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封旧事---夏都老丘今安在

 心灵牧场书馆 2023-08-08 发布于河南
开封旧事---夏都老丘今安在

开封大梁门 杨大志摄影

在二零一三年十月十九日结束的中国古都学会二零一三年(开封)年会上,中国古都学会发表宣言,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左右,夏朝第七位夏王杼将国都设在老丘,历时二百余年,而“老抹”经考证为今开封市区东20余公里的国都里村一带。加上原有历史公认的7个朝代,开封建都朝代应为8个。

而这次新的学术发现,将把开封最早的建都时间由公元前三世纪(前364年)提前至公元前二十世纪(前2020年)前后,而最初的建城时间也由公元前八世纪提前至公元前二十一世纪。

与会专家学者通过学术研讨和实地考察,达成共识;根据古文献记载和文化遗存,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共建都12个,除老丘具有二百多年都城历史外,其余都城的历史都没有达到百年。

据此,战国时期的魏都大梁是开封建都史上的第二个都城;五代时期的梁、晋、汉、周也都把开封作为都城;北宋以东京开封为国都,该城市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文化最为发达、城市功能最为完备的国际大都市;金朝统治下的开封,先为陪都,继而为国都。

“排除开封第一个古都——夏代的老丘,这种提法有缺憾”。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河南大学教授朱绍侯说。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在史学界需要实证支撑。甲骨文被发现以前,史学家只承认西周是真实的历史,夏商被列为传说时代。”朱绍侯说,“自甲骨文被发现之后,商代历史得到实证,而夏代仍列为传说时代。但自夏商周断代工程完成后,夏代历史也得到实证。如果还不承认夏都老抹是开封第一代古都的话,就说不过去了。”

朱绍侯解释:“以老抹为都的二百多年是夏代发展最平稳也是最兴盛的时期,所以谈古都开封而不提夏都老丘,应视为最大的失误。”

重新确认开封的历史地位,绝不是增加一朝和历史前推一千多年的简单问题,共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将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遥远的历史仿佛一下走近了我们身边,夏代的面纱下面遮掩了多少秘密仿佛也一下展现在我们面前。

传说黄帝教人建筑房屋,人们才舍弃树枝树叶,改用泥土或石头,建造出更为坚固实用的住所。房屋大量出现,逐渐聚集成为村庄。后来,中原大地洪水泛滥,鲧[gǔn] 采取土填洼地和围堵河道的方法治水,虽然没有成为,却由此产生了早期的城池。所以,鲧也就成了历史上建造城池的始祖。

早期的城市,实际上就是筑有围墙的村落。人们为了躲避洪水或野兽的袭击,用夯土构筑墙体,绕着村落四周围上一圈,就是“城”。尽管“城市”这一称谓直到战国时期才出现,但作为防御工程城的城,早在夏朝就广泛出现了。

夏朝是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它的开创者大禹是部落联盟时期的最后一位英雄,也是世袭王朝时代的第一位君主。他凭借治水成功的极高威望,受舜帝“禅让”登上帝位,在位仅九年,便死于出巡途中。他的儿子启继承了帝位,禅让制终结,中国历史进入“家天下”的时代。

夏启死后,他的儿子太康继承王位。太康生活荒淫,朝政松弛,终日在田野里游猎。东夷族有穷部落的首领后羿乘虚而入,凭借一支“勇猛善箭”的军队,一举攻破夏都,赶走并最终杀掉了太康。但是,后羿并没有称帝,而是改立太康的弟弟仲康设为傀儡帝王,他自己则实际掌控着国家大权。

传说后羿是弓的发明者,也是中国最早的神射手,百发百中。他的妻子嫦娥容貌出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美女之一。传说女神王母娘娘赠给后羿一粒长生不死药,被嫦娥偷偷地吃掉。嫦娥害怕丈夫后羿发觉后对她责罚,就飞到月亮上去居住,还带上去了一只她最喜欢的小白兔。

仲康死后,他的儿子相继承王位。相不甘心受后羿的肆意摆布,偷偷地逃了出去。后羿也不再高兴总在幕后,便自已当起了帝王。后羿虽然箭术高超,却并不善于治国。他舍弃贤能的人不用,却把大权交给了阴险的寒浞[zhuó],自己整天在野外射猎,不再理顾国事。寒浞表面上对后羿忠心耿耿,背地里却勾结小人,扩张势力。终于有一天,寒浞悍然发动兵变,杀死后羿及其子孙,还霸占了后羿的妻子纯狐。

