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兰州家长 2023-08-08 发布于甘肃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苏联的“超级堡垒”——图-4

二战中美国和英国虽然向苏联提供了大量军用飞机,但是拒绝提供4发重型轰炸机。到1944年苏联空军只有30多架TB-7,不具备战略空袭能力。苏联的重型轰炸机项目也由于技术储备不足而进展缓慢。就在这时美国陆军航空队送来了意外的礼物。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苏联TB-7重型轰炸机是苏联红军在卫国战争中使用的唯一一种四发重轰炸机。

1944年7月29日美国陆航第58轰炸机联队的70架B-29从中国成都基地出发轰炸鞍山钢铁厂。战斗中B-29遭到日本战斗机和高射炮的阻击。一架B-29被高射炮击中油箱后就近飞往苏联的符拉迪沃斯托克降落,立即被扣留。到同年11月21日,又有3架B-29先后在苏联远东地区迫降。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部署到中国的B-29超级空中堡垒机组成员在巨大的飞机前列队,准备接受迎接官员的祝贺。

其中以曾经是阿诺德上将座机的”阿诺德上将”号最为完整,而11月21日迫降的B-29有个中文名字“顶好”。苏军扣留这4架B-29的理由是苏联政府和日本政府在1941年签订了互不侵犯协定,美国和苏联在欧洲战场的同盟国关系并不适用于远东地区。B-29的机组人员于1945年取道伊朗返回美国,可4架B-29却永远留在了苏联。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其中一架迫降苏联的B-29轰炸机

实际上就在第一架B-29在迫降苏联后,莫斯科就派遣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分析。B-29的大量先进技术令苏联飞机设计师大开眼界。斯大林在接到B-29的技术分析报告后,认为仿造B-29是苏联赶上世界航空先进水平的绝佳机会。

他命令海军司令库兹涅佐夫、著名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负责整体技术工作,斯维特索夫设计局负责仿制发动机。3架比较完好的B-29很快转移到莫斯科茹可夫斯基试飞中心。其中一架用于全面分解、测绘仿制,一架用于测试性能、还有一架作为备份用于和仿制品进行技术细节对比。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苏联对B-29轰炸机做解体测绘

1946年夏第一架苏联版的B-29——图-4在喀山机场首飞成功。1947年8月3日莫斯科图希诺机场举行的“苏联航空日”上,3架外形与B-29一模一样的图-4重型轰炸机和1架与B-29非常相似的图-704发动机运输机威风凛凛地飞越会场,令在场的美国武官和西方记者大惊失色。

图-4的外形、内部结构和B-29完全相同,载弹量达9吨,装4台ASh-73TK风冷发动机(美国莱特R-3350的仿制品),单台功率1690.5千瓦,最大速度558千米/小时,最大航程5600千米,实用升限12000米。秉承苏联武器重视火力的传统,图-4用10门23毫米机炮取代了B-29的12.7毫米机枪,而且采用了仿造德国的轰炸瞄准具。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苏联图-4轰炸机ASh-73TK发动机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图-4轰炸机上的23毫米机关炮

从1949年起图-4开始装备苏联远程航空兵。1951年10月8日图一4进行了空投原子弹试验,标志着苏联拥有了战略核打击能力。到1954年停产时图-4共生产了1200多架。其中有少量被改装成类似于美国KB-29的空中加油机。随着图-16喷气式轰炸机的服役,图-4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逐步退役。

图-4的成功不仅使苏联空军具备了真正的远程战略轰炸能力,还为图波列夫设计局一系列大型飞机打下了基础。从1946年起图波列夫就尝试在B-29基础上开发新飞机。最初的作品是图-70运输机。该机采用与图一4相同的发动机、机翼和垂直尾翼,机身加长、加宽,机头改为传统的阶梯形设计,可运载70名乘客,但是没有投产。此后图波列夫又在图-70基础上研制出改进型图-75。虽然图-75也没有投产,但是该机为两种试验型重型轰炸机——图-80和图-85打下了基础。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图-80实际上是采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常规机头设计的图一4。该机于1948年开始设计,1949年12月1日首次试飞,仅制造了一架。

