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格走廊可不是什么走廊:美军喷气式战斗机成了滑翔机!

 三青三青 2016-03-06
简介:50年代的朝鲜战争中,疑团最深重的莫过于朝鲜空战的种种问题了。一提到朝鲜空战,人们首先就会想到“米格走廊”,但是细细研究,却发现“米格走廊”这个说法也并不贴切,甚至完全背离了最初的原意。
米格走廊可不是什么走廊
朝鲜战争中联合国军空军以美国为主,包括美国远东航空军(Far East Air Force,FEAF)、海军航空队(Navy Air Wings)以及陆战队航空队(Marine Air Wings)。远东航空军负责整个远东区的空防,下辖4个主要单位:第5航空军驻在日本,第20航空军驻在琉球,第13航空军驻在菲律宾以及后勤指挥部,投入朝鲜半岛作战的主要是第5航空军。联合国军其它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大英国协成员虽有空军和海军航空队参战,数量相当小,大多担任对地支持任务,很少参与空战,仅有少数飞行员加入第5航空军驾驶F-86执行战斗任务,作为以后后本国空军接机换装的种子教员。除此之外,像泰国、哥伦比亚等国,只派出运输机,而且几乎都是在后方执行空中运输任务。
远东航空军除了在朝鲜半岛作战外,也负责日本的空防任务。当时苏联的远东航空军和远东区海军航空兵有约3500架飞机,对日本形成相当威胁,以致于在朝鲜战争的第一年中,第5及第20航空军有半数兵力布署在日本本土和琉球,无法投入朝鲜战场。后来随着朝鲜战争战事进展,美军研判苏联直接攻击日本机会不大,才将较多飞机调到朝鲜半岛。
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在远东航空军指挥下的兵力平均是19个联队,62个中队,1248架飞机,出动率约67.2%,也就是平均有839架可用。兵力低谷是1950年夏季,16个联队,44个中队,657架飞机。兵力颠峰在1952年夏季,20个联队,70个中队,1441架飞机。这些联队大部分是战斗轰炸机和轰炸机联队,最多时仅有2个F-86战斗机联队。
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F-86数量并不多
朝鲜战争初期,韩国南部仅有的几个机场设施简陋,除了少数螺旋桨飞机外,喷气式飞机都无法使用,只能从日本南部出击,航程仅能涵盖朝鲜半岛南部地区,对朝鲜轰炸主要由海军的航载飞机担任。此时远东航空军的主要战斗机是F-80C流星式及F-84雷霆式喷气式战斗机,海军有F9F猎豹式,澳大利亚空军后来则从F-51野马式战斗机换装成英制殒石式F.8喷气式战斗机。不过这些飞机并非新锐,都是直掠翼造型,性能远远不如后掠翼的F-86佩刀机及米格-15,只能算是二流战斗机了。尽管如此,F-51、F-80C、以及F-84在性能上仍然远胜于朝鲜人民空军的雅克及拉式歼击机;到7月底,朝鲜人民空军差不多被一扫而空,美军的航空兵力掌握了整个朝鲜半岛上空的制空权。
朝鲜战争爆发后,苏联空军也开始频繁调动,担负中国境内担任各重要城市与工业中心的空防。从1950年11月中旬到12月底间,苏联派了6个米格-9拦截机师、2个米格-15拦截机师、1个拉-9拦截机师、1个伊尔-10攻击机师、1个图-2轰炸机师、11个高射炮团(共有1186门高射炮、648挺高射机枪)、以及多个探照灯和雷达单位到中国各地布防。如北京就有2个米格-9拦截机团、5个高射炮团(117门高射炮)、1个探照灯团驻守;上海空防则由2个米格-9拦截机团、2个高射炮团、以及多个探照灯单位担任。
1950年11月1日,苏联空军的米格-15开始在鸭绿江上空出现,此时苏联空军在东北地区已经有两个米格-15拦截机师(第28拦截机师、第151近卫拦截机师)分驻在沈阳及鞍山,这两师各下辖两个团,每个团各有31架米格-15。由于距离、机数、飞行员等等关系,每天能出动的架次很少,一天最多50架次,整个11月里只出动了384架次。而且,由于担心飞行员落入美军手中,所以严格限制飞行员的作战区域。因此,虽然米格-15性能远超过当时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的任何飞机,但实际接敌机会并不多。联合国军感受到一定威胁但并未蒙受重大损失。
