法: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图|Lotus

仰卧,或者坐在床上,手术下肢伸直平放在床上,可在腘窝(膝关节后侧)放置垫枕以避免关节过伸,使膝关节处于稍微弯曲的功能状态,主动收缩大腿肌肉,自觉绷紧后再行放松,感觉到髌骨上下滑动为有效,反复多次。

日常训练中,平板支撑属于最典型的肌肉等长收缩:

平板支撑 图|网络

可以看出,等长收缩能使关节保持固定位置,是支持、固定和维持特定人体姿势的基础。在维持姿势的前提下,为其他关节的运动创造条件。比如:


踢腿时,左下肢及躯干核心肌肉等长收缩,固定躯体,才能保证右上肢发出踢腿动作。可见,在复杂运动中,身体姿势不断变化,肌肉常常是等长、等张收缩不断协调变化的混合收缩形式


速,速度,在关节运动中特指“角速度”;等速,速度相等、恒定。

等速收缩(isokinetic contraction)指肌肉以恒定的速度进行收缩,使关节活动所通过的角度(路程)相等。这时肌肉收缩力始终与阻力相等,也称为“等力“等动收缩

人体肌肉不可能做到绝对的等速收缩运动,须要借助特定仪器进行:

等速肌力训练仪 图|网络


等速收缩时肌肉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都能产生最大的力而被认为是高肌肉能力的有效手段,但需要在专业的康复中心进行。

综上,肌肉收缩形式和特点大致可以囊括为下图:

肌肉收缩形式 思维导图 | Lotus

简言之,肌肉等张收缩时,张力基本不变,长度改变,可以完成关节的活动和肢体的位移;

而肌肉张力发生变化,但长度保持基本不变的等长收缩,一方面维持人体姿势,另一方面为等张收缩活动和位移打基础。

等张收缩VS.等长收缩 图|Lotus


可以说,人体日常生活工作活动,简单到坐、站、行走,都是骨骼肌多种运动形式参与,综合协调完成的结果。

骨科术后早期进行训练有助于避免和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肌肉力量训练法,避免造成损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