图-85则是从1949年开始设计准备与B-36抗衡的洲际轰炸机。该机装有4台VD-4K活塞式发动机,单台功率高达3160.5千瓦。其最大速度606千米/小时,最大航程12200千米,最大载弹量20吨,自卫武器是10门23毫米机关炮。图-85于1951年1月9日首次试飞。北约称其为“驳船”。但是图-85在整体性能上还是逊于B-36,最终被放弃。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从图-70到图-85,图波列夫将B-29的改进潜力发挥到了极限。从1950年起图波列夫开始在图-85基础上研制采用后掠翼和大功率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图-95。直到今天,图-95仍是俄罗斯最重要的战略轰炸机之—。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图-95战略轰炸机

据西方航空专家称,1949年年底斯大林决定向中国空军赠送12架图-4,于1953年交付。西方认为中国空军共装备过约100架图-4。中国航空技术人员还自行为图-4换装了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并将其改装成预警机和无人侦察机母机(北京中国航空博物馆保存有这两种改型机)。图-4系列飞机在中国空军一直服役到20世纪80年代末。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中国航空博物馆里图-4改装的空警1号

英国“华盛顿”BMK1

随着冷战的升级,英国空军也计划对苏联战略目标进行打击。但当时英国空军的主力轰炸机是改进自“兰开斯特”的“林肯”。它在米格-15面前只有挨打的份儿。而且“林肯”也不适于运载原子弹,于是英国政府决定引进B-29作为原子弹运载机。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1950年1月27日美国国防部决定租借给英国皇家空军3架B-29和85架B-29A,这些飞机被命名为“华盛顿”B Mk1,3月20日英驻美大使奥利沃·弗兰克斯亲自代表英国政府接收了这批飞机。3月22日美国空军第307轰炸机大队将首批4架“华盛顿”飞往英国曼海姆基地。此后英国空军共有10个中队装备了“华盛顿”。这些飞机在英国空军共服役了3年多。1954年英国将还能飞行的70架“华盛顿”交还给美国。原先使用“华盛顿”的部队换装“堪培拉”喷气式轰炸机。英国空军在1952年将两架“华盛顿”移交澳大利亚空军,服役到1957年报废。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二战中B-29给了日本军国主义者以毁灭性打击,极大地加速了战争的进程,充分证明它是二战中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之一。

飞向中国

第一批生产型B-29于1943年10月7日在波音公司威奇塔工厂下线。12月30日贝尔公司马瑞塔工厂也制成第一架B-29。由于B-29是当时技术最先进、最复杂的轰炸机,因而部队的换装难度也是前所未有。陆军航空队在马瑞塔工厂制成第一批B-29后,就在该厂组建了第一支B-29实战部队——第58轰炸机联队。不久该联队进驻堪萨斯的烟雾山基地,在那里进一步扩编为5个大队。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美国生产车间正在组装的B-29轰炸机

烟雾山基地的飞行员全力进行被称为“堪萨斯战役”换装作业的同时,罗斯福总统于1944年4月15日建议蒋介石在中国修建机场供B-29空袭日本本土。不过B-29部队的组建并不顺利。按计划第58轰炸机联队应当在1944年3月10日形成战斗力,但由于B-29采用了过多新技术,出厂之后还要进行至少54项主要改进才算完成战斗准备。主要的技术问题是发动机和火控系统,尤其是发动机过热问题一直未能根除。阿诺德上将全面接管B-29项目后换装工作才逐渐走出困境。

1944年3月26日第一架负责探路的B-29取道北非飞往远东。到达开罗时当地气温达到46.1℃.发动机又出现过热问题。机组只能在当地停留一周维修发动机,然后飞往印度。不过印度各机场的气温高达48.8℃。B-29探路机组只能在简陋条件下自行改进发动机罩和油路,防止发动机过热。由于探路机组经验丰富,改进非常成功。此后到达的B-29都参照他们的经验改进。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中印驼峰航线示意图

到1944年4月15日,共有32架B-29从美国本土飞抵印度。到4月底,抵达印度的B-29的总数超过了100架。4月26日第一架B-29沿着著名的“驼峰”航线飞越了喜玛拉雅山脉,在中国广汉机场降落。该机场是专门为B-29修建的,由于缺乏大型施工设备,中国境内的B-29基地完全由人力完成,但施工质量极高,令美军非常吃惊。

当时中国工业基础十分落后,无法提供B-29所需的燃料、配件等补给品,这样到达中国的B-29被迫客串运输机,来回飞越“驼峰”,把各种补给品从印度运到中国。“驼峰”航线被公认是当时最危险的航线,而且会经常遇上强劲的逆风使燃料消耗剧增。B-29每消耗12升燃料才能将1升燃料从印度运到中国。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部署在中国四川的第462轰炸机大队B-29。图中可看到修建机场的中国民工。

