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士德的基金

 书柜茶室 2023-08-08 发布于上海

雷士德医学院,全名雷士德医学研究院,设计于1930年、竣工使用于1933年。院内设立生理学分部、病理学分部临床研究与实验手术分部等医学专业部门,先后在此从事科研工作的有国内外著名生理学家伊伯恩、蔡翘、沈霁春,病毒学家汤飞凡等。1957年,改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1994年,雷士德医学院旧址(北京西路1320号)被公布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当年捐资筹建雷士德医学院的亨利·雷士德,是一位传奇人物。

雷士德1840年2月26日出生于英国南安普顿,在伦敦接受了建筑师和土地测量师的职业教育,1863年前后来到上海 ,成为最早进入上海的外国建筑师之一。

1870年,雷士德成立英商德和洋行,为上海留下了先施公司大楼、字林西报大楼、日清大楼、普益大楼、台湾银行大楼(现招商银行)等建筑遗产,英商德和洋行成为20世纪初上海最著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

雷士德在世时,积累了大量财富。有人说,约等于当年“汇丰银行”拥有的资产,在250万到300万英镑。

雷士德一生未婚,守着这么大笔的财富,他做了一个决定:在遗嘱中,他将自己的巨额资产全部用于在上海兴办教育、医疗和慈善事业,接受捐赠的单位和组织相当多,包括为圣三一堂重建附属学校捐赠;赠予华人医院一大笔资金;现金赠予现有慈善团体;剩余资产建立雷士德基金,由基金会主持设立雷士德奖学金;在上海建立雷士德医药研究院和雷士德工程研究院。1926年5月14日,雷士德在上海逝世。至今,雷士德基金会还在运作,主要资助到英国留学、从事建筑学研究的中国学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