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秋后有一伏,少食瓜重润燥,调先补后,才能安稳“换季”!

 鹿文康金 2023-08-08 发布于广西

图片

虽然已经立秋,但是这段时间天气仍然会以闷热为主。“夏主长,秋主收”,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已经到来,但是秋后还有这一伏,需要我们慢慢过渡,好好调养,为迎接秋冬的寒冷打好基础。中医提示大家做好三点,平稳“换季”。 
一、立秋后十日,瓜宜少食

图片

古人在《遵生八笺》中说道:立秋后,瓜宜少食。瓜指的是什么瓜?西瓜、苦瓜、黄瓜、小香瓜。瓜本属夏季盛产,民间盛传:秋瓜坏肚。

《管子》曰:“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自然界阴阳之气在此时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万物阳气逐渐衰落。中医认为阳气在此时会由肌表入里,吃太多生冷瓜果,伤阳,阻碍阳气内收。

二、重视滋阴润肺,敛阳舒肺

图片

中医认为肺主秋季,燥为秋季之主气,肺是“娇脏”,不耐寒热,通过鼻子与外界相通,很容易被秋燥所伤。立秋之后,有“伏天”的影响,天气还是很热,但是“收敛”已经开始。风一凉,身体就能立刻感知凉气,汗液往回收,津液向内走,体表会感觉干燥,这时就有“秋燥”之感。

很多人会出现口干舌燥、皮肤起皮、鼻孔干燥、大便干结,有的开始犯季节病,咳嗽、咽痛、咽痒等。秋燥是伤害肺的主要原因,而呼吸道是开放器官,很容易损伤粘膜,所以重点是润肺。

中医认为应该多吃一些食疗来“滋阴润肺”,如千年以来大家都在秋天选择喝一些枇杷饮,秋梨膏,吃一些银耳、百合、荸荠、山药等物能够润肺,养阴、清燥、生津的功能。

三、一夏无病三分虚,调先补后

图片

夏天过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脾胃偏弱,一方面是暑湿困脾,一方面有的人会“秋行夏令”。入秋了依然依照夏天的生活方法,喝冷饮,吹空调,吃冰西瓜等,等到9、10月,有的人会拉肚子,有的咳嗽,有的发胖,有人无力。脾胃经过夏季还虚弱,如果马上进补贴秋膘,实则是“雪上加霜”。

正确的做法是先调养脾胃,再为秋冬进补打基础。此时可以食疗多吃白扁豆、炒薏米、茯苓、山药、芡实、银耳、莲藕等健脾祛湿的食材,促进脾胃健运。

            湿气重 百病生 立秋过后仍需消暑祛湿

立秋之后

昼夜温差开始变大

这时候湿气活跃

而人恰恰是这时候身体最虚弱的一段时间

湿热的天气容易让人

困倦四肢沉重

一旦被湿气压抑

很多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

千寒易除

一湿难去

湿是健康的克星

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的源头和帮凶

湿气是万恶之邪

人体受到过多的湿气就会影响到健康

谈养生

先祛湿

无湿一生轻松

湿气是一种中医理论概念。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食肉等是湿气的来源,湿邪过重则易伤阳气。认为通过饮食、起居可以对湿气进行调节。

湿在中医里又叫“ 阴邪”,而脾为至阴之脏,喜燥恶湿。所以脾气在七八月的时候最旺盛,如果长夏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脾主运化水液。它的特点是阳气易衰,阴气易盛湿邪侵犯人体后最易伤害脾阳。而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长了湿邪的侵入

图片

体内湿气重的常见症状

1
疲惫不堪

一般来说,如果你们体内湿气重的话,那么你们最为明显的症状就是,你们会觉的你们自己整个人特别的累,就算是通过长时间的休息的话,整个人还是提不起劲来,完全没有精神。


2
舌头有齿痕

对于体内湿气重的人,舌头的边缘是会容易出现齿痕的,而且舌苔也会变的比较厚腻,你们不妨可以检查一下你们的舌头情况。

图片


3
大便不成形

正常的人的便便应该是成形的,而体内湿气重的人,大便一般都是软烂,不成形的。


4
食欲不好

体内湿气重的人是比较容易出现胃口不好的情况的,所以当你觉的自己整个很累,且没有精神,无食欲的时候,那么就多半是体内湿气很重了。


图片

5
脸多油

其实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烦恼,就是自己的脸老是油油的,或者是头发洗了没几天又是油油的,其实这都是因为你们体内湿气太重的原因导致的。


6
皮肤痒

很多人都会莫名的觉的自己的皮肤痒痒的,但是又没有被虫子咬,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是因为你们体内湿气重的原因导致的。

如何祛湿

1
运动排汗祛湿
排汗是祛湿的最好办法。可以通过运动来达到排汗的效果,比如: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有氧排汗运动都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2
避免潮湿的环境
每天起床后打开窗通风,保持屋内空气流通,让空气带走湿气,地上有水渍立马拖干,洗完澡头发一定要吹干,切忌湿头发睡觉,洗澡也要尽快擦干身上水汽,尽量减少下雨天外出,保持衣物干爽,被褥要经常晒。

再给大家推荐个祛湿方

图片

图片

现在我们以脑力劳动为主,体力劳动少、久坐运动,身体大多有些瘀堵,如果用党参或人参,容易出现上火、虚不受补的情况;

而且,现在我们的物质实在是比古人丰富太多了,鱼肉蛋奶水果糖果零食糕点,想吃就有,自控力不强的人特别容易积食,所以我们在古方的基础上,加了杏仁芡实等帮助促进血液循环润肠通便。

图片

纵观整个组方,真的极为适合现代人养脾胃:

茯苓可以帮助脾土清除水湿;薏苡仁利水祛湿,药性是向下走的。

 茯苓和薏米这一对儿,一上一下,一升一降,一起用力,就会使脾胃气机运转起来,有升有降,能更好地运化掉体内的湿浊。

莲子肉具有清心醒脾、安神明目、补中养神作用;山药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作用;芡实健脾祛湿、益肾固精;白扁豆具有补脾和中、化湿消暑的作用。这四味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补脾的同时,又具有收涩的作用。

图片

一般我们在使用滋补药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随补随散,身体不能真正地吸收,而这四味搭配,就使得滋补进来的营养物质,可以被收敛住。

而且性味平和,不寒不热,我们选了上好的食材,经过精心研磨成粉,口感糯糯的,带着自然的谷物香气,脾胃虚弱、湿气重的人一般都喜欢,小孩老人吃也好消化~


这么好的东西,别只顾着自己享用哈,家里有老人、孩子的,阴天下雨、湿气重的时候,最好给他们吃一段时间,孩子本身脾常不足,脾胃功能发育还不够强大,老人是因为衰老,脾胃功能也变弱了,容易受饮食、气候的影响调理后,对改善胃口、不爱吃饭、消化不好、增强免疫力都有帮助。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