在“驼峰”航线飞行不仅要面对复杂的气象,还要随时防备日本战斗机的偷袭。于是所有飞“驼峰”航线的B-29都配备了全部自卫武器。实际上B-29第一次飞“驼峰”航线时就遭遇上日本陆军的一式“隼”战斗机。关键时刻这架B-29的4个遥控机枪塔全部发生故障,还是机尾炮塔射手临危不乱,击落了一架一式战斗机,取得了B-29在空战中的首次胜利。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在“驼峰”航线执行燃料运输任务的早期型B-29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部署于中国战场的K-40号B-29轰炸机。该机的尾炮手号称完成了B-29在中国战区的首次击落纪录。

初试身手

1944年6月5日驻印度的B-29部队执行了首次轰炸任务,出动100架B-29前去空袭曼谷附近的铁路机车场。仅有80架B-29到达目标上空,20架由于机械故障等原因中途返航。由于目标上空云层很厚,只有18枚炸弹确认击中目标。

6月15日驻印度基地的47架B-29以中国成都为前进基地空袭了日本八幡的钢铁厂。这是B-29第一次轰炸日本本土,标志着对日战略空袭行动全面展开。此后在第20轰炸机司令部的指挥下,B-29在中国/缅甸/印度战区共执行了72次作战行动。其中航程最远的一次行动是从锡兰出击轰炸苏门达腊岛的石油精炼厂,航程超过6200千米。

同在1944年6月15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发动了大规模登陆战。经过20多天的血战,美军于7月6日完全占领了塞班岛,8月24日在岛上建成了规模巨大的依思雷机场,为第21轰炸机司令部所属的B-29空袭日本本土准备了更合适的前进基地。10月12日海伍德·翰塞尔将军驾驶“太平洋先锋”号B-29降落在依思雷机场,这是进驻马里亚纳群岛基地的第一架B-29,标志着B-29对日本本土的空袭即将进入新阶段。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第499轰炸机大队的B-29正在更换发动机。本图1944年11月摄于塞班岛依思雷机场。

16天后18架B-29从马里亚纳群岛出击,轰炸了特鲁克的日军潜艇基地。11月24日111架B-29再次从马里亚纳出发轰炸东京的飞机制造厂。这是B-29首次大规模空袭日本首都。日军出动战斗机拦截,但是B-29强大的自卫火力和较高的巡航高度令日机备感头疼。由于日本战斗机缺少先进的涡轮增压器,在高空拦截B-29时难以发挥性能。

为了扭转战局,日本陆军航空队迅速组织起专门以撞击战术攻击B-29的部队。其中战果较大的是在飞行244战队基础上组建的“震天制空队”。12月3日“震天制空队”使用三式“飞燕”战斗机首次成功进行撞击作战,3名飞行员撞毁3架B-29后生还。该部队在二战期间共对B-29实施18次撞击作战,7名飞行员丧生,是在日本本土防空中撞击作战最多的部队。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此外飞行244战队也是击落B-29最多的飞行战队,共击落73架B-29,击伤92架,仅战队长小林照彦就击落12架B-29。但随着P-51开始为B-29护航,日本战斗机再也无法顺利截击B-29了。1945年4月7日100架P-51从马里亚纳起飞,掩护B-29机群进行昼间空袭。当天P-51轻松地击落了21架日本战斗机,而美军仅损失2架P-51和3架B-29。此后P-51就彻底夺取了日本上空的昼间制空权。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日军飞行244战队战队长小林照彦曾击落多架轰炸日本的B-29。其座舱旁边涂有记录击落架数的标记。

“火攻”日本

1945年1月20日著名轰炸机指挥官李梅到达马里亚纳群岛就任第21轰炸机司令部指挥官。李梅发现此前对日昼间高空轰炸效果不理想,B-29高空飞行的载弹量只有2吨左右,而日本战斗机在白天的抵抗十分激烈。同时美军之前只用高爆弹袭击军工设施,没有对民用设施造成太大破坏,更谈不上打击日本的民心士气。李梅还敏锐地发现,日本主要工业设施集中在东京、名古屋、大阪等大城市。由于害怕地震,这些城市的房屋多为木结构。如果将这些城市的民房烧毁,即使不轰炸工厂,日本工业也无法正常生产。