数年后,寒浞派兵追杀,将逃亡在外的相杀死。相的妻子已怀有身孕,侥幸从墙洞中逃走,生下遗腹子少康。

少康长大后,仍被不停地追杀。他整日东奔西逃,四处躲避,最后投奔到有虞氏部落躲避。有虞氏部落的首领把两个女儿嫁给他,给他田地耕种,还给了他一支军队。少康集结了500余人,日夜操练,时刻准备着恢复夏朝河山。

待时机成熟,少康命他的儿子杼统率军队,向寒浞的国都发动奇袭。此时,寒浞已死,寒浞的儿子浇荒于政事,竟与亡兄的妻子通奸。双方经过激战,浇战败被杀。至此,控制中原三代,近百年的东夷族有穷氏部落终于覆灭。少康夺回了他父亲、祖父失去的帝王宝座,终于登上了王位。少康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他恢复了夏朝的政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使夏朝国力强盛,四方来朝,史称“少康中兴”。在少康领导的复国战争中,他的儿子抒功劳最大。抒发现敌人擅长射箭,就用兽皮 皮作甲,让士兵穿上防身,遮挡敌人射箭,使夏军战斗力大大增强;他改进了用于进攻的矛,使之成为攻击敌人的利器。杼精明干练,专门训练使用长矛和盾牌的军队与敌作战,接连取得胜利,他与父亲少康共同完成了光复夏朝的中兴大业。

少康去世后,杼继承帝位。当时,在黄河中下游平原有夏族、商族和东夷族三大部族,势力都比较强大。东夷族对夏朝不服,虎视眈眈,为夏朝的心腹大患。为巩固夏王朝在东方的势力,杼把都城从“原”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济源东迁至百里之外的老丘。迁都老丘之后,夏朝继续向东发展,势力更加强大。杼率兵征伐东夷,一直打到东海之滨。通过东征,夏王朝的威望极大提高,疆域进一步扩大到淮河流域,国力也进入了鼎盛时期。夏朝的后人认为杼同禹一样具有开创大业之功,是继承大禹事业的一代名王。继杼之后,夏朝又有6任帝王定都老丘,平稳发展。在杼之后的百余年里,夏朝再没有出现过像杼那样有作为的帝王。正是这位杰出的伟大人物,在开封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夏朝中后期,随着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的改善以及农业生产与建筑技术的发展,人们大规模地由山地移往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居住成为可能,并在居住地修筑了许多城邑。为了防止水患,城邑多建在地势较高的土丘和岗梁上,“老丘”顾名思义,同样是建在高地上的城邑。夏朝初期都城多次迁徙,进入中期后相对稳定起来,应该与上述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有着很大关系。老丘在众多城邑中之所以能鹤立而起,成为夏朝为都时间最长、规模最巨、发挥作用最大的国都,与它所处的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老丘在夏朝乃至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夏朝其他任何都城都难以比肩的。那么,夏朝都城为什么要从老丘迁出呢?答案是:一为自然环境,尤其是水患;一为外敌入侵,发生战争;抑或是二者合一。纵观历朝历代都城的迁移莫不如是。试想,如果没有对城邑构成重大威胁的力量的逼迫,统治者是不会主动将精心选择、苦心经营的国都迁移至他处的。老丘当然也不例外。夏朝政权传至第十三任王廑[jǐn] 时,国势渐衰,商族的势力开始崛起,一些原来依附于夏朝的诸侯国开始离心离德,“国内”矛盾日渐激化。面对外部威胁和国内矛盾的压力,夏朝统治者不得不收缩战线,将政治中心由老丘西迁。

失去政治中心地位的老丘城,昔日的辉煌虽然不复存在,但并没有从此消失。商、周之际,仍有一些诸侯在此建国。《左传·定公十五年》记载:“郑罕达败宋师于老丘。”杜预注曰:“老丘,宋地。”由此可知,直到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时期,这里依然是诸侯国争夺的战略要地。进入战国后,宋国衰落,老丘一带成为魏、楚等国争夺的重要地区。周安王十一年(前391年),魏、赵、韩三国败楚于大梁、榆关,魏惠王攻占位于老丘西面的大梁。二十七年之后,魏惠王又将大梁设为国都,进一步向中原发展,并大规模进行都城建设。与大梁仅20余公里之隔的老丘城,地域空间受到排挤,一步步走向没落。此后的二千多年间,老丘一带历经无数水患,尤其是黄河数十次泛滥,夹带的泥沙将其城址深深地埋入地下。千百年来,在考古勘探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人们只能从古文献中追寻老丘的踪迹。

