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单元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2023秋季六年级上册7单元 0607)

 新用户78684458 2023-08-07 发布于湖南
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作业设计案例:跨学科设计!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

01


大单元 大主题

统编六年级上册4单元是小说单元,本单元的阅读教学训练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表达教学训练要素是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结合本单元的单元页、单元课文内容、口语交际、习作,本单元的学习就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在单元课文学习中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中,去学习单元课文作者是如何把自己的生活中练就的一项“拿手好戏”的故事写清楚,从而让学生懂得学会专注地做好一件事,获得一种技能、一种思维、一种成长,这就是一种艺术。围绕这个总体要求,可以拟定本单元的跨学科学习大主题为:赏艺术之美,悟生活之趣

02


大主题 大目标

本单元围绕“艺术之美”编排了《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伯牙鼓琴》既是伯牙鼓琴的艺术和锺子期赏琴的艺术,也是伯牙钟子期生活中的友谊之趣;《书戴嵩画牛》里既通过杜处士爱画来说明斗牛图绘画的艺术,尤以牧童赏画的艺术,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之趣;《月光曲》中既有贝多芬弹琴的艺术,同样以盲姑娘赏琴的艺术,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之趣;三篇课文都从音乐、绘画、戏曲不同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

根据本单元的课文特点和总体要求,围绕单元主题,将本单元的目标拟定为:

【识字与写字】

1.会写14个字,会写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阅读与鉴赏】

1.能借助注释和课文插图理解文言文,讲文言故事。
2.读文想象画面,借助语言文字,赏音乐、绘画、京剧、书法的艺术之美
【表达与交流】
  1.学习修改说明书,学会做好课堂笔记
  2.简笔画 思维导图列出习作提纲,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表达自己练就拿手好戏的生活趣味
【梳理与探究】

1. 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 点,发展独立识字能力和写

2.根据单元和书法有关的话题,梳理绘画、音乐、京剧、书法等艺术相关的资料,并进行笔记整理。
3.利用图书馆、网络查找资料,梳理探究和书法有关的书法家的书法特点、代表作品和书法家的故事。

03

大情境 大活动

根据课标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主要是通过整体感知、 联想想象,去感受本单元所描写的音乐艺术、绘画艺术、戏曲艺术,文学作品的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 验;同时去了解这些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教学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朗读、默读、诵读、 复述、评述等方法学习作品,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 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我的拿手好戏”这一艺术文学作品。
于是围绕本单元的主题情境:赏艺术之美,悟生活之趣。,设置三个大活动项目:

一、单元主题化情境活动项目一:走进生活世界,感受艺术之美

二、单元主题化情境活动项目二:品语言文字之美,赏艺术之趣

三、单元主题化情境活动项目三:赏艺术之美,悟生活之趣


04

大关联 大整合

围绕单元大主题,从最后要达成的习作、整本书阅读这一单元应用拓展性学习作为总体要求,将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习作、课后思考题等单元内容进行组合,构建一个单元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目标系统,进行比较阅读:

1.品音乐艺术之美比较阅读:《伯牙鼓琴》和《月光曲》,在《伯牙鼓琴》中,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月光曲》中贝多芬善弹琴,盲姑娘善听琴,感受知音难觅,音乐之美,艺术之高。

     2.品语言文字之美:比较阅读《书戴嵩画牛》和《京剧去谈》,《书戴嵩画牛》富有生活情趣,牧童的语言、动作、神态生动形象,给人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京剧去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动作造型极有情趣,从语言文字中感受绘画宇京剧的艺术之美,从而联系生活,体会好戏之趣。

05


大项目 大任务

围绕以上三个项目活动设计了以下项目活动如下:
一、单元主题化情境活动项目一:走进生活世界,感受艺术之美
项目任务一:单元导读课
 1.整体创设单元情境:赏艺术之美,悟生活之趣

  3.结合交流平台、口语交际、习作明确单元目标和任务及单元学习方法

  4.拟定单元主题化学习主题

作业设计:
1.搜集整理所学过的书法家及作品,初步感知他们书法艺术
2.搜集整理学过的关于绘画艺术如《画》《墨梅》
二、单元主题化情境活动项目二:品语言文字之美,赏艺术之趣
项目任务一:精读学习《伯牙鼓琴》,体会伯牙鼓琴的艺术,以及他与锺子期的深厚友谊
 1.整体朗读课文,感知音乐艺术之美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借助注释,抓住课题“伯牙鼓琴”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a.起因:伯牙为谁鼓琴

图片

b.经过:伯牙怎么鼓琴?