米格-15性能远远超过除F-86以外的联合国军飞机
11月,苏联组建第64航空军,统辖中朝边境所有苏联米格-15的作战。11月底,苏联派了第50拦截机师增援,让东北的米格-15机数增加到170架。于是第29拦截机团在12月初移动到安东附近的机场,开始与联军飞机在鸭绿江边短兵相接。不过这个时候,美军的F-86佩刀机也开始抵达朝鲜战场。当时美国空军使用F-86的仅有5个联队,都在美国本土。其中第4战斗机联队原驻于美国东岸,11月初受命往远东移动,在12月初逐次抵达日本,12月中随即投入朝鲜战场。该联队下辖第4战斗机大队、基地大队、维修大队等单位,所以有时在文献中也可以看到称做第4战斗机大队,基本上是同一单位。第4战斗机大队下辖第334、335、336中队,每个中队编制24架F-86战斗机。全联队当时共有75架F-86A-5-NA型战斗机,1352名人员。这是在1951年12月1日前,美国唯一部署在远东的F-86战斗机联队,数量最多时还不到90架,其中一半轮调驻在日本东京以北的空军基地担负日本空防任务,通常只有约40多架F-86在朝鲜半岛。
1950年12月后,苏联空军第50拦截机师进驻安东,共有约70架米格-15。中国空军虽然也有部队进驻安东,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训练。1951年2月,志愿军攻占汉城,美军F-86不得不撤出汉城不远处的金浦和水原机场;这让经验、技术远逊于美军的第50拦截机师有了活动空间。不过他们出动范围仍局限于安东附近不远,并未南下到37度线支援地面作战,以致于联合国军的空中力量能对志愿军充分发挥打击力而不受干扰。但是第50拦截机师飞行员技术也不怎么样,他们发现即使遇上的是性能较差的F-80和F-84战斗轰炸机,如果美军飞行员是熟练老手的话,他们应付起来也很吃力。当1951年初联合国军收复半岛中部地区机场,F-86随即开始于3月1日重新出动,根据苏联空军王牌耶夫金尼?佩佩里亚耶夫(Yevgeniy Pepelyayev)上校的回忆,“苏联飞行员们……开始避免或脱离战斗,鸭绿江上空的战况变成惊慌逃逸。”
由于这个状况,加上中国方面对苏联空军未能全力支援地面部队的抱怨,斯大林下令派遣第324拦截机师和第303拦截机师),每个团各约30多架米格-15,分别在3月下旬及6月下旬到达安东附近基地。这两支部队经过充分的训练,里面的飞行员有不少还是二战中的老手,还不乏王牌飞行员,在技术与能力上比较接近美国第4战斗机联队的飞行员。这两支部队一直到1952年1月初才被调走。就在这1951年夏季,所谓的“米格走廊”开始成型。在这个时候,中国和朝鲜空军共同组成了中朝联合空军司令部,简称“空联司”,共同指挥中朝空军。不过此时中朝空军单位仍在接受苏联教官的指导训练,未能投入战斗。
志愿军的米格-15在空战的初期并未参战
这段时期,美苏双方的空军活动都受到政治上的严格限制,联合国军飞机被严格限制不准越过鸭绿江进入中国境内,苏联飞机则被限制不准飞过平壤、元山一线以南,并且不准越过海岸线到海上。苏联空军的活动范围呈南北狭长形,于是苏军飞行员称之为“香肠”,美军飞行员则把安东以东约百多公里的米格飞机活动最活跃的地区称为“米格走廊”(MiG Alley),这个“米格走廊”的翻译并不准确,首先这个区域并不是走廊性质的空中通道,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其次在英文中“Alley”这个词语是指黑社会分子或恶棍小混混出没的那种后街小巷,所以“MiG Alley”更多是联合国军飞行员之间私下提醒这一地区就像是危险的后街小巷,要多加小心的意思。所以翻译成“米格老巢”更为传神确切。
喷气飞机变滑翔机
双方最重要的主力战斗机,F-86佩刀和米格-15的性能不相上下,各有所长。