于是李梅决定采用全新的夜间低空轰炸战术,大量使用燃烧弹轰炸日本大城市的居民区。为了增加载弹量,李梅下令拆掉B-29除尾炮外的自卫武器,这样载弹量最多可达8吨。很多飞行员认为李梅实在是太疯狂了。他们把新战术称为“李梅的赌注”。为了验证新战术,1945年2月4日夜70架B-29向神户投下了160吨燃烧弹。2月25日172架B-29又在东京投下450吨燃烧弹。这两次试验轰炸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美军飞行员还发现日本缺少夜间战斗机,高射炮火力也不猛烈。于是李梅开始制订大规模“火攻”日本的计划。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1945年3月5日夜B-29用燃烧弹轰炸大版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被B-29摧毁的大阪

1945年3月9日18时15分,334架B-29分别从提尼安岛和塞班岛起飞,携带2000吨燃烧弹直飞东京。午夜时分编队到达东京上空。前导机投下照明弹指示目标,B-29轰炸机则依次单机进入目标区投弹。轰炸整整持续了6小时。东京一片火海。

据日本方面的统计,东京市有41.4平方千米的市区化为焦土,1/4的建筑物被烧毁(其中商业区被毁63%,工业区被毁20%)。83793人丧生,40918人受伤,100多万人无家可归。只有14架B-29被击落、42架被击伤。这次“火攻”造成的破坏不亚于后来的原子弹轰炸。更重要的是,日本军国主义者终于开始体会到战争的恐怖,日本国民对战争的前景也感到绝望。第二天夜313架B-29又用相同的战术“火攻”名古屋。在此后一周内B-29又用燃烧弹袭击了大阪和神户。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1945年B-29轰炸大阪后留下的弹坑

由于后勤补给比较困难,1945年3月29日第20轰炸机司令部的B-29在完成了72次作战行动后,停止了在中国/缅甸/印度战区的行动。第58轰炸机联队的B-29也从印度迁至马里亚纳群岛,加入第21轰炸机司令部的作战序列。此时B-29部队总数达到20个大队,足以对日本进行毁灭性打击。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第498轰炸机大队的B-29正在投掷227千克炸弹

从1945年4月到战争结束为止,B-29几乎不分昼夜地对日本的大城市进行轰炸,其中5月23日、25日和26日,美军各出动超过500架B-29用燃烧弹轰炸东京,每次投掷燃烧弹约4000吨。5月29日450架B-29又向横滨投下3200吨燃烧弹。到1945年7月B-29对日本本土的月投弹量超过4.2万吨。8月14日马里亚纳群岛的B-29执行了第190次也是二战中最后一次作战任务。当天共有741架B-29对日本各地的目标进行轰炸。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1945年5月29日517架B-29轰炸横滨的照片

“饥饿战役”

美军还用B-29对日本主要港口和海上航线进行大规模布雷,旨在切断日本的海上交通线,使日本经济因为失去原料来源而陷入瘫痪。美军将这次布雷作战形象地称为“饥饿战役”。从1945年3月27日到8月15日B-29共出动1528架次,布雷12053枚,炸沉、炸伤日本舰船670艘,总吨位达到140万吨,占布雷开始时日本舰船总吨位的75%。

日本海军有包括“海鹰”号航空母舰在内的65艘舰船被毁伤。平均每布放21枚水雷就毁伤1艘日本舰船,而在整个布雷行动中只损失15架B-29。“饥饿战役”使得日本本岛和朝鲜的主要港口被彻底封锁,日本和东南亚、中国、朝鲜的“海上生命线”几乎均被切断。日本变成了“孤岛”、“饿岛”,国民经济接近崩溃。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从1944年11月到1945年8月15日,B-29共执行3.4万架次作战任务,投弹16万吨。据日本方面统计有241309人在轰炸中丧生,313041人受伤,233万栋房屋被彻底摧毁、11万栋半毁,约800万人无家可归。日本66个主要城市的被毁面积超过50%,有超过1000万名城市居民被疏散到农村。主要军工厂的被毁面积为40%~90%,飞机月平均产量从1944年的2341架下跌到停战前夕的200架。而在对日本的战略轰炸中美军共损失371架B-29。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B-29最著名的对日轰炸当属对日本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击”。

