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佛教哲学专栏:有相、无相、三界

 潘海露 2023-08-08 发布于江苏
中国佛教哲学专栏:有相、无相、三界

有相 佛教用语。与“无相”相对。佛教把凡可见知的事物都称做“有相”,泛指作为认识对象的事相和认识中的映相、名相。此种有相均被视为分别执著的产物,虚幻不实。《大日经疏》:“可见可现之法,即为有相。凡有相者,皆是虚妄。”

无相 佛教用语。与“有相”相对。“相”指现象的相状和性质,亦指认识中的表象和概念,即“名相”。指摆脱世俗之有相认识所得之真如实相。据鸠摩罗什译的《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叹净品》:“诸法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不可取相,不可缘,不可见,不可觉,不可知,不可回向……不可以心知故。”故“无相”即是“法性”、“涅槃”。《金刚经》:“离一切相,则名诸佛。”《涅槃经》卷三十:“涅槃名无相。”中国禅宗特别以“无相”作为教义的重要内容。《六祖坛经》宣称,“我这法门”,先立“无相为体”。把“无相”同“无念”、“无住”并列,“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

三界 梵文Trilokya的意译。佛教用语。关于世俗世界的分类。佛教采用古印度传统说法,把世俗世界划分为三种,合称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认为众生有情均在三界中“生死轮回”。据《俱舍论》卷八等:(1)欲界,为具有食欲、淫欲(“段食、淫所引贪”)的众生所居。包括“五道”中的地狱、畜生、饿鬼、六欲天和人,以及他们所依存的场所(“器世间”),如人所居的四洲等。(2)色界,位于欲界之上,为已离食、淫二欲的众生所居,离粗欲,而只享受精妙境像。其“器”(宫殿等)及“有情”仍为“色所属界”(“色者,是变碍义或示现义”),即仍离不开物质。包括四静虑处(或“四禅天”)十七种天,此称色界十七天。(3)无色界,更在色界之上,为无形色众生所居,离物质享受,只有四类特殊的精神存在。“其体非色,立无色名”,“依众同分(使众生得同样果报之因,相当共性)及与命根(相当寿命)而得相续”。包括四天,称“四无色天”。以上“三界”,系据佛教善恶报应理论和禅定修行勾画出来的。据称,修“四静虑”死后可生色界;反之不进行这种禅定或达不到一定程度,死后生欲界;修“四无色定”,死后生无色界。此即如《俱舍论》卷十三所载:“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各多差别,如是差别由谁而生?……但由有情业差别起。”佛教以三界为“迷界”,认为从中解脱达到“涅槃”才是最高理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