翻开由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谭其骧主编,由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云南大学数十位学者历时三十余年合作完成,由中国地图出版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册》,一幅夏代地图跃然纸上。该地图集所载夏时期全图一幅,内容根据《诗经·商颂》、《左传》、《古本竹书纪年(辑本)》、《世本(辑本)》、《史记·夏本纪》以及有关夏代考古资料编绘。在今之开封附近,“老丘”二字清晰可见,并以“都城”规格标注。由此可见,这个长达近两个世纪的夏朝都城,位置就在开封附近。

老丘的具体地理位置,《竹书纪年》引《春秋地名考》记载:“老丘,古地名,在今河南陈留城北。”《大清一统志》记载:“老丘在开封府陈留县北四十里,有老丘城。”清人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记载:“今开封陈留县东北四十五里,有老丘城。”《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解释说:“老丘邑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相传夏帝所都。”通过以上有据可查的历史记载,夏都老丘的具体位置大致可以确认。

为解开这一历史之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封的文物工作者,先后多次进行实地探寻,走访得知,在位于今开封东20公里的黄河大堤南岸的招讨营村以北,有一个村落叫“国都里”。据该村老人们回忆,他们祖辈相传的故事,就是该村的位置是古代的一个老国都,但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这里古代是较高的山丘,后来由于黄河多次泛滥,地平面升高,使山丘高出地面部分也不太明显了。正是由于地面高,曾有一次黄河发大水时,外村人纷纷跑到国都里村避难。而在今国都里和招讨营两村之间,依然可以看出这里的地势比周围地面高。后来,开封市的文物工作队于一九九三年和一九九八年两次探查,在地下探13米深处,发现有夏商周时期的陶器碎片。为老丘的遗址的定位有大大前进了一步。今天,古都学会的确认终于使解开了历史谜团。其实,早有历史学家说过,夏都老丘史有定位,清清楚楚,就是“留”北四五十里处,记载或说与陈留的距离有不一致处,但方位和名城都是一致的。就像魏国都城大梁城的皇宫至今没有准确探明一样,谁也不能否认开封是魏国国都。

夏都老抹的位置与今之开封城墙曹门,仅22.5公里之隔,并于陈留、大梁(开封)构成等腰三角形,同属一个范围不大的地域。自古以来,地脉相连,从夏都老丘到魏都大梁,从隋唐汴州到北宋东京,再从明清省府到今日开封,尽管城市兴衰无常,但环环相扣,一脉相承。而自有人类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息繁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创造了这一地区的古代文明。所以,无论是地脉、文脉和人脉,夏都老丘,都理所当然地应该作为设在开封的一朝重要都会。由此而来,开封至少应成为名符其实的“八朝古都”,在全国应位居“八大古都”之首,堪称“华夏第一古都”。而开封的最早建都时间,距今约四千余年。

老丘是开封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

根据古文献记载和古地名考查分析,位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文化产生的重要地区。而从古代人类在中原地区的活动情况来看,开封及其周围地区长期处于中心地带。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经在开封一带活动,今开封城北8公里有轩辕丘可以为凭;黄帝的正妃西陵氏嫘[léi]祖,不仅是大梁人,还是养蚕人的鼻祖;黄帝的史官仓颉[jié]曾在这里创作整理文字,今开封北郊遗存有仓王城、仓王庙、造字台等遗址和仓颉墓;黄帝的曾孙帝喾 [kù]渔猎的沙海,在今开封城西北的黑池一带。据考证,尧、舜、禹三帝均在开封一带行使政令,舜死后还葬在开封东北不远的鸣条。后来的夏朝不仅以开封一带为中心,而决定其政权命运的关键战役---鸣条之战,就发生在开封附近。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从这些史实不难看出,夏朝的政权中心深深扎根于人杰地灵的老丘,是有着深刻的地理和人文背景的。

夏都老丘的辉煌早已载入史册,但它留给后人、留给开封的既是荣耀和骄傲,也是不可旁贷的责任和使命。这就是我们应如何弘扬历史,将其发扬光大。我们应该知道,开封的闻名,主要是因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而历史文化的精华则是古都文化。在各地争先恐后地挖掘、甚至争夺历史文化资源的今天,夏都老丘的历史存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应该通过深挖夏文化,尤其是深挖为夏王朝带来辉煌的老丘文化,来丰富开封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而提高开封的知名度,推动开封的文化旅游事业向前发展。

当前,我市已经制定了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战略规划,而发展文化旅游需要源源不断的文化资源作为支撑。作为历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古都文化,应视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去开发利用。夏都老丘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待于深入的挖掘和开发利用。围绕夏都老丘,当前我们正在从理论上研讨古都老丘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资源价值;从勘探上加大力度,求得更丰厚的文物实物;从文化旅游项目设计方面着手创意,将其逐步建设成一个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中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旅游景观。

作者高树田。编辑孙玉亮,网名汴人梅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