前期准备

1941年12月美国制订了著名的核武器研制计划——“曼哈顿计划”,一年后就完成了铀235链式反应试验。随着原子弹研制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最高当局于1943年秋制订了使用改装后的B-29对日本主要城市进行核打击的“银盘”计划。为了执行该计划,美国陆军航空队在马丁公司奥马哈工厂挑选了17架第35、40、45和50生产批次的B-29,最终选定其中15架。

所有参加“银盘”计划的B-29都进行了专门改装:将除机尾炮塔外的所有自卫武器及其火控设备拆除,改进了发动机供油设备、换装了寇蒂斯公司的新型电动变距螺旋桨,为了运载沉重的原子弹特别换装了新型H形炸弹架、炸弹起吊装置和炸弹支撑装置,采用新式炸弹投放器、炸弹舱门安装了英国制造的炸弹固定环,拆除了机尾炮塔的APG-15火控雷达。改装后其外观非常类似于B-29B。

1944年11月末,“银盘”计划的B-29开始在闻多沃陆航基地进行投掷原子弹模型弹训练。12月17日陆航正式组建了第509混合大队,专门负责使用原子弹执行特殊任务。虽然第509大队编有3个轰炸机中队,但是只有第393轰炸机中队具有投掷原子弹的能力。1945年4月26日第393轰炸机中队离开闻多沃基地前往马里亚纳群岛提尼安岛的北部机场,5月29日全部顺利到达。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为了掩人耳目,进驻提尼安岛的第509混合大队的B-29都涂上了其他B-29部队的标志。从1945年夏初开始,该大队的B-29开始对预定目标进行模拟轰炸,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沙漠中成功进行了第一次原子弹爆炸试验。此时美国正准备于11月初在日本九州发起登陆作战。为了加快战争进程,美国总统杜鲁门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就如何使用原子弹进行紧急磋商。

7月26日中、美、英3国发表的波茨坦宣言中指出:“吾等之军力更加以吾等之意志为后盾,若予以全部实施,必将使日本军队完全毁灭,无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必将终归全部破坏。”但日本当时怎么也没想到“毁灭”暗指原子弹轰炸。

美国太平洋战区航空兵司令斯帕茨获得授权,如果日本拒绝最后通牒,他可以决定在8月3日后的合适时间在广岛、长崎、小仓、新潟西4个城市中投下原子弹。斯帕茨首先选择了广岛。为了执行这一任务,第393轰炸机中队准备了6架B-29,其中1架是原子弹载机“依诺拉·盖依”号(依诺拉·盖依是第393轰炸机中队指挥官保罗·迪贝兹上校母亲的名字。该机由马丁公司制造,编号44-86292)。1架是装有实验仪器的“空中实验室”,1架是拍摄原子弹爆炸情况的照相侦察机,3架是负责气象保障的WB-29气象侦察机。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用于轰炸广岛的“小男孩”原子弹正静静地等待装上“伊诺拉·盖伊”号B-29

8月6日保罗·迪贝兹上校亲自担任“依诺拉·盖依”的机长。2时45分这架B-29运载着原子弹“小男孩”从提尼安岛起飞,8时9分到达广岛上空。8时15分“小男孩”被顺利投下,在距地面666米的空中爆炸。广岛市中心12平方千米内的建筑物完全摧毁,全市建筑物60%被毁。日方统计有71379人死亡和失踪,约7万人受伤。

14时8分“依诺拉·盖依”号顺利返回提尼安岛。原子弹轰炸后美机撒下1600万份《告日本人民书》,宣传原子弹的巨大威力。杜鲁门总统也在轰炸后16小时发表声明。起初日本军方并不相信美方的声明,直到8月8日日本核科学家在广岛实地调查后才证实毁灭广岛的是铀弹,与日本秘密研制的核武器非常相似。就在这一天苏联对日本宣战。