图片

c.结果:伯牙鼓琴的结果怎样?

图片

  2. 品读课文,赏音乐艺术之美,悟生活友谊之趣
  (1)“伯牙鼓琴”的艺术,锺子期赏琴的艺术。

伯牙: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锺子期: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伯牙: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锺子期: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2)悟出生活之趣,友谊之美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结合资料袋,说说对这句话的感受,体会生活之趣,友谊之美
 作业设计:
1.查找资料,伯牙鼓琴是怎么炼成的
2.搜集资料整理关于知音的古诗和名句
项目任务二:比较学习《月光曲》,贝多芬善弹琴,盲姑娘善听琴,感受知音难觅,音乐之美,艺术之高。
一、默读课文,感知《月光曲》音乐艺术之美
1.抓住课题“月光曲”,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接下来介绍的是月光曲:第1自然段
(2)月光曲的由来:贝多芬为兄妹两弹曲(2---7自然段);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8--9自然段)
(3)月光曲被记录下来
2.串联脉络,概括课文内容
3.品读课文,结合《伯牙鼓琴》中的锺子期和伯牙的关系,说说贝多芬弹曲给盲姑娘听,谈完一曲又一曲
抓住兄妹两的对话可以看出,贝多芬弹曲,至少有以下几点原因
(1)盲姑娘家贫
(2)盲姑娘热爱音乐艺术,

图片

4.品读课文第九自然段,想象画面,体会音乐艺术之美

图片

小组议一议:说说文中并没有写《月光曲》有多美,是怎样写出了《月光曲》的美?
侧面描写:通过一个皮鞋匠和一个盲姑娘听了音乐都能想象到一幅幅画面来突出音乐艺术之美:

图片

语言文字的美突出音乐艺术的美:
四、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1.小练笔,听一首曲子,展开想象和联想,仿照课文第九自然段,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2.归类整理日积月累

迁移学习《京剧趣谈》,体会京剧艺术之美

1.抓住课题梳理脉络,概括课文内容

2.品读重点段落,赏京剧艺术

(1)京剧道具:马鞭 道具本身艺术之美和约定俗成的方法的艺术之美
 (2)京剧表演形式:亮相的动静亮相的艺术之美

项目任务三:学习《书戴嵩画牛》,赏绘画艺术之美

 1.整体朗读课文,感知绘画艺术之美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借助注释,抓住课题“”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a.起因:戴嵩画的牛是艺术品

图片

b.经过:“戴嵩画牛”这一艺术品,受到质疑

图片

c.结果:杜处士认可牧童的质疑

  2. 品读课文,赏绘艺术之美,悟生活之趣
(1)杜处士赏斗牛图: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2)牧童赏斗牛图:谬矣——艺术来源于生活,悟生活之趣
3.结合“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说说耕填的艺术家是谁?织布的艺术家是谁?
并结合“拿手好戏进行仿说,如医生、教师……
4.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1.背诵文言文,

2.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文言文仿写,如乒乓球。篮球

06


大应用 大拓展

三、单元主题化情境活动项目三:赏艺术之美,悟生活之趣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  赏书法艺术之美
1.书法家及故事
2.书法作品
3.练习书法的感受及书法的好处
习作:我的拿手好戏  赏生活艺术之美,悟生活之趣
1.审题选材:
(1)我的拿手好戏是什么?
(2)怎样炼成的?选择一个故事来分享
(3)明确拿手好戏哪些是主要内容
(4)仿照提纲,列出自己的提纲
2.写作指导建议:
(1)可结合书上的提纲来梳理《月光曲》的提纲
(2)明确月光曲哪些部分是重点写,怎样重点写?
(3)回忆自己练就拿手好戏的时候,有没有印象深刻的趣事

3.学生习作

4.互评、自评或师点评、修改习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