米格-15的优点是最大飞行高度较高,超过F-86最大升限约1000米,让F-86可望而不可及。由于米格-15重量较轻,推力重量比较大,爬升速度较快;特别是在6000米以上高度,爬升速度的差异更是明显。其配备的机炮(1门37毫米和2门23毫米机炮)威力强大,虽然F-86对23毫米炮弹的耐弹性不错,但是37毫米炮弹的破坏力惊人,只要中了几发飞机可能就会毁损坠落。另外,米格-15本身结构坚固,耐弹性强,F-86的12.7毫米机枪威力不够,让许多中弹的米格-15仍得以安然返航。米格-15的缺点是翼面控制还是传统方式,没有加力装置,操作起来相当耗力。高空高速飞行时不稳定,容易形成尾旋下坠。同时,俯冲时不能超过0.94马赫,赶不上F-86。机炮射速较慢,两种弹道并不相同且不够平直而难以及远,适合攻击大型轰炸机而非灵活的敌方战斗机。所使用的ASP瞄准仪还是老式,战斗中需要一直用手调整操作,在高过载飞行时还经常出现故障,飞行员常常把它只当作辅助,主要依靠自行估算前置量。米格-15驾驶舱视线不佳,除了机尾升降舵正好挡住飞行员对后上方的视线外,用两层玻璃制成的座舱罩在玻璃中间时常起雾结霜,一直没有妥善的解决办法。另外,飞行员没有配备抗过载飞行服,在激烈的空战中飞行员很容易疲惫。
米格-15三视图
F-86佩刀机的优点是水平面运动较佳,由于有较好的前襟翼、襟翼、以及减速板的设计,导致较佳的水平面运动性能和滚转率;飞行起来稳定性极高,即使进入尾旋状态,也很容易地可以改出,所以提供了一个利于射击的平台。F-86的机枪射速较快(6挺12.7毫米机枪),弹道平直,由于有雷达测距瞄准仪,瞄准起来十分准确。动力操纵杆和踏板、液压操纵面、抗过载服等等,都让飞行员比较不易疲惫。最后是俯冲速度较快,可超过1马赫。F-86的缺点是最大飞行高度及高空爬升速度不如米格-15,不是望空兴叹就是望尘莫及。其次,机枪子弹威力较弱,很难击落机体坚固的米格-15。
F-86三视图
在比较这两种飞机的性能时,经常提到米格-15的航程太小,其实这是不正确。米格-15和米格-15比斯型使用2个400公升副油箱的作战半径各有800公里和760公里,比F-86要大。虽然米格-15的机内油箱容量稍少,但是重量比F-86轻,耗油量少,所以航程反而更大。而且,安东附近的机场距离战区可以说是近在咫尺,就算是油料一滴不剩都还可用无动力滑降回基地。所以,米格-15的续航距离根本不是问题。之所以会有航程太小的说法,原因是米格-15在起飞后并不是直接进入战区,而是先向中国的内陆飞行,在爬升到12000米甚至更高高度之后才转向南飞,越过鸭绿江进入战区。这就消耗了大量燃料,严重影响了航程和滞空时间,这才是众多米格-15航程太小的原因所在。
F-86和米格-15空战场景
而F-86的基地在汉城附近的金浦和水原机场,到战区有相当距离,加上必须在巡逻区内维持高速(通常以0.87马赫以上速度进入巡逻区),F-86A携带2个454公升副油箱时作战半径是531公里,F-86E携带2个454公升副油箱时作战半径为517公里,最先进的F-86F也只有744公里。再考虑“米格走廊”的位置是在F-86作战半径的边缘地带,F-86进入这个区域时都必须维持高速(0.87马赫以上),所以即使携带副油箱,停留时间也是很短,最多只有20分钟就得打道回府。一旦跟米格-15接战,那么空战的剧烈动作更会加剧燃料消耗,没几分钟燃料存量就会告警,提醒飞行员脱离战斗返航。当时美军的副油箱供应也不能保证,而且价格昂贵,美国本土的副油箱生产价格要850美元,两个副油箱就相当于当年一辆汽车的价钱;而F-86执行战斗任务时,平均每个架次要拋掉1.6个副油箱,一个战斗机联队一星期用掉1000个副油箱是很平常的事。因此许多时候F-86出动只能挂一个副油箱,更严重限制了滞空时间。
由于时常有返航油量不足的问题,美军F-86飞行员发展出了一套无动力滑降回场的标准作业程序,不过这至少要先回到机场附近90公里内,而且要有相当高度才行。一般程序是如果回到平壤附近时,高度在10000米,燃料还有400磅以上,就可以把引擎降到低速,以节省燃料回场;如果达不到这些条件,就得把引擎完全关掉,滑翔到低高度后重新开启爬升,这样重复关闭引擎滑翔再开启爬升,直到回场。因此美军第4战斗机联队的飞行员就戏称自己是“第4滑翔机联队”。
关于原油投资:国际原油局势处于水深火热的时候,如果您对原油,铜,股票,外汇等投资有兴趣却感到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可以添加分析师微信号:jiuwu3(长按可以直接复制),获取最新投资资讯,免费订阅,精彩内容陪你度过投资生活每一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