8月9日3时39分,查尔斯·斯文尼少校驾驶“伯克之车”号B-29(由马丁公司制造,编号44-27297)装载“胖子”原子弹从提尼安岛起飞。8时42分“伯克之车”号到达第一目标小仓,但小仓上空能见度不佳,连续3次进入轰炸航线都因为无法找到瞄准点而未能投弹。于是“伯克之车”飞往第二目标长崎,可是长崎上空也被云层覆盖,机组准备使用雷达投弹。进入轰炸航线后机组发现云洞,并找到预定瞄准点,于是改为目视瞄准轰炸。10时58分“胖子”被投下。长崎瞬间被毁,7.48万人死亡和失踪,6万人受伤。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长崎被原子弹毁灭,彻底摧毁了日本当局的抵抗意志。8月10日裕仁天皇命令铃木首相接受无条件投降通牒,8月14日日本通知美国接受无条件投降。这样原计划中的日本本土登陆战役取消。有人认为这免去了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和日本人的伤亡。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图示:“依诺拉·盖依”号和“伯克之车”号的机组成员在轰炸消息公开后兴奋地争睹报纸。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当时并未意识到原子弹对后来整个世界的影响有多大。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美国在二战结束后迅速展开了大规模复员工作,B-29机群也遭到大规模裁减。到1948年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的B-29已不足500架。

柏林危机

1948年6月22日,苏联切断了通向西柏林的陆路和水路交通。美国空军紧急动员B-29部队前往欧洲进行威慑。不过此时B-29部队的实力已经无法和二战结束时相比。直到7月17日第28轰炸机大队才到达英国的林肯郡,7月18日第2轰炸机大队到达英国达拉肯希斯,8月8日第307轰炸机大队飞抵英国马汉。这3个大队已经是美国空军全部可以参战的B-29部队了。尽管美国空军宣称这些B-29具有核打击能力,但实际上这些B-29一枚原子弹都没有列装。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柏林危机——美苏争霸的'角力场'

朝鲜战争初期的B-29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迅速南下。此时美国远东空军所属的作战飞机不足450架,而B-29部队只有22架部署在关岛安德森基地的第19轰炸机大队。此外在冲绳嘉手纳基地的第31照相侦察机中队有6架RB-29侦察机。为了遏制朝鲜人民军的攻势,第19轰炸机大队的B-29迅速进驻嘉手纳基地。

6月28日该大队的4架B-29轰炸了通往汉城的公路和铁路。很显然仅靠第19轰炸机大队无法完成轰炸任务,于是战略空军司令部迅速将B-29部队调往远东。到1950年8月第92、第22、第98和第307轰炸机大队加入远东空军,开始对朝鲜北部目标进行大规模轰炸。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1950年9月22日,美军第22轰炸机大队的B-29轰炸仁川。

由于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空军缺乏现代化战斗机,无法有效拦截B-29(朝鲜空军仅在战争初期使用雅克-9击落过一架B-29),因而B-29初期空袭非常顺利,重点轰炸了平壤,元山,兴南,清津和罗津五大战略目标。7月30日47架B-29轰炸了兴南的化工厂。8月1日和3日,远东空军又分别出动46架B-29和39架B-29进行补充轰炸。随后美军宣称彻底摧毁了兴南化工厂。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第19轰炸机大队第93轰炸机中队的B-29正在轰炸平壤

9月15日美军突然在仁川登陆。原先固守釜山防御圈的美第8集团军于9月16日开始反攻,并于22日突破朝鲜人民军防线。为了配合陆军追击撤退的朝鲜人民军,B-29开始和B-26轻型轰炸机联合进行夜间轰炸。通常由B-29投掷伞降照明弹,然后由B-26轰炸、扫射暴露的目标。

随着战局的发展,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于9月26日下令远东空军的B-29停止轰炸朝鲜北部的战略目标,从10月起重点攻击朝鲜人民军的部队集结地、弹药库、桥梁等战术目标。随着美军越过“三八线”迅速向北推进,远东空军认为朝鲜战争将迅速结束,于是从10月中旬决定将第22和第92轰炸机大队撤回美国本土。到1950年10月31日远东空军B-29的投弹量超过3万吨,平均每架B-29每月出动8~9架次。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桥梁战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25日发起第一次战役。联合国军指挥官麦克阿瑟要求远东空军必须摧毁鸭绿江上所有桥梁的“朝鲜一端”,以阻止志愿军入朝。

1950年11月7日70架B-29在F-80和F-51战斗机的掩护下对鸭绿江南岸的新义州进行了燃烧弹袭击。9架B-29轰炸了新义州的跨国大桥。到11月底,B-29仅仅破坏了鸭绿江上不到一半的桥梁,而且志愿军工程兵的修建能力远远超过了B-29的破坏能力,在鸭绿江上架设了浮桥,减少对主桥的依赖。同时B-29轰炸瞄准系统并不适合攻击桥梁这类点状坚固目标。桥梁附近猛烈的高射炮火力迫使B-29只能在5000米以上的高空投弹,从而大大降低了命中率。

