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判断阳气已被湿气给“憋住”了?看这3个信号就够了

 五行健康辨证 2022-06-08 发布于陕西

对于湿气一词,想必大家都不太陌生。因为现在有太多的宣教和科普,或多或少会谈及湿气。湿气,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基本上可将之分为内湿和外湿两大类。

外湿:则多感于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

内湿,则常见于脾虚失于运化。这就使得津液难以输布,聚而成湿,困阻于脾胃中焦。因此,不管是内湿也好外湿也罢,他们都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引发,相互交织成病。

而这里的湿气,作为病邪的存在,是最容易伤及我们的阳气的。这在传统医学的病因病机学中,是特别受重视的一点。

要如何判断阳气已被湿气给“憋住”了?

这其中,我们需要看以下三个信号。

一、看消化状态

湿气,最容易伤及我们的中焦脾胃。而脾本就喜燥恶湿。一旦被湿邪侵袭,那么脾胃就会最先受到波及。

而脾湿较重的人,身体基本就容易浮肿,全天小便不多,也不怎么口渴,大便不成形,排便也没什么规律,身体和四肢总有沉重感,舌边有齿痕,形体较为肥胖,眼泡有些浮肿;湿邪下驱于肠间,肠道内就容易出现振水声。

二、看呼吸道

湿气,可以说在体内无处不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而这里的“痰”指的就是痰湿。

具体要如何理解?

道理也不难,因为我们肺气的宣降,是水液输布的一大原动力。因此,和这湿气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旦体内痰湿聚集过多,就很容易让肺成为“储痰之器”。湿气蕴于肺,就会阻塞气道,我们就容易咳嗽,吐白痰,痰量大,质地或粘稠或清稀,同时还伴有胸闷。而这就是受痰湿的影响,肺中阳气不足,难以输布津液的所致。

三、看双下肢

湿气,还容易伤及我们的肾阳。而肾阳在痰湿的影响下,不能及时地蒸腾气化水液,这样就导致尿量减少,下肢就容易浮肿,腰部坠胀疼痛,怕凉。而还有的人则是排尿困难,小便淋漓不尽。

而上述,基本就是湿气阻滞阳气,令阳气不得升发的3个信号。当然,诸如犯困、食欲差、身体乏力等,也常伴而发。只不过,从临床的角度来看,上述的三种情况,则是最为典型和常见的。

总的来说,出现了上述现象,我们就需要抓紧时间来温阳散湿邪了。

阳气要如何补?

培补阳气,我们可以从3个方面入手:

第一个:饮食;

第二个:运动;

第三个:中医调理。

① 在饮食上,准备干姜研末5克,大米适量煮粥。早晨起床后空腹服用。因为干姜,性味辛热,入脾、胃、肺三经,善于燥脾湿。还能温肺化饮,对于湿邪弥漫三焦,阳气不得升发的人,有一定的调治作用。

② 在运动上,中医讲“动则生阳”,因此,有阳虚偏颇的人,就需要适当地锻炼来强壮阳气。

③ 中医调理上,比如说揉按阳池穴、阳谷穴、合谷穴、关元穴、命门穴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