为了改变桥梁战中的不利局面,远东空军紧急为B-29配备了5443千克的“塔松”制导炸弹。这种炸弹研制于二战期间,由轰炸领航员通过目视观察炸弹飞行弹道,再用无线电指令进行修正。“塔松”于1951年1月投入朝鲜战场。但此时鸭绿江早已封冻,志愿军的兵员、装备、给养通过厚厚的冰面源源不断地跨过鸭绿江。“塔松”即使能够命中主要桥梁也无法切断鸭绿江上的后勤线。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塔松”制导炸弹侧视简图

从1951年1月起的8个月内,远东空军的B-29共投掷30枚“塔松”制导炸弹,仅有7枚击中目标。投弹量和战果令远东空军备感沮丧。同时B-29的飞行员抱怨“塔松”炸弹不易控制,而且存在设计缺陷,无法同时投放两枚。因而“塔松”仅仅使用了8个月就退出了战场。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图示:“塔松”制导炸弹外形酷似德国二战期间研制的“弗里茨”-X导弹。估计美军在缴获“弗里茨”-X后进行了仿制,并很快在朝鲜战争中投入使用。

B-29对于桥梁的轰炸贯穿于整个朝鲜战争期间,这实际上是一场破坏力与建设力的较量。实际上中朝军队的后勤供应从来没有因为空中轰炸而被彻底切断。

“米格走廊”

1950年11月1日一队F-51“野马”战斗机和一架T-6教练机首次遭遇到了米格-15。美机费了半天劲才成功逃脱,很显然米格-15的性能优于美军在朝鲜的任何一种战斗机。11月7日为轰炸新义州的B-29护航的第51战斗截击机联队F-80C首次与米格-15发生空战。此后随着米格-15在鸭绿江和清川江上空活动日趋频繁。美军将这一空域称为“米格走廊”。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B-29轰炸机尾炮手拍下的苏军米格一15战斗机的照片

11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起了向朝中边界挺进的攻势,希望能让美军回家过圣诞节。11月25日和27日志愿军在将敌军诱至预定地区后,分别对西线(美第8集团军和韩国军队)和东线之敌(美海军陆战队)发起反击。在志愿军的猛烈打击下,美军迅速败退。其中美第8集团军到12月已经败退到“三八线”以南。中朝军队乘胜追击,于12月6日收复平壤,于1951年1月4日攻克汉城。

为了挽回败局,远东空军紧急派出B-29于1951年1月3日和5日用燃烧弹大规模轰炸平壤,造成平壤超过1/3的市区变成废墟。此后B-29迅速对中朝军队的后勤供应线进行猛烈轰炸,并继续重点攻击鸭绿江上的桥梁,但频繁遭到米格-15拦截。米格-15装有一门37毫米机关炮和两门23毫米机关炮,只需命中几发炮弹就可以击落B-29。同时米格-15的飞行速度高达1070千米/小时,而B-29遥控自卫武器系统是针对飞行速度为600~700千米/小时的螺旋桨战斗机设计的,难以有效拦截米格-15。此外米格-15的实用升限达到15500米,B-29的飞行高度优势也不复存在。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1951年4月12日被米格-15重创的“龙夫人”号B-29(第28轰炸机中队)

1951年4月7日第307轰炸机大队的B-29奉命攻击新义州的铁路桥,但突然遭遇30架米格-15,后者轻易地突破F-84E战斗轰炸机的拦截,击落了1架B-29,使B-29无法完成预定的轰炸任务。4月12日B-29首次遭到米格-15的沉重打击。当天远东空军集中了3个轰炸机大队的B-29再次轰炸新义州铁路桥。数十架米格-15前来截击,其中一部分与护航的F-86和F-84战斗机展开格斗,另一部分则猛烈攻击B-29,结果有2架B-29被击落,6架受重伤返航。

美国空军宣称当天击落了11架米格-15,其中7架是被B-29自卫火力击落的。美国情报部门认为,击落B-29的米格-15属于苏联第324歼击航空师。该师的指挥官是二战苏联第一号王牌飞行员伊万·阔日杜布。

与此同时中朝军队开始在朝鲜境内大规模修建可以供米格-15起降的机场。从1951年3月底开始,中朝军队在平壤以北修建4个新机场(中方负责),平壤以南新修建2个机场(朝方负责),并修补8个旧机场(中方负责其中3个)。到1951年8月志愿军又在平壤以北新建3个供喷气式战斗机使用的机场。如果这些机场顺利完工,美国空军就有可能丧失在朝鲜的制空权。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1951年6月轰炸中国人民志愿军阵地的第19轰炸机大队B-29

于是在机场修建过程中B-29不断地进行轰炸破坏。起初B-29只遭到高射炮火力的抗击,损失并不惨重。但米格-15数量不断增加。到1951年10月美军情报部门发现可以参加朝鲜空战的米格-15数量已经高达525架。B-29流血的日子就要到了。

1951年10月23日第307轰炸机大队的8架B-29和第136战斗轰炸机联队的55架F-84前去攻击南市的新建机场(该机场由志愿军负责修建,于1951年9月动工,预计11月完工),另有34架F-86负责掩护。但F-86掩护群首先遭遇100架米格-15,立即陷入苦战。当B-29和F-84机群就要到达目标上空时,50架米格-15突然发起攻击。担任领队的希而兹上尉的B-29当即中弹起火,但他却要坚持轰炸,机组人员只得跳伞,希而兹坠机丧生。

很快又有两架B-29和一架F-84被击落。其余B-29全部被打成重伤,只得紧急降落在前线机场(B-29平时要返回日本的基地,在简陋的前线机场降落极易造成事故)。当天的空战使B-29遭到朝鲜战争爆发以来最严重的损失。美国空军将其称为“朝鲜战争中最激烈的空战”。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沿朝鲜海岸飞行的第19轰炸机大队B-29机群

第二天第98轰炸机大队的8架B-29在10架F-84战斗轰炸机和16架“流星”战斗机(属于澳大利亚空军)掩护下空袭顺川的铁路桥。70架米格-15前来拦截。1架B-29被击落。美军编队未能完成预定的轰炸任务。10月27日第19轰炸机大队的8架B-29和32架F-84及16架“流星”又遭遇100架米格-15。美军编队只得撤退,但有一架B-29遭重创。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这样在一周之内,远东空军承认有5架B-29被击落,8架遭到重创,67名机组人员伤亡,其中55人死亡、失踪或被俘,12人负伤。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上将总结为“几乎一夜之间,共产党中国就成了世界上主要的空军强国之一”。远东空军轰炸机司令部司令凯利准将也对这一周的空战感到震惊。他不得不承认B-29已经过时,难以像二战时那样执行昼间作战任务,在进入喷气时代的朝鲜战场上只适合进行夜间轰炸。于是,远东空军的大部分B-29将机腹涂成黑色,开始利用雷达导引系统进行夜间作战。

1952年3月甘尼准将接任远东空军轰炸机司令部司令。他非常希望增加战区内的B-29数量。但由于后勤供应能力不足,最终远东空军的B-29编制数量从99架仅增加到106架。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1953年4月下旬交战双方重新恢复和谈,但很快陷入僵局。美国远东空军决定对朝鲜的水利设施进行集中攻击,妄图利用洪水淹没农田,冲毁道路桥梁,使中朝军队的后勤供应陷入困境。于是B-29配合空军和海军的战斗轰炸机从1953年5月起密集轰炸石岩、慈山、林原、龟城、泰山等水坝。6月14日10架B-29用穿甲弹轰炸了泰山水坝。6月18日16架B-29又进行了补充轰炸,投弹近70吨。经过中朝方面紧急抢修,泰山水坝和绝大部分遭到集中轰炸的水坝在停战前就得到修复。美军水坝战的目的并没有实现。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为了停战后在军事上取得优势,远东空军轰炸机司令部决定用B-29从1953年春末对朝鲜境内的机场进行新一轮轰炸,以防止中朝方面在停战前将空军部署到朝鲜。同时为了限制在停战前有更多武器运进朝鲜,B-29又对中朝军队的交通线进行集中轰炸。

随着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生效,B-29的战史也画上了句号。在长达3年零1个月的战争中,美国空军宣称B-29共飞行2.1万架次,投弹16.71万吨,有16架被击落,近50架因为各种原因失事或报废(包括重伤返航时着陆失事以及受重伤后无法修复而报废)。B-29的自卫火力击落16架米格-15战斗机及17架螺旋桨战斗机。

超级空中堡垒——美国B-29重型轰炸机传略(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